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宋仁宗盛世的星光灿烂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年份总是极少数的存在,比如公元1057年。”

作者:陈婷  (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01

北宋嘉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3月11日,48岁的宋仁宗已经在位36年了,他又一次亲自主持殿试。对于一个进入暮年的天子来说,他最希望的是他所倡导的一切能后继有人。也许因为子嗣不昌,所以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对帝国的管理和对人才的选拔上。

就在那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新一届的进士榜在东华门外唱名,也许世人对这届榜单不太在意,但在很多年后,人们再去看这届榜单,会感到惊愕万分。一场“高考”,却给后世留下众多文坛巨匠,更被世人称为“千年第一名榜”。

这届榜单的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似乎并没有对后世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后面的名字却都是在日后声名煊赫百代留名。他们是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章惇、张载、程颢、王韶……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苏轼,东坡先生,千古才子,无人出其右者;

苏辙,苏轼的弟弟,“三苏”之一,兼“唐宋八大家”;

曾巩,南丰先生,“南丰七曾”之一,兼“唐宋八大家”;

苏轼兄弟的老爹苏老泉(苏洵)也参加了这届科考,只是不幸落榜了。

曾布,曾巩之弟,“南丰七曾”之一,王安石变法得力干将,他的夫人也很有名:北宋名媛——魏玩;

章惇,状元章衡的叔叔,政治强人,任宰相长达八年之久,王安石变法继承者,他耻于名次在侄子章衡之后,后来重新参加科考;

张载,“关学”创始人,兼“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大师;

程颢,“洛学”创始人,兼“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学”奠基人之一;

吕惠卿,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执行者

……

每一个名字都是传奇,每一个人物都是巨星,他们的光环照耀了时代,名垂后世。

“唐宋八大家”中居然有六位出自宋仁宗一朝,其中四位出自这一科,所以这一科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第一榜”。

同期的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由于言简意宏,一直被后世传颂不衰。不得不说这一年的科考,是一次群英荟萃的考试,以这一科为标志,大宋文化也达到了顶峰。

中华艺术宫《清明上河图》全景


02

而这些璀璨的名字只是宋仁宗晚年选拔出的人才,早年间的著名人物也数不胜数。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晏殊、梅尧臣、苏舜钦、蔡襄、周敦颐、程颐、沈括、包拯、韩琦、富弼、狄青……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全部都活跃在宋仁宗时期的历史舞台上。

这些人中,有的誓要革新政治,有的志在改变文风,有的潜心创立新思想,有的不顾一切打虎拍蝇……他们都在这个舞台上留下绚烂的一笔。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成就呢?答案是宋仁宗的仁政与宽容。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革新政治关系到一国之生死,改变文风涉及到文化之兴衰,汉武帝拼尽全力“罢黜百家”为的是要统一思想,历史上也有举不胜举的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对权威势力敢怒不敢言。

而宋仁宗,他能推举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能赞成欧阳修文化革新,能支持包拯推广法治,能接纳各种思想、各种学术的出现和繁荣,无疑,他是宽容的。正是他宽广的心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我看来,宋仁宗也是千古第一“伯乐皇帝”。

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加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知谏院,王安石知制诰,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罗盘,都出现于仁宗时代。这样一代明君又是怎样炼成的?这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03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四任皇帝,在位长达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难能可贵的是,仁宗并没有像汉武帝、唐明皇那样因为在位时期长而在后期昏晕导致国家昏乱走向衰亡,而是始终克勤克俭坚守一生。

他的童年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他就是“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他的亲生母亲李辰妃生下他后就被一只去了皮的狸猫掉包,母亲因为生了怪胎被打入冷宫,他本人则从小被皇后刘娥收养,而刘娥正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谋。

这位太子有一个充满疑幻的童年,在他十一岁时正式登基为帝,但因为年幼,养母刘娥以皇太后身份摄政。在皇太后严厉地管教之下,宋仁宗一直在默默地寻找亲生母亲。终于有一天真相大白时,他并没有如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去找养母报仇雪恨,而是感念养母对自己的悉心教导,最后选择了宽容与谅解。而这一高贵的品格影响了他一生,也成就了一个盛世王朝,作为守成之君,宋仁宗真正做到了传承与创新并举。

我们只知道大唐魏徵一生为李世民谏言无数,留下了明君直臣的佳话,却不知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给宋仁宗提意见提得吐沫横飞,而宋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并丝毫没有怪罪。

