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负性事件发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反应:TA是不是有抑郁症

本篇编辑 | 爱米粒

当值编辑|吃葡萄不吐皮儿

郁金香群里有一位郁友问:一直想问个问题,抑郁症患者不是攻击自我,对外攻击性释放不出去么?怎么空姐遇害事件及其他有的恶性事件就说行凶者有抑郁症。我表示非常不可理解!能解释一下么?

2019年,济南市天桥区发生一起灭门惨案。据警方1月20日通报,该案系35岁的柏某才所为,他在六楼家中将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杀害,放火焚烧案发现场后跳楼自杀。

警方通报显示,柏某才生前曾频繁浏览治疗抑郁症的网页,同时在其单位办公桌内发现多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并有记录强烈悲观厌世情绪和对家人未来生活担忧的文字。仅凭上述信息,最多只能说明这个人可能有一些抑郁情绪,而有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如认为本身是痛苦的,或担心自己死后家人会遭遇不幸,有可能在自杀前先杀死家人,这种行为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抑郁症病人确有自杀和扩大性自杀的情况,而临床常见的扩大性自杀多见于针对孩子和配偶。资深咨询师王骏也告诉财新记者,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多见于患抑郁症的母亲带未成年孩子自杀,原因是担心自己死后孩子受苦,而杀害全家的情况极为少见。

拜托媒体别再宣传恶性罪犯是因为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不背这个锅。


单纯的抑郁症是不会杀害他人的。如果嫌犯真有抑郁症,那么肯定不是单纯抑郁症,有可能是伴发“反社会性人格改变”,甚至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其一,抑郁症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带来多种人格改变,这是抑郁症并发症,其中一种是反社会性,但往往是患病前患者已有反社会人格。这种反社会性攻击行为一般有明确的针对性,俗称“冤有头债有主”,他们伤害的多是与他有过节的人,不会伤及无辜。

其二,抑郁症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也会是一种共病关系的存在。就是说这两种病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往往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先,抑郁症在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和社会难以融合。因为他们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在遇到打击和挫折时,会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或社会,心情越来越压抑,最后出现自杀的念头。但临死前,要想办法报复社会。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校园凶杀案、公交车纵火案,行凶者多数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

媒体报道甚至一些专家,曾将他们看成“精神病患者”,这其实是错误的。话说得再明确一点,便是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只会伤害自己,不会伤害他人;而单纯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则只会伤害他人,不会伤害自己;如果一个人既伤害自己自杀,又伤害他人,则往往是抑郁症伴有反社会性人格改变,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很多精神科专家或心理专家对此也没有清晰判断。

我们不能再污名化抑郁症,否则是对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的极大伤害。

人性有弱点,即借此来满足自己因“正常”而生的优越感;有权力的实践,社会需要的是“驯顺而有用的身体”,抑郁症患者却丧失了生产力、成为危险(他人)的;有心理学的蔓延,压力大、缺爱、不和谐的原生家庭关系……一个个的专家术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就推动了对抑郁症者的污名生产。

不得不说,现实中我们对抑郁症的“因为Ta……,就抑郁了”和“Ta抑郁了,所以……”的认知,很多都未免太过于简单粗暴了。平素所听到见到的,大多在概括抑郁症的原因时,自以为洞察了一切:“就是想多了”;又在理解抑郁症的症状时,充满了不屑:“那有什么啊”;更在对待抑郁症患者时,火上浇油远远多于雪中送炭。

也许有一天,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就是一种普通的慢性疾病被大家接受,大家不再带着有色眼光看待这个群体。郁友没有病耻感,敢于陈述,求救。抑郁症更不会成为某些负面事件的遮羞布,让更多的人对抑郁症有更多的误解和歧视。

愿这群善良的人群再承受疾病的同时,不再承受更多的不公,放下包袱,早入康复。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负性事件发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反应:TA是不是有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