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会令我们的肉变酸。」
/
对于我这样一个cult片爱好者,越邪越high的人来说,哪怕是偏爱的暴力美学片,四肢横飞,脑浆喷溅都不会引起我的生理不适。
但Peter Greenaway可以。
#keywords:食物、性器官、标本、尸体、宗教、死亡仪式
#describe:吊诡、繁杂、巴洛克、反人类
他是关于禁忌的百科全书。
虽说,食色、性也,大概是他很多电影的注脚。
但忠告是,真的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他的电影,虽然他片子里的主人公总在大快朵颐。
/
也不要拿来当调情片看。我想你也并不会对片子里的无数裸体产生邪念。
不管是活色生香的食物、还是毫无遮掩肉体和大尺度性爱画面,Greenaway都一度让我产生间歇性食欲不振和性冷淡。
(在蒙太奇之父的后庭插一面革命小红旗的桥段,是足以载入电影“贞操史”的一幕...)
但他的电影吊诡之处又在于,他在用一些油画般绝美而讲究的构图画面和影像语言,来展现这些怪异或可怖的事情。
比如配乐秩序感之下的汹涌激荡,成群裸体身上的波光粼粼,迷幻滤镜下变幻莫测的;
比如高昂慷慨晦涩难懂的舞台陈词,大气磅礴的场景布置与调度,繁复浪漫又略带傲慢和伪善的巴洛克式着装;
以及那些令人疯狂的先锋电影符号语言。
他就像是一个男巫,这些电影是他的仪式。是让人一面生理上喉咙翻涌一面视觉上欲罢不能的神秘诡术。
危险、邪门,但的确有被爽到。
其实要说格林纳威的电影对我来说是困难的,重口、深奥,晦涩难懂的宗教主题和死亡迷恋,都让人自知浅薄而退缩。
但关于他的影像艺术和魅力,还是想分享一二。
#DELICATE
#DREADFUL
#WEIRD
///
-影像才是电影的主导-
如果12岁那年,彼得·格林纳威没有阴差阳错地看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他大概会成为一个画家。
“ 我想拍这样一种电影,没有情节
像绘画一样极其关注事物的结构、构造与框架 ”
在他看来,绘画比电影更刺激。
他把每一个单独的镜头,都看作是一个画面,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每格胶片都是一幅画、一则饶富隐喻的寓言。
Peter Greenaway画作
PART ONE
「对称与平衡的执念」
格林纳威的影像重视形式感,追求空间、画面结构的表现,最明显、最强烈的特点莫过于对对称与平衡的近乎偏执的恪守。
《一个Z和两个O》中,男人、女人、动物、空间装置,构成一组组秩序感极强且感官奇特的对称画面。
动物都成双成对的出现。当然连人也要对称,主角是一对双胞胎。
人物的空间距离设计颇有点大卫霍克尼式的冰冷和疏离。
/
这种平衡感也延伸至精神与道德的圆满感。
失去对称,孤独便开始蔓延。
比如女人被切断一条腿后,另一条腿因为太过孤独也失去了生命,最后也被切除;
两个兄弟曾经是连体婴,但现代发达的医学技术将他们分离开来,最终依旧渴望回归连体。
就像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侧四肢,如同ZOO中的OO,双数对称才是上帝的杰作。
/
PART TWO
「重现中世纪绘画的虔诚」
优质的绘画功底,再辅以宗教文化,格林纳威的电影有着古典艺术的齐整,和壮阔恢弘的舞台感。
有时你能直接在他的电影里看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名作的重现。
《一个Z两个O》里主人公穿着荷兰16世纪的衣服模仿维米尔的《画家的工作室》;
《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他的情人》里面不止餐厅里挂着一副哈尔斯的《宴席上的军官们》,连光线色彩也很荷兰画派,剧中人及环境的颜色也与油画当中如出一辙;
《八又二分之一女人》中日本艺伎死后漂浮在洒满鲜花的水面上的美丽尸体又让人想到米莱斯的油画《奥菲利亚》。
最后爱到不行直接拍了个讲伦勃朗的片子《夜巡》,将伦勃朗的侧光画法,和华丽繁复的巴洛克风格布景复原于屏幕之上。
戏仿、拼贴、糅杂,这也是谈格林纳威总绕不开的——后现代主义话题。
但谈主义是精深的事,否则总会跟一些抽象和无谓的理论暧昧不清,然后显得肤浅又扯淡。
所以也只好用一些影像画面,来通俗地说说格林纳威式的后现代主义视域。
/
PATR THREE
「后现代视域下的另类画格」
#框中框#
除了戏仿各路欧洲名画,格林纳威还热衷于“多银幕蒙太奇”的画格设置,呈现出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和随意性。
在他的处女作长片《绘图师的合约》里,这种实验式的另类画面就已经野心勃勃。
他让摄影机透过画师的观景窗来拍摄庄园中的人事物,形成一种框中有框的既视感,用水平与垂直的线条掌控了观看的时间,并且时刻提醒观众:你只是在看电影而已”。
#画中画#
将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手法用得最典型的是《枕边书》,格林纳威用画中画来展示10世纪的清少纳言与20世纪的清原诺子相互呼应的命运。
