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女性与世界沟通的途径还只能是身体吗?

有的演员将一个个角色当做了成为明星的铺路石,有的演员则将自己的明星气质揉进了一个个角色里。颜丙燕属于后者。

对这个不怎么喧嚣的女演员有这样的认识,始于一部名叫《爱情的牙齿》的电影。

完成于2006年的《爱情的牙齿》,通过一个女人与爱情相关的三段经历,讲述了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所处的社会对爱情的态度。而颜丙燕扮演的女主角钱红叶,就是这种态度的代言人。从对爱情的木知木觉,到像飞蛾扑火一样投身爱情,再把爱情摒弃出婚姻生活,沉浮其中的钱红叶也从青涩到绽放再到心如止水,这种内涵丰富的角色演来并不容易,可颜丙燕却驾驭得得心应手,尤其是后背被暗恋她的男同学用砖拍伤的那场戏,颜丙燕将一个懵懂于感情生活的女孩猛然开悟的过程,演绎得丝丝入扣。

知识分子的人物设定使得钱红叶的扮相十分优雅,假如说《爱情的牙齿》女主角是一个受到女演员青睐的角色的话,那么,李宝莉就未必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万箭穿心》,女主角李宝莉曾经是一个悍妇。跟踪到丈夫偷情后李宝莉的一个合理但不合情的选择,让丈夫放弃了生命,也让婆婆和儿子从此将其视作眼中钉。心怀愧怍的李宝莉用一根杠棒挑起奉养婆婆和养育儿子的重任后,依然不被祖孙二人谅解,于是我们看到,银幕上的颜丙燕脸色憔悴、身体枯瘦、一身过时衣裤地穿行在小巷深处,她扮演的李宝莉,走出家门是一个含辛茹苦的棒棒女,回到家里还要备受婆婆和儿子的鄙夷,这样一个形象不讨巧的角色,谁肯花那么大的功夫去琢磨李宝莉跌宕起伏的内心世界?颜丙燕愿意,且完成度几近完美。

可惜的是,在《万箭穿心》上映的2012年后,流量明星越来越超越脚踏实地演戏的演员成为名利双收的受益者,这就注定了颜丙燕主演的两部电影《爱情的牙齿》和《万箭穿心》,只能是划过天际的流星,刹那耀眼却没法引起大众的关注。

又不是没有演技!我以为2012年以后颜丙燕会幡然醒悟也投身于热播剧拍摄的行列,没有想到,她依然热衷那些女性话题的文艺片,这一回,是上映于2016年的《盛先生的花儿》。

将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小说《养老计划》本土化的电影《盛先生的花儿》,将女主角棉花定位于这样一个女人:出生在以花儿表情达意的甘肃,因为不能生育,被丈夫赶出了家门。在老家呆不下去的棉花,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遇到了把老婆孩子丢在家乡一个人在北京闯荡的男人何顺。与何顺在一起后不久,棉花得到了一份好工作,照看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盛先生。是的,这样的孤家寡人不好照看,可是,盛先生的女儿盛琴许诺的是5000元月薪外加包吃住,棉花觉得这是一份值得她付出的活儿,便拖着行李住进了盛先生的家……

也就是女保姆和有些痴呆的老头两个人的故事,怎么就能将《盛先生的花儿》定位于女性题材的电影呢?影片利用棉花和盛先生的人物关系,至少关注了这样几个女性话题:没法生育是女性的原罪吗?离开家园来到大城市的男男女女如此苟且给女性带来了什么样的伤痛?独守空房的盛琴该向谁讨要失去的生活乐趣?行将就木的盛先生该不该为自己年轻时伤害过女性的行为遭受应有的惩罚?等等。

当然,电影只是呈现而不是解决问题。就呈现问题这一角度而言,颜丙燕通过棉花这个角色将《盛先生的花儿》所要表达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演了出来。

认定自己不能生育后,棉花与何顺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采取措施,谁知道意外就这样发生了。盛琴带着棉花去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结果是,棉花怀孕了。先于盛琴知道自己怀孕后,棉花匆匆离开了医院大楼冲进了蓝天下,这时候,阳光正灿烂——我得说,这一场戏,颜丙燕的表演简直太完美了。她先是仰头直视有些强烈的阳光,委屈于是在脸上纤毫毕现。什么委屈?那么多年因为无法生育而在老家受到的委屈,以及因为无法生育而被迫离婚的委屈。很快,阳光下那张脸上的委屈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骄傲的微笑。骄傲什么?一个能够生育的女人才是完整的女人,这一社会观念日积月累地渗透进棉花的脑子和身体,让她毫不反抗地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应该被遗弃的无用的女人,可一纸已经怀孕的检查结果瞬间洗脱了她的原罪,棉花能不骄傲吗?而紧随其后的泪流满面,是感激自己争气的身体,是痛恨糟践过自己的前夫,是感慨自己之前的委曲求全,是第一次觉得太阳是为自己开颜的,所以,她又对着太阳喜出望外了。这是一个让坏演员一筹莫展、好演员尽情发挥的段落,显然,颜丙燕好演员。

好演员颜丙燕的出色表演,何止在这一段戏里!《盛先生的花儿》的大多数戏份,是颜丙燕和盛先生的扮演者王德顺的对手戏,由于盛先生的人物设定是一个阿尔茨海默患者,盛先生要么胡说八道,要么哼哼唧唧,他们的对手戏就对话这一层面而言,总是颜丙燕一个人在说话,她却能让我们感觉着盛先生从来没有缺席过与她的对话。颜丙燕的出色,让我觉得,脱胎于哈金的小说《养老计划》的《盛先生的花儿》已经将"养老"这一主题替换成了对"花儿"们命运的担忧。瞧呀,那个从不吝啬甜言蜜语的何顺,听说棉花意外怀孕后,不也怯懦地躲起来了吗?再度出现,也是为了规劝棉花放弃孩子。

从棉花得知怀孕后喜极而泣,到何顺得知棉花怀孕后气急败坏,《盛先生的花儿》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相比谁来照顾老年失智的盛先生,它更关心的是棉花们的命运,亦即,时到今天女人将如何与这个世界沟通。

可惜的是,影片并没有为棉花们找到与世界的最佳沟通手段。结尾处,《盛先生的花儿》画风一转:背着孩子的棉花离开了大都市,回到了养育她的家乡。正是家乡最好的季节,阳光明媚、棉花盛开,棉花脸上的笑靥,比阳光更明媚比棉花更怒放——这一场戏,在暗示什么?在我看来,是棉花在用背上的孩子骄傲地向那些曾经鄙视过自己的人们宣告,她是一个能够生育的女人,她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到家乡扬眉吐气地生活了。这样的结尾多少让人有些失望:时至今日女性与世界沟通的途径还只能是身体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至今日女性与世界沟通的途径还只能是身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