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什么是好问题?

每一个事后被证明伟大的解决方案,最初都是起始于一个极妙的问题。因此,如果一定要供奉一位保佑发问者的神灵的话,我想苏格拉底是最合适的:用一连串的问题,为对方构建一条通往真相的道路。

首先,让我们来确认一下这场探讨的边界:这里所说的“问题”,主要是指在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为了探寻解决方案而发起的那种问句,警察审讯、医生问诊、记者卧底等特定类型的问题,暂不纳入我们此次讨论的范畴。

好,现在让我们开启对关于“问题”的问题的探讨。

作为一名迫切希望获得启发的“问题儿童”,首先应该善于识别“伪问题”——那些并不是基于建设性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伪问题”是“反问”:

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又如:

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公司负责任吗?

大部分的反问,其实都已经预设了一个负面的答案,而这种预设往往是基于愤怒、轻视等负面情绪。因此,一旦开启反问模式,基本上就等同于“攻击”模式,所能收获的不外是“反击”或“沉默(冷暴力)”,可以说,“反问”式的表达堪称是沟通毒药,破坏性极大,除非你本意如此,否则应尽力避免。

第二类伪问题,是“设问”:唉,一般人无法想象我们每天会遭遇多少“以请教之名行指教之实”的问题。举个例子:你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吗?80%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收到的反馈往往是:不,不太了解。如果遇到有礼貌的人会加一句:您给介绍一下?于是,你获得了充分表达的机会,但你没有从对方身上获得任何新鲜的信息。那么,怎么问能避免成为一个“设问”呢?试试看:你对我们这个行业有哪些了解?或者一种更积极的问法——你对我们行业的哪些方面有兴趣?

第三类伪问题,则隐藏的更深一些——基于假设的问题。以“假如……”开头的探讨,往往就是“假如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的逻辑,因为所预设的条件、情境、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所以这类发问只能得到伪答案,最大的用处也不过是进行某种情感上的测试或立场上的试探。

沟通不是球赛,发球得分不是目的,信息交互、扩展未知才是价值所在。

排除了伪问题,是不是问出真问题就一定有价值呢?

简单来说,真问题基本来自以下几类:“5W1H”外加“yes or no”的是非题。

What,Who,When,Where,How, 这都是好问题的起点。因为这几类问题属于开放式的问题,也并不预设立场,所以比较容易获得对方反馈的陌生信息。

“Yes or No”,除了极端的争论之外,大多数时候都是坏问题,因为这是彻底的封闭式问题,除了“yes or no”之外,得不到任何信息的增量,无法挖掘未知领域。

“Why or Why not”,在我看来也属于坏问题,因为虽然看似是开放的,但由于这类问题在表达中很容易掉进预设立场,当问题出口时就已经附带了强烈而隐蔽的指向性,因此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性反应,进而导致客观性的缺失。

好问题与坏问题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好问题尽量避免对动机或价值观的争议,着眼于客观事实,着眼于当下,引发对陌生领域的探寻。而坏问题则往往以一种貌似义正辞严的嘴脸,将问题引向简单粗暴的动机质疑与自证清白的流氓逻辑中去。这一点在每一场网络骂战中都会体现:我只需要诱导你接下一个坏问题,那就注定你输了。

因此,人人都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是真诚的、开放的想要获知一个信息,还是想要显示自己的高明而去发问的?

而当我们发问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假设对方与你是信息对称的。恰恰相反,大多数时候,问答双方不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在基本常识方面也往往存在严重的落差。因此,保证双方在信息对称的情境下沟通,通过试探了解对方的常识线所在,是发问者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常识的共建,则是达成共识的基础。

如果说一个人的已知领域是一座小岛,那无知就是这座小岛的海岸线。而发问,则是带领人们从自己狭隘的安全区向开阔的海岸线大步向前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什么是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