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手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写给注定成为优秀教师的你!

        作为老师,上好一门课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情感促进某种习惯的养成。中职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教师虽然是专业岗位,教学也是专业技术,但是中国自古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言,外国也有相同的,意思大概就是人类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本能,教师这个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门槛不高,很容易进来,但是进来后要有提高那就要努力学习和反思琢磨。因此,大致教师这个行业从古到今都比较容易上手,但是要成为优秀教师,还是需要十年几十年的努力的,而很多人往往只满足与进来这个行业,就停止不前了,因为他们把教学看成了重复的机械劳动,没有去过多的设计、思考、反思。            现阶段,你先进入这行,从上课的实践中先做一个新手教师,有一两个学期的积累,慢慢再根据自己的条件、需求、时间、精力等因素来调整提高。那是后话。  

        因此现在你最需要的就是选好一门课、准备好试讲、做好下学期备课工作、上好下学期这门课。大致明年上半年的教学工作就是这样。在这期间要多和老教师沟通,多去听课,去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其实听课不在于多,而在于有代表性,比如按照教室课和机房课类型去各听一次,或者理论课和实训课来分类听,或者讲授法的新课和复习的旧课来各听一次等等。与老教师沟通也不是无目标的沟通,而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在课程设计上做一次沟通,讲述一下你的课程设计思路。在教案写出来之后再沟通一次,看看教案是否规范是否可行。在上完一次课后再进行沟通,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困惑再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一次教师沟通轮回。这里着重强调下每次和老教师的沟通一定要先想好沟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要漫无目的笼统来说,那样容易变成发牢骚和吐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根据实践情况总结出需要问的问题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培养。       

        当课程已经选定,那就要对课程进行设计。这个工作其实可以有个类比,就像是导演在拍戏、作家在写小说、包工头在做装修。一部戏好不好,主要在剧本、导演、演员,而整个教学好不好顺利不顺利能不能完成任务也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一部戏、一部小说都要有一个主要的剧情,也就是要有逻辑性,不能东拼西凑前后不一或者天马行空没有主题。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门课,比如非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本身就有一个主要的“主题”——教会学生什么、让学生会什么、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形成什么。这个就是这门课的总的目标,让观众(学生)听过学完一个学期最终能得到什么。这个首先你要清晰。该目标大概分两个层面,新手教师主要能掌握这门课本身要达到的目标就可以了,如果要求再高点,那就是要将这门课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在一起,比如他是会计专业学生,那么计算机基础课要给学生教会的就不再是简单的会excel操作而是要能完成会计excel表格的制作和主要函数的设置。这个就和专业相关了,如果在备课时能思考到这点就很不错了,也就是要达到每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是不一样的,而不是千篇一律。

        一门课的主题(主要目标)确定后,那就是如何安排进度和选择合适的方法呈现了。这就是教学设计。首先是这部戏需要上中下三部还是上下两部?54集还是36集?这些就是知识的讲授进度如何安排的问题。一般根据一个学期18周来排课,一周1次还是一周2次,这样就能根据总课时来排出每周几节,然后根据课程内容来具体安排每一周每一次上什么内容。这样就把《课程授课计划》做好了。这里面虽然比较容易排课,因为课时总数和每周几节基本上都不由你来排,但是每周上什么内容却是你要填进授课计划里的。一般来说就按照这门课的教材的章节来排一次一节内容,更好一点就是要根据内容来排而不是根据教材来。这里要强调一点,课程不等同于教材,课程内容不是教材内容,不是说教材就是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载体,所以不要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讲,要有取舍、汇总、调整,自己把课程内容的提纲列一下,然后根据内容多少和难以程度再分配每周讲哪些。就好像电视剧的剧情,男主女主相识、产生矛盾、误会化解、感情升华、大团圆,每个阶段几周来讲、几节课来讲,提前安排好。这里大概有个规律,就是课程开始第一次课基本上要介绍整体课程和教学目标熟悉学生情况等,后面大部分课就是讲授新知识,然后期中安排一次测验或者任务完成,期末快结束时安排一个大任务完成,最后一周安排考试或者考察。 

