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稻盛和夫,他的著作《活法》在中国的发行量已经超过400万册,是真正的畅销书,在《活法》这一本书中,稻盛和夫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心性,磨炼灵魂。
换句话说,我们做事情能不能成功,关键是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加纯粹美好,也就是说,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稻盛和夫的新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以下简称《心》),作为《活法》的续篇,详细阐述了“心”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他之心”,我们做人做事秉持着“利他之心”,才能获得成功。
1、感谢之心
稻盛和夫说:“不管是好是坏,都要感谢,而且乐于感谢,能消恶业。”
“消业”是引用佛教中的概念,意思是让大家积极面对和处理困难,然后跨出新的一步。
如果你不小心受了伤,就要想:“啊,还好只是受了这么点伤,没有惨到身体都动弹不了。”如果你生病了,也要感到高兴:“就这点病,吃个药就能治好,真幸运。”
灾难发生,意味着消业。即使心里不这么想(即高兴不起来),也要用使用理性让自己高兴起来。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起床晚了,急忙出门,自己要坐的那一趟公交车从面前一闪而过,下一班要等好久才来。
终于等来了公交车,下了车,匆忙地往公司跑,差点撞到车,打卡时发现迟到了2分钟,满心懊悔,又要扣钱了,只能感慨自己好倒霉,今早的事情那么不顺利。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警告,下次定好闹钟,早一点起床,就不会迟到了,而且自己平安到公司了,急匆匆地跑过来,幸好没有撞到车。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学会接受,不要陷在懊悔、难过等等的情绪中,要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既然事情已经发了,我们就要学着往好的方面看,这样心情才会好起来,才会有感谢之心。
只有学会感谢,感谢自己还活着,感谢身边的一切,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才能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才有可能进一步感谢社会,感谢他人,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这就是有了“利他之心”。
2、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在书中写道:当他回顾成功的理由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几乎全都是为了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自我保护,或者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好评,那么事情就不会成功。
与此相反,如果是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就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其中蕴含着“善意的动机”。
也就是说,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稻盛和夫创办京瓷时的动机是把个人的技术发扬光大,是为了实现作为技术人员的个人梦想。但是在创业第三年,有员工提出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稻盛和夫花了三天三夜,才说服他们继续为京瓷工作。
这件事令稻盛和夫经过了一番彻底的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公司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而是为了守护员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这才是公司经营的意义。
因此,稻盛和夫将京瓷的存在意义从“利己”转变为“利他”,在“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之上,才有了京瓷的快速发展壮大。
做一件事情,要想想看能不能“利他”,也就是能不能为他人带来帮助,如果能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大概率能够成功。比如说你在各平台分享读书笔记,这是一件利他的事情,能让别人收获知识,时间久了,你也能积累起个人品牌。
3、愿望之心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很多的愿望,比如说快速到达目的地的愿望,促使了汽车的产生;想要飞上蓝天的愿望,促使了飞机飞上天空;想去宇宙旅行的愿望,促使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愿望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书中提到: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目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能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就是“愿望”所具有的力量。
所谓的愿望,可以是你的想法、梦想、希望和目标。一旦设定了高目标,要想达成的话,就必须抱着“无论如何非实现不可”的强烈愿望。
再进一步说,一个公司如果设定了高目标,就必须动员全员实现高目标,那么大家拥有共同的愿望和想法就很重要。
稻盛和夫参与重建日航的时候,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全体员工的“心”,让大家拥有相同的思维方式。
他向员工讲述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理念和行为规范,比如有“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谢之心”“利他之心”等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可是人们却没有掌握和实践。
这些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日航的管理哲学,渗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员工积极努力工作,有了责任感,而且以“利他之心”服务于每一位顾客,最终日航起死回生,这就是日航员工共同的愿望造成的强大力量。
稻盛和夫在《心》这本书中提到,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不仅经营企业,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应该具备“利他之心”。遇到事情要学会感谢,从身边做起,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是你随手做的一件小事,就成了拯救他人的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