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以来,印度每日新增病例几乎直线上升,已经在当地时间26日正式突破40万。印度的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接近1800万例,为全球第二;累计新冠死亡病例也已经超过20万例,为全球第四。
但这还不是全部的病例,因为检测阳性率也直线上升,截至4月26日已达20.3%。
这意味着感染的加剧。在检测人数没有增加的前提下,非常多的感染者根本没机会得到确诊,目前曝出的数据仅是冰山一角。
(来源:ourworldindata)
看一下印度的曲线,有专家用「毁灭性的巨浪(devastating, monster second wave)」来形容这条曲线。
印度的疫情继续保持创纪录增长,连续8天每日新增30万+的确诊病例,这个数据看上去已经十分恐怖,更恐怖的是,印度实际感染数据是肯定比印度公布的数据要高很多。
印度当前的每日检测数量是接近200万次,按照当前每日新增37万例的确诊病例来计算,全国整体阳性率是高达19%。
而在印度一些大城市,比如首都新德里,阳性率甚至高达30%,这也意味着意味着有大量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并没有被及时检测出来。
换而言之,印度的检测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病毒的扩散传播速度。
其实,在此前,通过数月的封锁措施(2020年末至2021年初),印度已基本控制疫情。
印度的“第二波疫情”为何会发展地如此迅猛?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印度在疫情得到稳定后立即无秩序地放开了公共活动,且在社交活动中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
印度的病例暴增和大规模盛会,尤其是大壶节,脱不了干系。大壶节每3年有1次,是印度教最大的集会。正巧今年就赶上了,也正巧今年的主办城市是哈里瓦,也就是印度的母亲河“恒河”流向印度北部的第一站城市。印度媒体之前预计今年的大壶节,有大概1亿到1.5亿的印度人跳进恒河“沐浴”,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印度人,拖家带口,从全国各地坐着火车,摩托车,不远万里,跑来恒河聚集,不难想象画面有多壮观。
图片来源:The Cognate
第二,病毒变异是造成反弹的可能原因。
目前,印度已发现多种变异病毒。其中,一种被命名为B.1.617的双突变病毒株(2020年10月发现),已占印度确诊病例的70%以上。
变异病毒有可能突破人类已形成的抗体与防御系统,进而加剧传播。不过,目前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多种变异病毒(包含B.1.617),并没有出现印度这种大规模的疫情反弹爆发。
据研究表明,现有疫苗抗体对B.1.617的作用确实有所下降,但仍在有效范围内,病毒的变异还不足以颠覆现有的免疫措施。
第三,印度疫苗的接种率较低。
截至2021年4月24日,全球已有超过10亿人接种疫苗,接种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为:
(1)美国,4月21日突破2亿;
(2)中国,4月21日突破2亿;
(3)印度,约1.3亿。
三国接种人数,占全球接种人数的50%以上。
但由于印度人数基数大,接种率仅为10%,离群体免疫所需的70%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仅以色列接种率达到了70%以上),印度目前的接种率也不足以防控疫情的整体传播。
图片来源:The Economist
4月28日0-24时,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1例(其中之前印度尼西亚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印度输入1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印度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2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3例(境外输入病例124例)。
境外输入的10确诊病例也使得我们大众更加关心:印度疫情会对我们国家造成影响嘛?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子健,表示:总体上看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我们国家一直在严防死守,采取“外防输入”的措施。现在,我国防控姿态并没有调整,但我们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印度病例数的快速上升,也会对周边国家造成输入病例,使其他国家的病例数增长。最近,印度周边国家包括尼泊尔病例数上升很快,这会增加我们“外防输入”的压力。
我们要继续做好“外防输入”各项措施的落实,特别是降低由输入引起本土传播的风险。
对于我们群众来说,我们也要从印度疫情爆发中,吸取到经验:日常防控措施一刻也不能放松!
相较于目前病毒变异带来的影响,防控措施与疫苗接种才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大多数地区疫苗接种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日常防控措施成了一刻也不能放松的首要任务。
张文宏医生也在微博中强调了日常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三月份印度的社会管控出现了放松......彻底放弃社交距离的措施......才会出现4月内疫情进一步发展。即使是现在马上加快疫苗接种,也已经来不及了,更大的爆发还在后面......」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张文宏医生
面对已经开始的“五一”小长假,根据最新报道今年五一出行将达到2.5亿人次,这就意味着五一出门免不了又是人挤人!人员出行和聚集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新冠肺炎、诺如病毒肠炎、手足口病、蜱虫疾病传播、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科学配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做好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