他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与事穿插交织在同一个平面中,诺子的童年和成年时期相互交织,现代和古代彼此映衬。
又将日本春宫图和诺子和情人做爱的一场戏以虚实变化进行三重叠印,模仿了毕加索《梦》的立体主义。
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平面拼贴式作品,用分割画面把时间的线性流程完全解构,让过去与现在时空相交错,这是一种对人们总是渴望无一遗漏的“看见”的满足。
他想如毕加索一样,同时间做游戏。
#实验式画面#
不过要提到真正的颠覆传统,Greenaway在《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里才是把各种花哨镜头玩得随心所欲、飞扬跋扈。
长镜头拼接、分屏广角蒙太奇,眼花缭乱的画面切分,和不停旋转的高台环绕镜头,真心把人看呆。
喜欢培根三联画一样的三分镜,用不同角度和时间差来呈现同一主题的内容,营造一种记忆的失序和混乱。
比如在介绍人物的时候,中间是播放的画面,左右则是历史真实人物的影像。像是在说,瞧,这是真实存在的。
/
PART FOUR
「色彩情绪和装置艺术」
对各种颜色编码再赋予隐喻意义,也是让人着迷的格氏美学。
泼辣浓郁的色彩,像是浸在油里的笔触,湿漉黏腻,又透着舞台布景般的华丽。
《魔法圣婴》里格林纳威偏爱的是浓烈的红。铺天盖地的红让人紧张晕眩,又预示着人们的贪婪、蒙昧,对权力的欲望。
《厨师》里餐厅是雍容的猩红,洗手间是惨淡的白色,厨房是污秽杂乱的黑,书店是一豆行将熄灭的灯火般枯黄。
而为了追求总体效果的高度一致,主人公服装颜色也随着场景色调的切换而变化。
不同场景的滤镜色彩透着各自的情绪,有气无力的霓虹灯、墙壁上的水纹,迷蒙的烟雾缭绕、水泥地面泛着金属的幽蓝光泽,像是午夜幽光,散发着罪恶的味道。
最爱的是《ZOO》里的色彩和布置,每个场景每束光都是惊喜。相比起其他电影来说,这本片子的颜色更加迷幻和诗意。
以及不少片子里近乎执拗的精致室内布景,透着一种博物馆陈列式的恋物癖,使古典静态的空间散发着后现代的异质感。
/
PART FIVE
「舞台剧式的疏离与神圣」
色调虽华丽精致 ,但格林纳威的拍摄手法是克制的,并不会让人视觉疲惫或压迫。
他的摄影机总是离得远远的,典型的舞台话剧视角,你几乎无法看到演员的特写镜头,室内布景也是宫殿式建筑和装置。
大气磅礴的厨房和太空舱似的洗手间,
极高的天花板和玻璃窗,白色的纱从高处垂坠下来飘荡,
坐落在巨大圆柱群下的餐厅,
以及炫目的玻璃天花顶上的骇影性爱,和犹如监狱却波光粼粼的浴室里对自己阴茎的演讲。
你在格林纳威的电影里永远看不到市井,看不到现实,所以他说性和死亡时才那么有神圣感的语气。
同时这种“间离效果”让观者自主思考,但不会感同身受或感到太大的不适,也算是一种善良了。
当然,舞台剧的视觉效果的确惊心动魄,但剧化台词却让人抓耳挠腮。高密度和知识量的台词,博古论今用典掉书袋,拒人千里之外。他是彻头彻尾的精英主义派头。
/
PART SIX
「死亡的迷恋和仪式感」
很多导演都会对特定的东西痴迷始终,如同伯格曼写信仰,安东尼奥尼说人性,戈达尔谈政治、库里斯图卡缅怀故国。
格林纳威镜头下的则是各种奇异死亡和死亡的仪式感。
关于那些荒诞的,表现主义的,形而上的死亡,和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存在某种诗性的死亡仪式。
论这个疯子的脑袋里到底有多少种吊诡的死法,
比如做成人体宴、或是做成人皮书籍、或是被书撑死、或是遭遇208次侮辱死,无不考验着观者的生理限度...
在《挨个儿淹死》里,从蟑螂到奶牛再到各色的男人,电影里死去的生命一共被编到100号,无一遗漏,且平等。
他的短片《安息》,还直接探讨" 关于殡葬的习俗、制度,墓碑上面雕刻的东西及人们如何被埋葬,葬礼的方方面面等等 "。
最为惊世骇俗又颇具哲学意味的死亡仪式,是《ZOO》里一对因为迷恋腐烂美学而自杀的双胞胎兄弟。
他们在镜头前注射毒剂,把自己的尸体作为最后一种研究和展示对象。
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想要记录的死亡仪式最后却被蜗牛破坏了拍摄仪器而中止。
这是宇宙的逻辑:燔祭与朗诵诗歌的祭司只能用眼底照出空间外的黑暗,只有软体动物和无腿的维纳斯才能进入。
物种起源于宙斯变成天鹅和丽达交配的那一刻。因为内脏要哺育蛆虫,天鹅只为标本而生。
人类与动物一样,只是宇宙的细胞、生命进化与消亡的一个短暂瞬间。
而时常想到死,
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
/
解读格林纳威式乏味而痛苦的,但摈去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局限,他不过是在用纯粹的电影语言,去描绘心中的幻想与自身的沉溺。
而有秩序且疯狂的迷恋可以消除孤独,
且在反现实甚至反人类的狂妄劲儿里对生命心生敬畏。
欢迎关注gzh:种个月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