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及原著观后感

        中国人拍的科幻电影,带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带上地球一起流浪。《流浪地球》,拍出来的电影是一部好电影,虽然跟大刘的原著是一个不同的的故事。

        电影里面,中国元素的表达,包括春节各种喜庆元素、北京第三交委的宣传语、老何烟盒里面妈妈要他穿秋裤的叮嘱,都极其接地气地在提示我们:请注意,这是我们自己人拍出来的科幻片。导致看惯了西方科幻片的我,竟然觉得有点不太习惯,哈哈。

        电影里面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亲情与希望贯穿整部电影。

        亲情,是整部电影温暖的底色。刘培强为了让岳父韩子昂和孩子刘启获得进入地下城的机会,放弃对患重病妻子的治疗,自己成为了空间站的成员,一去十七年;韩子昂在执行任务中救起了孤女朵朵,把她当做自己的孙女养育,即便在临终的时候也交代孙子刘启带着朵朵回家;刘启在心里虽然介意父亲放弃救治母亲,但实则内心仍然牵挂着父亲。亲情的演绎,成功地抓到了观众的泪点,以至于在宣告救援计划失败,全球通告大家回去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想要回家的那种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而希望,则是整部电影的基调。电影开头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希望是什么,有个学生动情地说,希望像钻石,是家的方向,突如其来的煽情,让朵朵一脸不屑。直到在最后时刻,朵朵与王磊他们一起为拯救地球做最后努力的时候,曾经让人感到突兀的台词突然就有了张力,在危机中绽放希望的光芒。

      一部诠释亲情和希望的电影,加上科幻的背景,加上第一部中国硬核科幻片的名头,再加上吴京、郭帆等实力派人员加盟,内容、情怀和实力兼具,想不爆也难。

        电影版的流浪地球,是温暖的积极的,而原著的流浪地球,是带有悲怆和浪漫主义气息的。原著里面最具冲突部分,也就是叛军以阴谋论诬陷联合政府人员,而联合政府人员为避免地球在内乱中被毁灭选择主动投降,被执行死刑的部分,在电影剧本中没有体现,同时,原著里面,提及的在生存危机前,人类只关心太阳,注重技术,不再关心爱情、艺术的生存状态等在电影中都未体现。许是这些话题太有争议性,又或者真的不好拍,又或者出于对受众的考虑,编剧做了调整。只是,电影和原著在立意上是高下立判的。电影还在诠释亲情、希望和家国情怀,而原著已跳出了个体的情绪,站在整个人类的视角,去表达对流浪地球的悲怆与热爱的情怀。

        如果能按原著去拍流浪地球,那又该是怎样震撼的场景呢?霎时间,悲怆而又浪漫的流浪地球又史诗般地在脑海中铺展开来……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浪地球》电影及原著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