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阅读——记读书心态的变化

自己幼时曾背了一个喜欢读书的名头,并为此沾沾自喜了好多年。现在回想起来,以前家中的“书架”上只不过有两三本闲书,纵使是真爱读书也无书可读。这些话只不过是大人们对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小孩夸无可夸时的托词,自己不懂事竟也信以为真。

不过这种天真也不见得是坏事,从小了无特长的我便把“爱读书”这三个字时刻放在心上,在自己手上有了点闲钱以后便开始装起读书人来。装的总归是装的,本科期间称的几本盗版书至今也未看完,真正开始有点样子的读书是在研究生一年级买了kindle之后。如今我的kindle voyage已经陪伴我六个年头了,读过的各类杂书也有百十本。自己读书时的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觉有必要从头回顾反思一下。

六年前正是全民阅读时代出现苗头的时候,各种媒体都开始大力营销沉浸式阅读有多重要,各大书商的赠书活动也很多。我自然也无法免俗,或是领取或是购买了许多大部头的经典名著,立誓要读出个所以然来。现在回过头看当初写的一些随笔记录,不禁被字里行间喷涌而出的功利心惊吓到。居然真的有人会相信空读书能够读出黄金屋来,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不过也不能全然否定这种态度。当时阅读的这些大部头著作中不乏一些哲学作品,虽然都只是读了一小部分,但依然极大地拓展了我这只井底之蛙的视野,让自己狂放中二的心逐渐收敛了起来。

这种亢奋的状态果然没能持续多久,自己并没有能力去潜心研究枯燥晦涩的哲学书籍,读书的目的逐渐从长知识沦为刷数量,以每年能够读多少本书为荣。一方面看不起别人读小说,一方面又疯狂的速读武侠小说来支撑自己的书单。如果说之前的状态是虚荣中带点小小的上进的话,此时的自己苍白到仅用虚荣二字便可全权概括,让人厌恶。

回顾其实是件很奇妙的事,能够让我们发现许多似乎在平滑发展的人生中有趣的拐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突然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到底什么样的小说才是优秀的小说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了许多文学批评方面的书籍,并重读了一些经典小说作品,至此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开始追着兴趣去阅读,不断地感受每本书籍中每个词语的跃动。持续的阅读习惯让我逐渐能不去单纯地追求情节性的刺激,可以静下心来读一些枯燥的学术作品,随着对一些文学细节的了解,我对阅读这件事的热情又多了几分。

究竟什么样的小说才是优秀的小说呢?现在的我依然不能给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不过我也不着急着去解开这个谜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己读书的心态也随之改变。现如今自己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闲暇时的消遣,阅读方式逐渐的从沉浸式往碎片式转变,阅读内容则集中在小说、文学评论以及一些历史或哲学的小集子。目前很享受这种阅读的状态,不过心态上似乎有点过于细碎,对专业书籍的阅读有点影响,至于更充分地分析嘛,还是交给下一次的回顾吧,希望不会相隔太远。

简单总结一下近期读的几本书吧。

《鼠疫》

这是我第一次读加缪的作品,在目前全球疫情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加缪给了我在脑海中近距离体会疫区人民痛苦、恐惧与艰辛的机会。加缪这样的作家对情感的刻画以及把控能力令人赞叹,合上书后良久才能让人平复好激荡的心情,但那些受难人民的无助却又刚毅的眼神仿佛印刻在了我的心脏上,从此伴随着我的每一次心跳。于我来说《鼠疫》这本小说的伟大来自于其强烈的体验感,满溢而出的情绪为读者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提供了尽可能完整的可能。加缪的这种共情能力,无时无刻不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打算继续阅读更多加缪的作品。

也在此向伟大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触摸》

这本书时亚马逊做活动赠送的。相较于与书封上饱含激情的推荐词,小说本身的内容让我感到十分失望。讲述了一个可以通过触摸他人皮肤进入并控制他人肉体的灵魂对抗另一个邪恶的同类灵魂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最后怎么了来着我竟已经不记得了。总之感觉故事设定和情节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也比较苍白,不是很对我的胃口。就我阅读《鼠疫》时的状态来看我可能更喜欢情感比较饱满的作品。作为畅销书,《触摸》这本小说过于鸡肋了,阅读体验上甚至比不上《巨人的陨落》。

《包法利夫人》

作为现实主义先驱福楼拜的经典代表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的。但这种喜欢更多的源于价值观方面的认同以及书中的细节白描实在优美。作为作者,福楼拜的情感是相当保守的,他冷静地将这一切都交给了读者。可惜我暂且还是一个需要引导的读者,过于客观的描写在我看来有点冷冰冰的,也许我也有着一颗浪漫的心吧。

《译余偶拾》

每次去六院我都会在旁边的博库书城买上一本书,书城里几乎从来都不打折,所以免不了精挑细选一番。现今除了专业书籍,我买的纸质书大多都是历史哲学类的随笔集,携带较为轻便,读起来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杨宪益先生的这本《译余偶拾》正是如此,是本历史考证方面的小集子,内容涉猎非常广泛,夹留在历史缝隙中的乐律、戏曲、地理、交通皆有介绍(这本是大家小书系列的作品,同时还包含有先生《零墨新笺》中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我统统不懂,若在前几年,这种书我很难读的进去(就如读《蒙田随笔》时一样),现在尽也能随时在地铁上、商场里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其中的万千变化,让人莞尔。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期阅读——记读书心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