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83.孔子的学费

前段时间,在编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时,碰到一篇短文,讲的是北宋欧阳修和王向之间的事。

欧阳修欧阳修很喜欢提携好学的年轻人。王向年轻时以三班奉职的衔名,管理滁州一个镇的公事,当时文忠公为滁州知州。有个教书的儒生因为学生不交学费入学,就亲自到学生家授教,结果学生闭门不接纳。儒生就找王向递状子告这个学生,王向在他的状子上批写判词说:“自古礼数,只听说弟子来学,没听说先生往教。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会慢待师道?何不行罚以收回你的师尊,哪用双方争竞来对簿公堂!”儒生以为王向的判决不公正,就直接拿着状子去找欧公。欧公一看王向的判词,对他的才华大为称赏,因而为他传布名誉,鼓励他进取,终于使他成就了功名,成为知名的人士。

这个小故事提到了一个词语“束修”即现在我们说的学费。有意思的是,今晚我翻开《青年文摘》的时候,正好看到一篇关于“束修”的文章。“束”就是捆,“修”就是肉干,孔子办私学,是要收学费的,即“束修”,捆肉干,这就有意思了,这一捆肉干到底有多少呢?

文章从汉字演变说起,证实了“修”就是“脯”加工而来,而“脯”的长度是27厘米,“修”的长度比“脯”要短。

这样看来,孔子只不过是象征性地收下学费而已,他是一个很有教育情怀的大圣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D283.孔子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