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时代被忽略的大多数(1)——基因

        就在一次给一个初中的学生补完课后,他的家长便立马拦住我准备离开的步伐,先感谢在我的帮助下他的孩子每天作业提前了一个小时完成,不用再熬夜那么辛苦的同时,和我聊起了闲天,咨询了一些关于他孩子学习状态和心理的问题。

      正好那天也没别的安排了,我便和这位“急切”的家长聊了几句,聊到了他可能不喜欢学校的那些科目的老师,聊到了孩子可能有那些性格上的小问题,同时也就顺便询问了一下未来中考,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等等之类的话题。

        一番交流以后家长觉得受益良多,说自己要回去和老公商量一下,的确是该把这些以前因为工作忙没注意到的事情都重视起来了。连声感谢之余,还拉着要请我吃顿晚饭。

      我推辞邀请以后慢慢悠悠地往家里走,看到地铁上很多带着孩子的父母,路上也不乏一些陪着孕妇散步的家人,又想着刚才这个学生的母亲因为工作那么忙,忽略了孩子在青春期的一些微小的心理变化,竟然还是从我这个只教了孩子不到一个月的补课老师嘴里获得了让她觉得有价值的信息,不由得百感交集。

      那天回到家重新构思了上一篇有关被忽略的大多数,同时又在想,什么样才算是真正好的教育方式?

      和几个同学朋友以及曾经的老师抽空聊了一些最近感悟,又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总结了一些检验成长过程中心里变化的方法,希望在这里和广大的学生以及家长交流一下,希望各位看官们,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现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成长,无论是我国古典的教育思想理念,还是西方更加系统的教育方法,都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并且决定性的影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都讨论到了成长,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的,人格的建立,完善,再到升华,离不开自身的生物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层次以及社会风气,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到的学习方法,让这个学生个体很好地进步,提高。

        成长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育只是伴随着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简单划分一下成长的阶段,具体讨论一下,成长经历中又那些点是值得重视的,同时是可以优化和改进的。

        先天的生物因素是对孩子有影响的,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影响究竟有多大,应不应该谈基因色变,应该怎么样科学而又客观地去看待这个方面,我觉得在这里是有必要说一下的。

      因为的确听到有太多盲目而又不理智的筛选基因的民间办法,着实让人觉得太匪夷所思了。

      基因指的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的确对一个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说基因就决定了一切,因为后天的际遇同样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简单回忆下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不难发现,我们人类客观理性去认识遗传和变异还不到两个世纪;遗传密码DNA的发现,认识,再到目前生物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出基因工程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道路,算算时间,这条路也不过刚走了一个多世纪而已,对比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说只是很小的一步罢了。

      就是这一小步,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我们走完这一步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到了我们自己,摆脱了造物,摆脱了上天,摆脱了过去形成的很多愚昧但又影响深远的文化风气,同时也形成了很多新的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被时间检验的道理。

      基因组的发现以及更多概念的提出,基因检测的普及,优生优育口号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让我们觉得,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有了新的指南了,我们可以再把起跑线往前移动一点了,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到这些点让自己的宝宝更加优秀。

      这没有错,科技改变世界,科学技术原本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研究,技术突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写在目前教科书上的内容,流传广泛的言论,都已经回本了,或者说已经有些过气了,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还有一些就是广告宣传作用,给大家渗透着,这些东西不错,你们赶紧来试一下吧。

      曾经和一个在985高校学习生物制药专业的高中女同学聊到有关精子库,盲目用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优质伴侣生孩子等等热门话题的时候,这个同学明确的告诉了我一些比较有用的信息。

      基因,基因组是DNA上的具有遗传物质的特殊片段,而DNA又存在于染色体中,染色体是细胞核的成分之一,细胞核又是细胞的核心部分,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又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胞,正是有基因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成熟,衰老,稳定地遗传并且表达着每一种生物的特征,所以基因就好比一张精密的设计图,而我们都是被这张设计图设计出来的,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朋友还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解释了一下:把染色体看成是一个高层停车场,那么这些建筑部分就相当于染色体中蛋白质的成分,按照顺序,规范停着的这些车可以看做是DNA的部分。

