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有一个癖好:贬低王熙凤。并且,对凤姐的贬低,她从来不分场合,张口就来。
比如,宝玉被打后,贾母带着众人来到怡红院,因为一碗莲子荷叶羹,贾母对凤姐的周到给予了肯定,并自言凤姐有她年轻时候的风范。而一旁的宝钗听了这番话,赶忙接过话来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
一番话,说的场面极度尴尬,贾母不得不转而夸她几句。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因为一句话喜欢大观园,导致贾母让惜春画大观园。如此一来,刚组织起来的大观园诗社,就少了一员。
众人因为这件事,聚齐在李纨这里商议给惜春的假期,期间,林黛玉打趣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母蝗虫罢了,惹得众人欢笑不已。
而薛宝钗,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还趁机奚落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只会“市俗取笑”。
再到《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宝钗在路上遇见邢岫烟,见她衣着单薄,也不忘讽刺凤姐:必是这个月钱又没得,凤丫头如今也这样没心没计了。
只是,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王熙凤是好欺负的吗?面对薛宝钗的数落,她又会,做出怎样的举措呢?
其实在原文,凤姐借平儿之口,明里暗里奚落过宝钗两次。
第一次:贾琏被打,平儿大骂贾雨村,满含对宝钗的讽刺之意。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薛蟠被柳湘莲羞辱,选择离开贾府大半年。他离开后,香菱在宝钗的帮助下,住进了大观园。
而就在香菱刚准备到各处去走动打招呼的时候,平儿突然慌慌张张地来了,同宝钗说出了这样一件事。
原来,近来贾赦迷上了收集扇子,特意让贾琏去四处打听。正巧,贫穷的“石呆子”家中收集了十多把,都是湘妃、糜竹这样的真品。
贾赦听了,高兴不已,并交代贾琏,无论花多少银子都要买来。
只是,石呆子虽然贫穷,却极为有骨气,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卖出一把扇子。最终贾琏,不得不放弃。
只是不曾想到的是,这件事被贾雨村听见了,他利用手中的职权,污蔑石呆子欠了官银,将他珍藏的扇子,全部充公了。最终,贾雨村又将这些扇子送给了贾琏。
因为这件事,贾赦大骂贾琏没能为;得知真相的他,因为看不上贾雨村的做派,嘀咕了几句;加上近来别的一些事情,贾赦一怒之下,打了贾琏,把他的脸都打破了。
而薛家,正好有专治棒疮的药,平儿来找宝钗,正是为了这件事。对于贾雨村,平儿当着宝钗的面,咬牙切齿地骂道:
“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平儿的话,看似是对贾雨村坏心的厌恶,但深入本质,我们却能发现,这也是她,委婉地表示对薛姨妈一家的讽刺。
为何?因为对于薛家而言,正是因为贾雨村,才平息了薛蟠的人命官司。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怎么说,平儿也不宜当着宝钗的面,如此痛骂薛家的恩人。
第二:薛宝钗举荐茗烟的母亲打理怡红院,平儿直接说透了宝钗的小算盘。
若说平儿大骂贾雨村,讽刺宝钗之意不明显,那在探春改革大观园时,当宝钗推荐茗烟的母亲打理怡红院这片区域时,平儿讽刺宝钗之意,就显得非常明显了。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探春从赖嬷嬷家的花园得到灵感,想出了在大观园实行区域承包制,将大观园分成几个区域由婆子们打理。
而对怡红院里盛产的月季、玫瑰这些花,平儿一开始想到莺儿的母亲,因为莺儿向来以编花篮出名。
只是宝钗听了,立马拒绝了,还直说这是众人在戏弄她。众人不解,宝钗便解释说道,我们一家本是居住在这里的,是外客。如今大观园出了这些有进益的事,若莺儿的母亲抢了这样的差事去,必然会受到非议。
听她如此一说,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宝钗紧接着,又推荐了一个人:茗烟的母亲老叶妈。
对于老叶妈,众人并不熟悉,所以探春等人一开始并不看好,但平儿的一番话,却打消了众人的疑虑,甚至可以说,解开了宝钗虚伪的意图。
探春笑道:“虽如此,只怕她们见利忘义。”
平儿笑道:“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得好得很呢。”
探春听了,方罢了。
经过平儿的爆料,想来众人都明白了宝钗的意图了,如此一来,她的好名声,只怕在众人的心中也会发生改变了。
小结:
在《红楼梦》中,平儿一向是心地善良的丫鬟,但显然,在对待宝钗、对待薛姨妈一家的态度上,她并没有显露出善意;而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