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读到了查有梁先生的书《系统科学与教育学》,从此热爱上“系统科学”这个给人感觉高大上的概念。其中的系统科学三个基本原理,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思想与认识。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无不在系统中运行,大至宇宙,小至细胞,都在按着系统的原理发展着,看似生活中遇到了种种刻意,种种人为,而一旦运用系统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过是他系统与此系统、小系统与大系统的小冲突小摩擦而已。
运用了系统的眼光思维,对很多的事都要通明很多。
一、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或者说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
这一思想给我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思想支持。反馈原理认为,“一个控制系统其信息通道必然是一个闭合回路,既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也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一思想,让我认识到,凡是系统,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系统有其相对独立性,比如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小组,一个学科,或者是官民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学习过程,等等,这都是系统,但每个系统都各自形成一个“闭合回路”,里面的信息反馈就是一种关系互动,一个不互动的家庭没有生机,一个不互动的组织没有活力,一个不互动的课堂没有意义,这个互动就是反馈。
反馈原理更告诉我们,系统中一旦出现问题,每个人都会相应地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受其影响,或都有责任。
二、有序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或者说,没有开放,没有涨落,处于平衡态的系统,要走向有序是不可能的。” ,“所谓有序,是指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混乱度走向减少。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变为较高级的结构,是有序、反之是无序。”
其核心要点有三层意思:
其一是所有系统必须“通过开放才能有序”,开放就是接纳新事物、新力量,系统才能发展。比如一个家庭,必须出现新生命,接纳新生命,不然这个家庭要消失;这个家庭还必须接纳新人——新娘子,不然这个家庭也没有办法发展。一个人抱残守缺不接受新事物,注定停滞不前。
其二是一个系统要发展,必须有“涨落”。“涨落是指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是对称性的破坏”,在系统开放而带来新的力量的推动下,系统由稳定状态走向不稳定状态,然后再走向新的稳定状态,这就形成了一涨一落,即“通过涨落有序”。查先生认为,“在认识过程中,直觉、灵感、顿悟的产生,与涨落有密切关系,正是在认知的关节点上的涨落,导致认知的飞跃,产生直觉、灵感、顿悟”。
其三是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只有远离平衡态,才可能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远离平衡态,才可能有序”。这一点其初很是不理解,后来才渐渐领悟“非平衡”之妙。当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过于平衡稳定,也常常意味着运作无力,没有活力,而打破了平衡,暂时促使远离平衡,才会引起组织内部力量的“荡漾”,这种“荡漾”就是涨落,在涨落中推动前行。
这个系统的“有序原理”对我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从那以后,“有序”这个词开始成为我思想里的一个重要观念,而且这个词语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常提的“有序”即有秩序,它是指一个系统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状态。从接受了这个原理思想之后,我在评论分析很多事物的发展状态时,几乎都要搬用这个“有序原理”的思想:这是个系统,它要发展,它就得开放,就得吸纳接受新的力量,任何改革改进,任何进步发展,都必须通过吸纳新的力量来打破旧有的平衡,才有可能使整个系统出现“涨落”之势,进而远离“平衡态”,向前推进,并由此呈现一个波浪式发展前进的轨迹。
但是,人渴望平衡、稳定的心理,是深入骨髓的,是深化基因之中的,常常稍有遇到“涨落”,遇到“新事物新力量”介入而打破了自己的平衡,就会深深厌恶、排斥、恐惧、愤怒,以至斥为“瞎指挥”“乱搞”“胡闹”“没事找事”。这是我们多数国人的心理吧,所以人人都很享受悠然平静无人扰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这是后来深深认识到的。
我毕业后便在一个小县城中学做教师,一开始我便做自我分析,首先我是一个独立的“闭合回路”,在这里面我的心我的身就是系统的重要成员,它们不断地接受信息,不断地反馈信息,让我成为一个能开展工作的教师,同时我又必须做到开放,我必须接纳种种新的知识、他人的经验与力量,只有这些力量才有可能把我由当前的“平衡态”推向“非平衡态”,我才能打破我自己形成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平衡态”,五年后,我吸纳了新力量,新信息,从一个县城普通中学老师,转到了省城重点中学,再五年,我做了这个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长,再五年,我开始计划出我自己的书了,后来甚至想去外面再开开眼界,再折腾一下自己,换换位置与环境了。我就是这么一路走了过来,这完全是系统的“有序原理”提出的发展方案。
当然,有些外力,不由我们个人主宰:如天灾人祸,种种意外,这是更大的力量,它们稍一发力,我们的自身系统就会发生急剧变化,会迅速把我们推向一个空前的位置,在这种力量面前,我们唯有随缘顺势,为所当为了。
“系统科学”三个基本原理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原理是“整体原理”,这一点我是渐渐意识到的。
三、整体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或者说,没有整体联系、没有整体结构要使系统发挥整体功能是不可能的。”查先生在书中特别提到,“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组成系统的各单元、因子、部分,即要素,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即结构;系统在一定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即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各部分的功能,而且有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结构而产生的新的功能。”这些解释,让我对“系统”这个词语完全地膜拜了。
系统首先是成员间的结构,结构就是位置,结构就是关系,结构不同、关系不同,功能就不同,这个思想可以转移到很多很多的事物上去,比如家庭结构、单位组织结构等等,就像炭原子,结构不一样,同样是炭,一会可能是石墨,一会还有可能是钻石,差别就这么大。
查先生在书中还进一步解释,“结构与功能对立统一,系统的结构对环境的相互作用就表现为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整,等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E部,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的总和∑E联,表示为公式为:E整=∑E部+∑E联。”
这个公式充分提示了系统的力量之强大,就如一个家庭,一个原生的家庭,如父母孩子三口之家,有着血缘关联,其内在的团结力量,所形成的正能量,要远远大于一个次生家庭,即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合成的家庭;同样一个集体,如果大家从一开始就共甘苦一起拼搏而形成的集体,要比那些集体成员换来换去,不断变动而形成的集体力量,要大得多,这都是因为前者的结构关系与后者的结构关系不一样,它们内在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功能不一样,它们由此形成的整体功能也必然不一样。这个事实一定要尊重,无须掩盖。
查先生还指出,“当∑E联>0时,E整>∑E部,即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当∑E联<0时,E整<∑E部,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告诉我们,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整体出发自始至终注意各部分的关系,这比从部分出发孤立地进行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系统的这三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思维”看问题,
一要注意系统内部成员间信息反馈互动,互相影响;
二要注意开放系统,要关注那些可以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内在力量的外来力量,而且要看到系统是否在接纳新生力量与外来力量,还要看到系统由稳定状态到不稳定状态的变化规律;
三是要注意对系统的整体性思考,要注意系统内部成员间的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功能及系统内部成员的各自功能,要看到系统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系统思维”绝非平时所提的线性思维、点面思维、网格化思维及简单的整体思维所能匹敌。
自此,我也就走上了研修“系统思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