        都说了人和人之间基因的差别不大,那么染色体的差距就更小了,所有人的染色体如果都看成类似的停车场的话,宏观去看,这些不同停车场内部每一层几乎都一模一样,摆放顺序,颜色差距,几乎可以说看不出来任何差别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的遗传是很稳定的,那种进化,由于自然选择引起的基因良性变化时间是很漫长的。我们今天人的染色体内部遗传物质,也就是这些车的型号,以及停放的顺序,和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人差距也不会大多少,毕竟人类进化了几十万年才到今天。

      听完朋友的话,我这个门外汉也懂了点什么,就开始卖弄一下:“染色体筛选,家族遗传病排查,就是排查这些车有没有异常,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规范而正常的模板可以检验了,有那些车停错位置会出现什么问题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研究成果了是吧。”

      朋友指出简单理解的话这样就行了,其实只要做了160块钱的染色体检查,就不会有大问题了,有一些最新的检查,只不过筛查的更细致,大家在正规医院产科也可以了解到,做这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一块了。

      在我的追问下,朋友又具体地回答了我一些她了解和注意到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点就是,大多数人其实是生物学的门外汉。

      她给我又讲了基因和基因组,还是用了多层停车场的模型,DNA如果看成是这个多层停车场全部的车,它有很多层。

      通过研究,实验,观察,发现了其中那些停在特定层数上的,特定位置的车或者几辆车,对人的某些性状影响很大,而这些车和一些因素挂钩了,发现他们了给他们命名后,就是我们整天提到的基因,或者基因组了。

        生物科学家们研究了那么多年,发现了可能某一层的一辆车上后视镜有一点偏差,会容易出现什么结果,这是科学或者生物学理论,大部分人不懂,但是大部分人都学过社会学科,都懂点哲学思想。

        于是理科又一次影响了文科,自然科学再次影响了社会科学。

        本来就有见微知著这样的成语,本来我们的思想里就有系统这个概念,再加上现在都知道了蝴蝶效应,那么被生物基因表达出来的巨大差距又一次印证后,势必引起一次生育上的革命,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基因相似度那么高,精密度那么强,大家又都是从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长起来的,既然大多数人看不到基因,那就通过长大以后的个体生物性状来推论了,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基因的表达也是要有后天条件的。

      很多人对基因一知半解,盲目去跟风模仿着什么,哪里还有空或者有知识了解基因的表达?

      有那么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同样举个简单的例子,主食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佐料也一样,在两个不一样的厨师手里,是会有差距的,但是这种差距一般人可能尝不出来。

      就是因为过去的太长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忽略了个性,所以我们现在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找个性的眼光上了。

      帅不帅也好,美不美也罢,吃什么药能治什么病为什么能定剂量?为什么能看完化验单就知道很多这个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职业特征?包括很多不同国家的药物研究结论一出来,制作成品再试用之后,把一些不适用人群一排查,全球大部分都能用得上,而且疗效还不错。

      这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其实是很多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之间都是有很多相似度很高的规律存在的。

        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然后就是蛋白质,核酸之类的有机物,染色体是蛋白质和DNA的混合物,建筑光有图纸是不行的,还得有建筑材料,那么各种营养成分均衡,蛋白质丰富,这个人就比其他人长得高大,或者肌肉更加发达,因为他的基因被表达的更加明显了而已,其他人有这个营养也能做到,可能就是用时的问题了。

        至于精子库的出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作息,饮食问题,包括污染,辐射等等环境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体液分泌,影响基因的完美表达。

        说到生孩子的话,戒烟戒酒,心情舒适去备孕的话,身体的新陈代谢好,那么细胞活性高,体液的酸碱度在一个完美的区间,各种酶,激素的分泌都处于一个良好的指标的话,肯定会有那么一点点点点的优势的。

        朋友故意拉长了音,同时小声对我说:“从心理上来说,我肯定想找一个帅一点的男生当男朋友以及未来的老公呀,那么既然我有这样的想法,其他人也会有,本来可能对智商发育什么的其实影响不大,但是我们在乎呀,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还有包括很多食物,其实从生理上来说营养价值差不多哦,但是口感好的,就受欢迎呗。”

        朋友还让我看她的肤色,指出自己比上高中的时候白很多,同时开了个玩笑,说只是被以前的自己耽误了,要不然她也是个气质美女。而且她还指出,自己比她的妈妈白很多呢,原因应该就是以前的人营养不行呗,还有生活方式问题影响的罢了。

      因为我们用感官看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明显长相差距,以及受到后天环境影响,再加上心理因素,我们把这个原本基因相差不多的细节人为地放大了而已。

