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 | 《史记的读法》

到了孝景帝的时候,他找了“卖爵”这种方法,帮朝廷在租税以外敛财。如果你愿意提高你的身份,尤其是想追求社会政治上面的地位的话,就把你生产所得剩余的、累积的价值捐献给朝廷。孝景帝时,朝廷的用度乃至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府预算都开始有了大幅的扩张,其中一部分来自租税,另一部分就来自卖爵所得。

汉朝开国之初,承秦之弊,国家生产力极度低下,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国家财库也十分匮乏,为了应对,朝廷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回到“重农轻商”的道路上,坚守农业为重,发展生产为主的基本策略,到孝文帝时,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活络,因为新的政策需要新的货币支持,此时朝廷开始铸造四铢钱,这个方法虽然有好处,可有严重的后遗症——七国之乱。原因是铸钱所需的原材料铜分布不均,当时汉朝的一处封地也就是吴王刘濞的封地铜矿颇多,这也就直接使得他能够大量铸钱,在一时间内变得富可敌国,于是有了对抗朝廷的底气,也就有了后来的七国之乱。

平定了七国之乱消耗了朝廷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到了孝景帝时,发展出了卖爵的制度来为皇帝敛财,也就是上文中所摘记的部分。

经过70余年的发展,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才有了彻底的好转,人民能够丰衣足食,国库也有充足的财政资金,所以,在司马迁写《史记》时,汉武帝其实是因为有前人的成果,才有施展文韬武略的机会的。

这也是司马迁难能可贵的客观精神,这也是《史记》为什么值得我们一读的原因。“成一家之言”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观点,更是一个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记 | 《史记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