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著            梁海霞 译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总会有突发性的工作打断。所以陆陆续续,读了好些天,才阅完整本。

不可避免的,对于此本书的感受也是片片叶叶。

甚至,有些被文字激发的感受,躲不过时间侵扰,早已忘到脑后。

罢了罢了,也不强求!阅之,是缘,感之记之,亦自然即可。

下面就挑些存于脑内的深刻片段,用文字梳理梳理、再次品味一番。




片一:自由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第一次读到这个句子,就被它深深地击中了。什么是自由?不是肤浅的闲余打游戏、追剧,而是从心底泛起的自信,支撑你可以自己安排人生。你可以不用介意别人对你的指点,也不用被别人的言辞行为干扰而舍弃自我,更不会随时质疑自己是不是不合群,甚至还能真正坦然的、释然的笑对他人的评论。

一遍遍的咀嚼这句话,忽然心底又浮现了几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自由源于自律”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你品,你细品,那就是自由的味道……





片二:教育

没有从事教育工作时,就觉得孩子只是单纯的个体;从事教育工作、和孩子们增加接触之后,却觉得孩子其实是复杂的、多面的矛盾体。他们学得快,同时也比你想象的会的多。

成人觉得孩子们比不上大人复杂的心绪,一眼就能明白孩子的心思。可是事实上,往往成人也看不穿孩子们的孩童思维。身份、角色的不同,让大人和小孩很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大”、自己的“小”中。

基于此,读到书中描写:每个孩子面向家庭学校社会展现的面不相同,涵义也不同时,很有感慨。(非原话)

书中还写到,孩子在你面前展现的那一面,包括调皮的一面,有可能是在求助。(非原话)

求助什么?我好好地、深深地想了想:求助自己被忽视了怎么办?求助自己不知如何确定自己在班级的归属位置怎么办?求助自己也希望得到像“好学生”一样的尊重?求助他们的共同体感觉为何越来越微弱?…………

列举不完,我感觉代表求助的问号太多,仿佛一下子延展到世界之外。

其实这种言论我不是第一次见到。

刚入职时邂逅过,现在工作了两年后又再次见到。

感触不同,无奈甚多。

无奈其一在于心里谨记着,可是有时候面对孩子们重复的调皮、过长的耗时调皮,心中的耐心真的会渐渐磨少。尤其当杂事一多,催迫一多,时间一紧,就更不能细致分析孩子们的心理了,更别说针对解决其问题了。

无奈其二莫过于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不足。有时注意到学生的情况,却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分析其背后的形成原因,更别说采取针对性措施了。当然一直也在不断的吸纳心理知识,也在不断积累着教学经验,但不管是学习还是阅历,都少不了时间的累积。

当然不论如何,努力,是必须一直进行的课题。





片三:社交

我是一个防备心过重、习惯被动的女孩。对于熟悉的人还好,会开朗一些;但对于不熟悉的人,完全是一个“尬笑机器人”:不知如何接话、不会融入大家、只能笑、再笑。我不高傲也不高冷,但不喜欢圆滑世故,也不会圆滑世故。理所当然,防备心+被动+不懂圆滑世故=社交小白。因此在社交中我一直属于小透明。

有时为这种“自由”感到自在又心安,有时却也忍不住将目光投向热闹繁华处。这种“孤寂”既能给我享受,有时却也会造成不少麻烦。

我也试图去思考,但思绪一直在脑内乱窜,没法理出个头绪。直至读完这本书,有些语句仿若明灯,引导我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我觉得自己在社交上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没有明晰什么是社交关系。

亲人有相处之道,爱人有相处之道,同事有相处之道,好友亦有相处之道。不同的相处之道,确定了不同的相处距离,不同的相处距离又关系到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心理感受、包容底线和结交方式。这些大道理我的大脑明晰,可是生活中相处时却容易搞混。

比如,工作中人人笑意盈盈,自己私以为的好友并非是“两情相悦”。一旦遇到一点“冷漠、偏爱”,自己极容易代入好友相处之道去感受、去悲喜、去反应。这种过激、过于情绪化的处理非常容易造成社交困扰。但是如果由衷的从头脑,到心里、到行为都能明晰不同关系的相处之道,那么我们可以避免过度的失望,从而更平和的面对生活的细纹与波涛。

第二:凭什么要求别人先迈出第一步?

一直都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可是我总是把自己放到社交里的被动位置,等着别人先说话!等着别人先释放善意!等着别人去了解自己、走进自己!可是,我有什么资格呢?我凭什么呢?自己一直龟缩在舒适区,不肯迈出第一步。但是谁不享受舒适区呢?纷杂的人心中谁又能一直保持热情呢?

社交中,不能一直被动的等待着,还要懂得“给予的行为与心理”。先去迈出第一步,不是低人一等,不只是释放主动的善意,其实是打开自己心环的勇气,让自己走入世界。世界很复杂,但世界也很精彩;进入世界你会经历悲伤,却也会收获成倍的欢乐。

记得有人说过:你要相信,他们也想和你做朋友。

所以,不要再锁住自己!勇敢的走出去!

第三:缺乏分享欲却又希求认同感

防备心也好,安全感不足也好,都让自己“可以谈他人之事,而不愿谈进退两难我的事”。不愿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却奢求别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凭什么呢?仅凭笑容吗?

言语描述出来的这种行为很直接就能看出来逻辑不通,可是生活中却总是在做这样不合逻辑的事情,并且屡次进行。结果毫无疑问,屡次碰壁,屡次难以获得认同感。

但是总会因此产生挫败感、产生失望感、产生自闭感,让自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地追求认同感,却又不断地陷入失败的结局。

我知道,有时候分享不一定会有回响;有时候分享不一定能换来真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糟心的后果,但是那又如何呢?

我相信,我们是一本本美丽的书,没有读者多么可惜?

即使是1000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也会有独属于我们的、理解我们的哈姆雷特们!

第四:伪自立和真自卑。

一度认为:完成学业后,可以自己挣钱、可以自己生活、可以自己工作就是自立的标志。但是根本没有那么简单。“自立并不能通过就职完成‘’,自立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包括工作;但是能独自工作、能独自生活的人却不一定是自立的人。

因为自立很重要的一面就是精神的自立。

放入社交中,为什么不愿意迈出第一步?怕自己没有圆滑的社交能力?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说活没有回馈?……归根结底,不过是怕自己受伤罢了。

那么什么是怕自己受伤?其实是自己确定了自己会受伤,所以才不敢行动,哪怕心里已经波涛汹涌。

为什么事情还没有发生,就会觉得自己会受伤呢?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尊重,信赖自己,总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而产生这样想法的“罪魁祸首”就是深藏于心的自卑情结!

可能因为原生家庭,可能因为不友好的学校经历,可能因为不顺利的工作经验等等,这些言不清道不明的因都会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自卑的果。哪怕再笑容灿烂,哪怕再口若悬河,只要心中存在自卑的裂缝,在生活中自然就会少一道阳光。

去伪自立,去真自卑,没有捷径,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只能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去判断,去勇敢,去成长!












保持单纯

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为了分别而相遇,不断朝着最佳分别而努力,即珍惜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