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举一例告诉你:《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差别有多大?

近代社会科学大家、帝师罗振玉曾经感言:“所谓历史,不过是挂小说的一颗钉子。”

在华夏历史上,三国这段时期很精彩,因此也就有许多钉子。

在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众多“钉子”中,史书《三国志》这颗钉子最管用,挂了《三国演义》这件大衣,彼此相得益彰,俱各熠熠生辉,皆大欢喜。


大家都知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从史书《三国志》脱胎而来,二者之间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也可以说千差万别。此前曾经多次在网上看到类似的帖子,往往一口气就能排出来好几十个区别。

要说反映二者之间差别最典型的例证,大笑觉得首数“刘皇叔三请诸葛亮”。

典型到什么程度呢?这件事情,在《三国志》里就是一句话,而小说则铺陈了整整一个半章回。

《三国志》的那一句话出自其《蜀书 • 诸葛亮传》,前面有一小段穿针引线的铺垫。

受到刘备器重的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刘备说那你就请他来吧,徐庶说那可不行,这是大才,需要将军你亲自去请才可以。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

具体写人记事那句话,书上是这么说的:“凡三往,乃见。”就这么一句话,满打满算才5个字,意思简单明了:去了三次才见到。


话虽少,但信息量可不少,想象的空间很大,但是想来陈寿喜欢“万言不如一默”,所以其中的繁难辛苦,就尽在不言中了。

而小说呢,从三十七回到三十八回的前半部分,“三顾茅庐”铺陈了竟有五六千字之多,情节曲折迭起,精彩入心,可以进入这部名著的经典段子之一。

从三番五次错认孔明和礼数周全,书写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从诸葛亮的矜持自处书写他“火候不到不揭锅”的智慧;关羽的刚而自矜、张飞的暴躁不忿,都呼之欲出。此外,卧龙冈的风物,隐士们的孤高,甚或待客的童子,等等,皆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那么,作者罗贯中这是在干什么?我要告诉你八个字:塑造人物,推进情节。

由此,诸葛亮先声夺人的亮相,获得了一个爆彩;主公刘皇叔的形象更加立体;关羽、张飞的性格、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深化。

这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和沥沥如在眼前的情节,就是艺术的高度概括与拓展,是作品的血肉,与那些历史真实组成的筋骨,有机地融为一体,成就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

从文字长短看,小说《三国演义》洋洋洒洒六七十万字,它的高度大家都知道了,名列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一座巍然矗立的巅峰,仰之弥高。

《三国志》呢,也有三十多万字,书的薄厚与《三国演义》差了一半,但含量可一点也不含糊。

陈寿是个惜字如金的人,惯于以少胜多,他的《三国志》以精瘁著称。若不是裴松之补缀了不少,我们看到的《三国志》会更短。但是,短有短的精彩,有短的建树。


古代文艺理论的超级大腕、《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评价《三国志》“文质辨洽”,陈寿据此堪与治史泰斗司马迁、班固比肩而立。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由此,我们见识了罗贯中的枝繁叶茂和陈寿的惜字如金,各拥大作,各有其理,各具一格。双赞!!



我是珍珠大笑,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喜欢“读旧书唱老歌喝陈酒品新茶偶尔吟风弄月”,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仅举一例告诉你:《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差别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