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复盘小技巧,书友们学会了吗?

        我在通读这本书之前,一直有个固有刻板印象:“复盘即对过去事件的概括与总结”。看完后,我感觉我的脸被打得很疼。因为概括与总结仅仅是复盘文章的第一步,是最“表层”的步骤!你有没有过如下的经历:简单复盘过的文章,一周后,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写文章的时候,想到某次复盘的某个概念,话到“嘴”边却又无从下笔;复盘文章里的某些概念需要一看再看才能大致掌握。以上的种种无奈,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努力错了方向!就如上一篇我的复盘文章中提到的“结果思维”:“拿不到结果的高效,就是最大的懒惰”。错误的复盘方向,不仅拿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还错使我们大部分的努力都打了水花。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得偿所愿地高效复盘呢?我想,该书作者的“U型”学习法+PDCA环 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图源《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何以是“U”型,“U”体现在复盘的过程。复盘,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该书作者大概把复盘方法分为四个阶段: 闻、见 、知 、 行 。从"闻"到“见”主要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从“见” 到 “知”主要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从“知”到“行”主要是一个由里及表的过程。加接下来,我细细与君品品这四道。

        第一步“闻”,对自己具体经历进行回顾和梳理。“闻”主要是听 和 看,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不能、也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想要学习和成长,应该要有广博的阅历甚至是经历。复盘如是,我们在进行复盘之前一定要先看过那本书、听过那个视频、经历过那样的事,才能有进行复盘的入门资格证。否则,我们的复盘只能是空洞的、苍白的。

        第二步“见”,在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分析。努力发现成败优劣的根因与关键。

        第三步“知”深挖事件背后的规律,举一反三,从中提炼适用于类似任务的更好的办法!

        第四步“行” 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只有把“知”应用于实践才能所学化为所用。不然再精炼的“知”只是没上机油的单车链,只是一堆锁链而已。唯有身以力“行”才能让我们拿到自己预期的结果。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说:“就这?就这?就这些吗?”那当然肯定不止这些,在这里,作者还引入了PDCA环的概念,进一步帮助我们吃透复盘之道。


图源《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PDCA环与复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先简单地理解一下,PDCA的概念:P即plan(计划)、D即do(执行)、C即check(检查)、A即act(调整)这四个步骤跟我们上文提到的“见”“闻”“知”“行”四道就像两个兄弟。相似在于复盘与PDCA环相互交织、相互结合。而不同在于,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复盘以学习为目的并且明确要求我们要总结、提炼出“经验、教训”,PDCA环以推进工作为目的。虽然目的不同,但我们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汲取经验,提高自我能力,为下一次挑战做好准备!话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基础的复盘入门,真正决定复盘质量的关键在于  实现深入反思

        PDCA环与复盘四道就像两个齿轮,两者并无高低、大小之分。但要想让两个齿轮一起工作,我们需要一条纽带,这条纽带为“单、双环学习”。何为单环学习?单环学习注重“就事论事”,即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反思改进,偏向于“经验主义”(更注重相同情况下的总结)而双环学习是指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反思内在原因,反思原计划的初始动机、目标制定背后的假设与规则等等,发现更根源的问题,跳出“一事一结论”的局限性!简单来说就是反思一件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老板让A同事去挖洞开水,一开始用手挖,发现很伤手,换铲子,后来挖到了更硬的地质,思考了一番决定换钻地机。在挖洞过程中不断改进做事的方法。而对于双环学习者,同样的情况B同事在挖的过程中也换了设备,但是他挖着挖着观察到山上也有水,考察了四周的环境,发现引水比挖水更方便。于是主动向老板请示,最终换成了效率更高的办法。A同事与B同事想法看起来一样实则不同,A同事最后仍在"就事论事",秉持经验主义。而B同事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得更深,同样是挖水,他考虑得更多,跳出了“从地下挖”的思维局限,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一种创新!单、双环学习并无高低之分,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完,单环学习必不可少;要想把事情做优,双环学习不可或缺。

        做高质量复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复盘四道、PDCA环可能只是理论上的通用法宝,但具体到每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方法。比如,个人复盘和团队复盘。虽然都是复盘,但具体操作肯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在知晓复盘之道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变通,方可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复盘之法!

希望个人的小小拙见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所感悟!不足之处,请多多斧正!

(本文创作的目的是分享与学习,部分内容摘自《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文作者,我们将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个复盘小技巧,书友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