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未来盈余不能看过去的财务报表信息,收益不可能一直持续高增长,所以,当公司未来收益达不到预期时,股价就支撑不了这么高的市盈率了,这就会导致大盘下跌。在这轮牛市行情中,不断有私募基金清盘,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理性得多。所以,今后你可以关注一下大盘的市盈率,如果你发现它偏离正常区域太多时,就要警惕投资者对于公司盈利的增长过度乐观,可能会错误地以过去增长代替未来增长,从而忽视了风险。
在牛市中进行反向思维是必要的,别人贪婪的时候我应该害怕。
大盘可预测的原理是,股票价格不应背离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背离了,则股价将会回归,但股价围绕公司盈余的波动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归,因此,大盘在长期,例如10年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
大盘可预测的基本原理还是受投资者的心理偏差所推动,投资者错误地将企业过去的盈利增长外推到未来所致。
股票非参与之迷
理论上,家庭或个人投资者无论风险厌恶程度怎样,都应该配置一些股票资产,因为太划算了啊。但是在美国,只有不足50%的家庭拥有股票,在其他一些国家,家庭的股票拥有率更低。这被称之为“股票非参与之谜”。
导致家庭股票拥有率低的“股票非参与之谜”,可能是因为一次性成本高,这些成本包括财富、时间、学习等。研究发现,金融财富的配置与你周围的人际交往圈有关,人们喜欢跟朋友配置相似的资产配置,越不擅交际的家庭越不倾向于持有股票,越不相信他人的人也越不太可能持有股票,富有的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则比较爱投资股票。
这说明,相对于理性人,“股票非参与之谜”可能是一种投资错误。这就像是有一个机会,因为一部分人一直看不到,不参与,这就让这个机会,也就是“股票溢价之谜”始终存在。
那为什么投资者常常感受不到股票的高溢价呢?这可以用前景理论和狭隘框架来解释。投资者受狭隘框架影响过于频繁地清点他们的资产,股票的涨跌波动又较其他资产更大,前景理论预期投资者对于下跌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敏感,因此会对股权资产要求更高的溢价。
战略和战术,战略不难,魔鬼在细节
总之,“股权溢价之谜”说明,参与股权投资并非为一个零和的博弈。从近百年的数据来看,股权资产的收益很高,年化能够达到10%以上。所以,无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都应该在战略上配置一些股票。
注意,我说的是战略,资产配置的战术性选择并不简单。所谓战术性选择,指的是市场进入和离场的时机问题,也称择时,这就很难了。
为何战术性选择这么困难?在金融市场上,“对早了”也是错。
投资者都试图寻找准确的市场临界点,而市场临界点的寻找非常困难,有人认为这可以用物理学的复杂性(Complexity)与混沌理论(Chaos)来解释。沙堆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崩塌的动态变化只能从整个沙堆的总体描述,而没办法从每一粒沙的轨迹来解释。
在金融市场中,崩溃的发生也是单个市场参与者同步性加剧的结果。投资者之间在局部相互模仿、自我强化。正是由于复杂性和混沌的存在,预测准确的临界点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做空市场风险非常大。
战略性资产配置是可能的。股权资产有超常溢价但风险不高,所以无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你都应该在资产配置中考虑配置一些股票。具体配置多少,则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但是,战术性的资产配置,也称市场择时则十分困难。成功的择时取决于投资的期限,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但短期的预测效果不好。坚持长期投资会有较好的回报,这也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不太重视择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