《包青天》剧照


还有苏辙,在他二十来岁还是一个中二青年的时候曾写过一篇《御试制科策》。文章中,苏辙根据一些闾巷传言和宫廷八卦大肆抨击宋仁宗不思进取、荒淫误国,语言辛辣且犀利。文章呈上去,好多人都觉得苏辙完了,因为无论在哪个朝代,敢如此指责皇帝,都将会是死路一条。然而,宋仁宗看了苏辙的文章之后却说:“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我要听实话,臣子讲了实话,如果我罢黜了他,那天下人该如何说我啊!就这样,宋仁宗录用了苏辙。

不得不提的还有对“三苏”以及曾巩有知遇之恩的欧阳修。在他的竭力提携之下,更有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04

宋仁宗还有一个宝贵的品质,那就是自律,凡事以身作则。他的爱女福康公主因为爱上一个内侍太监违背伦常,他并没有因为拥有特殊权利而对女儿网开一面,而是要求人主跟自己一样做天下人的表率。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完整地刻画了这个故事,最后富康公主因为婚姻的不幸而精神错乱。但他的父亲并没有骄纵自己的女儿,尽管他比谁都爱自己的公主,但依然忍痛要求女儿遵循当时的礼法。这对于个人是不幸的,但对一国之君和国家的公主来说,或许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宋仁宗富有牺牲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对自己的个人情感也非常克制。作为一个继承大统的王子,他从小不能与生母亲相伴,即使长大后也不能与生母相认。

为了维护皇家礼制,他的婚姻也贡献给了国家,情窦初开时,他喜欢的一个杨姓女子,但皇太后不喜欢,理由是后宫之主不能太妖娆,会霍乱皇帝的心。作为天子,他的婚姻也必须遵循父母之命。第一位皇后郭氏出身名门,但无德无才,嫉妒成性,后被废除。

在立第二任皇后时皇太后已经仙逝,但他依然不能自由作主,他喜欢一位商人的女儿,但因当时商人出身与皇家地位悬殊,不可婚配皇家。大臣们精心为他挑选了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曹丹殊,此女文武双全、品貌端庄,是标准的皇后人选,即便宋仁宗对他毫无感情,也为了帝国的利益接受了这位皇后,并且一直生活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单就从个人情感角度讲,两个人都是不幸的,但就国家而言,曹皇后也算是稳住了大宋的后宫,虽无子嗣承继大宋衣钵,但她的贤良淑德也为仁宗盛世立下汗马功劳。

05

除此之外,宋仁宗对自己的权力也十分克制。

从秦始皇的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到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再到明清两代取消宰相、皇帝集皇权和政权于一身,历代的皇帝们最害怕的一件事便是大权旁落。而宋仁宗则恰恰相反。

仁宗以仁慈著称,所以耳根子难免软些,有时候皇亲国戚什么的求他办事,他拉不下脸拒绝,就只好答应。但他同时也明白,以权越制或者以权越法的做法好比在一座高楼的地基处往外搬石头,今天一块,明天一块,久而久之,大厦倾颓。

所以,他一面答应权贵们的请求,一面又昭告他的大臣们:“内降指挥,百司执奏,毋辄行。敢因缘干请者,谏官、御察举之。”而“毋辄行”,体现出了一个皇帝难得的内省和自我克制。

在管理边疆方面,宋仁宗不喜用兵,与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元世祖这样的好战君主比起来,软弱了一些。所以在他执政时期,没有夺下多少州郡、占领多少土地这样的赫赫战功,也没有像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这样的至伟建筑问世。甚至,他为了维持与辽国和西夏的平稳关系,还拿出不少钱来打点。但是,仁宗期间宋王朝没有丢失一寸土地、没有降低半格国际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仁宗去世的时候,讣告传到辽国,辽道宗闻讯嚎啕痛哭着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两国之间已经四十二年没有发生战争了。也就是说,百姓过了四十二年的安稳日子了。

热播剧《清平乐》剧照


在经济文化方面,宋仁宗执政的北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科技发达、政治廉洁,是春秋之后言论最开放的时期之一。

在宋朝之前,国家是实行宵禁的,每到夜晚,城市像死了一样沉寂。从宋朝开始,有了夜市,东京汴梁的樊楼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出现,樊楼的美食也是达官显贵和贩夫走足们流连之地。

每到春天,汴京城万物生辉、秩序井然,玉阶、朱雀门的烟火繁华,瓦肆勾栏中文人墨客的呤诗作赋,鳞次栉比的商铺、商贾巨甲的讨价还价、汴河漕运的人头攒动……今天看来都是一幅繁华盛景。

林语堂曾说:“这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时代’。”如果可以穿越,我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穿越到宋仁宗的时代。

遥望宋仁宗的背影,再想想今日世界的嘈杂,真希望多学学仁宗的治国之道。对于老百姓来说,地盘大小、名次几何又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与幸福的距离有多远?

作者:陈婷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婷:宋仁宗盛世的星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