        讲完这些她又点了一杯饮料,然后让我请她去吃好吃的,说自己还在校读完,好不容易能宰我一顿也不容易,吃一顿饭也算是交了课时费。

        而且她还强调,也就是在我面前,她才会这么随意,其他男生想请她,她都得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赏脸。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一起吃了顿饭,聊完了自己的疑惑,便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高中三年,彼此都经历过的一些学校中发生的事情。

      她由衷地感谢高中能遇到我这么一个同学,能在她觉得自己也就别样的时候陪着她重新树立了自信,还帮她梳理了知识,让她在高考前冲刺了不少的分数。

        我知道她那段时间是因为表白其他男生被拒绝了,所以也就没接过这个话茬,更没有多问她有没有后来再联系过那个男生,反正这和我就没什么关系了。

        中途借着上洗手间的由头我去餐厅外面转了几分钟,看着过往的人群,想着大家都能学会走路,学会算数,学会用手机,学会用一定的逻辑分析问题,恐怕还有更多大家都会的东西,因为习以为常了,所以被忽略掉了吧。

      曾经中考高考前还在嘀咕,一样的试卷一样的试题,能不扼杀掉学生的天分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念头被自己用一样的试卷都做不好还谈有什么其他优秀的能力说服过,后来上了大学,当了应试教育的幸存者后也就没怎么想了。

        在这一刻重新简单梳理了一下基因以及表达,图纸和养分的关系后,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们其实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只不过所能表达并且被重视的方面太少了,又或者真的如某些科学结论说的一样,人类的潜力只被开发了一点点而已。

        自己这顿饭请得也值,也是除去了心中的一个障吧。

      两个人分开以后回到家,再想想自己和自己的亲弟弟,两个人虽然差了12岁还多,但是从轮廓到五官,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家里人都说我的面相更像老妈一些,而弟弟更像老爸一点,我现在180身高135斤,但是14岁的弟弟已经183的身高,140斤了。

      都是父母的基因,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理论上我们应该是和双胞胎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生育年龄不一样,估计心情,父母过往的遭遇,以及当时父母的身体,营养等等问题都导致了我们两个有很多明显的差距。

        同卵双胞胎虽然在外人来看非常相像,但是他们自己应该会知道自己身上的差距;异卵双胞胎虽然同时出生,但是细胞分裂分化是各自独立进行的,一胎生下来两个相似但是又具有明显区别的宝宝也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花了几分钟又理了理自己爷爷奶奶的兄弟姐妹,自己父母的兄弟姐妹,自己的那些堂哥堂姐表哥表姐,大家的确是有很多共性的,只不过不同的年代让我们有了各自的经历,而家庭环境和教育程度以及从事的不同职业都改变了我们的很多外在方面的表达。

        想了一会觉得有些累了,毕竟自然造就了我们,我们还不能完全明白自然,于是也就停止了思考,避免产生没必要的头脑风暴,引起失眠什么的。

        不过既然自己决定了开始从事教育这个行业,那么用心的同时多注意一些有关的细节,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尽人事,听天命,我一直不觉得是消极的思想,应该说是古人虔诚的一种敬畏态度吧。

      父母再给弟弟报名上课外兴趣班时也这样说了:“我们没有能力培养他样样精通,但是我们可以让他选择那么几样,哪怕只是一样自己喜欢的兴趣,只要他选择坚持,那我们就会全力支持。一点都不培养,他以后会可能会觉得我们没给他机会,我们努力了,他自己没本事,那就让他自己找原因吧。”

      至少父母这样的教育理念很积极,也并不盲目,可以说弹性适中,自己的家庭条件也足够承担的起,想想这样应该就挺好的吧。

      至于那些网上看到的,有点魔怔的家长,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慢慢形成,并且逐渐接受,最后彻底认准,并且还给其他人灌输着自己的过激的生育以及教育理念的。

        我觉得自己如果考虑生孩子的话,肯定会去注意生育前身体健康,尽可能保证孩子的身体的健康的,处于正常水平的,但是不会指望就靠着注意这些方面,就能影响着大局。

        不过那些一味只在一个方面追求着努力,却妄图取得全面收获的投机者,在那个领域恐怕都有吧。

        基因,只是一个开始,就像宇宙的奇点,也可以说是命的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时代被忽略的大多数(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