      《课程授课计划》解决了课程内容的编排问题,一旦确定,就根据每次课的内容做具体的每节课的备课了。这是最忙的,也是最核心的。虽然不是讲课,但是备课很重要,这时你就像一个导演一样要设计这堂课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结尾。起承转合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让教学内容完全呈现、教学目标安全达到、学生情感体验好。很多人上课就是直接讲,从头讲到尾;有的人很新奇,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做来做去,忙得很。这些都不是很好,都是忽略了教学设计备课的环节,想当然的去上课。备课,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也就是熟悉该次课的内容和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设计使用的教学方法。因为一堂课很短,大概都是两节课一次,8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地点,比如理论多一点就在教室上,实训操作多一点就在机房上。地点定好后,就看这堂课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能力。确定后就要想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学会。这里可以类比为导演一个小品。一个小品时间段,但都要明确一个主题,比如弘扬人间温暖或者倡导大家要诚信,即便是纯属搞笑的也会有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这堂课要达到的效果。小品如何开场?分几个场景?哪些人物?哪些桥段?哪些冲突?哪些互动?哪些平静?哪些激动?这都要设计好。80分钟的课堂一般可以采用四段式,先开场导入,然后讲解正题,再进行练习,最后点评总结。 定好课堂的结构后,就可以琢磨如何开场,比如是放一个视频让大家看还是讲一个案例给大家听或者就是简单的提问上节课内容,这就是不同的开场方法,最终要的要求就是简单精炼吸引人。开场结束就直接进入主题,把教学目标清晰列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本堂课要学些什么能学会做什么,让学生有个预期。然后就是讲解具体内容,这时就可以采用讲述法,就是你直接讲,或者案例分析法,讲个案例,带着大家进行分析,或者就是任务驱动法,呈现一个任务让大家去自己做,或者是角色扮演法,模拟场景让大家参与,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搜集资料看看。  

        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法,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就是要练。学生不操作是不会的,听理论是不可能懂的。这里有个学生注意力衰减曲线的原理,就是说一般讲十几分钟就可以了,学生注意力就会衰减了,这时就要动手练习了。最多讲授不要超过二十分钟。具体的练习可以是你边操作边让学生跟着操作,也可以是你先做完演示,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时你就可以去巡堂,整体看看学生掌握程度并进行指导。在练习操作这个环节有个法则叫做小步子原则,就是说你把复杂的操作或者认知拆开了分成一步一步的步骤,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学去操作,这样不至于难倒学生打击学生积极性,而且也可以稳步的推进进度。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及时反馈原则,就是你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或者表现进行反馈,采用集体点评或者个别点评或者表扬的形式来给学生及时反馈强化。不要一节课就到最后才点评,那样学生记不牢也无法强化。  

      课堂教学的结尾基本上就是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再强化一下,让大家互相看看彼此的作品,这时可以教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来自由发言来讲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或者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再布置一下作业就可以了。  

        一堂课要上好,是要精心设计的,课后一定要进行反思。这是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提升转变的最重要的途径。要去反思哪些设计成功了,哪些设计是多余的,哪些设计是没有效果的,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一定是根据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来判断课堂教学的好坏。即使一堂课再热闹,没有让大家学会什么那也是白搭(没有哪堂课的任务就是让大家纯热闹的,那只能是综艺节目)。  

        最后,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在这门课程开始和过程中运用,比如一开始就给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好坏搭配后面一起完成任务;比如对课程如何打分给成绩进行提前通知,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成绩和表现息息相关,一般成绩由平时表现和任务完成和期末考评综合来生成;比如运用一些奖励的方式方法激励学生,答对题目或发言的获得创新券、按时到考勤满勤的给守时券、积极参与的给参与券等等,这些券在期末折算入成绩。  

        教无定法,也许最简单的讲授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不管如何,一定要精心设计,把握住教学目标,一定要清楚这堂课这门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能做什么能养成什么习惯获得什么体验。自己都说不清的内容和目标那就千万别讲,等想好再说。  

        教师是不断成长的职业,需要从实践中汲取力量和经验,因此就像开车一样,老司机就是开出来的,大胆去上课吧,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职新手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写给注定成为优秀教师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