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住自己的玻璃心

刚和朋友们在微信群闲聊,朋友提起某姑娘(也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开车骂骂咧咧这件事,她对姑娘这个行为很不喜欢。我也素来不喜欢开车骂骂咧咧这样的行为——严重一点,便是可称之为“路怒症”了。行为的解释,有很多有趣的分析文章,这里不讨论这点。

当时朋友就吐槽了姑娘这个行为。朋友很想知道,对方是否觉得被“嫌弃”了。当事人回:不记得细节了。我不知道当事人是不是真的不记得了。但“被嫌弃”这个词带来的感受如此真切地浮上了我心头。

“被嫌弃”的姑娘正是我一闺蜜。也是这位闺蜜,昨晚对我说:你别再当着别人面怼我,我很受伤。我不置可否:我是刻意在怼你,别人都知道我是刻意的玩笑话,大家都不会当真,不会真的以为我“嫌弃你”。当晚和另外的朋友聊到这件事,我反省,也许真的伤到她了,我应该温柔一些的。

所以当朋友提起开车骂骂咧咧这件事,并询问对方是否受伤时,我突然也想开句玩笑:昨天她还玻璃心了。脑海中刚冒出这个句子,我突然一个激灵——我为何要说她“玻璃心”?!我突然发现,昨晚对闺蜜受伤的表述,我是如此“不以为然”!口口声声说要Be Nice,Be Kind的我,哪里Nice了。

我们常常在“感觉被嫌弃”时有受伤的情绪。那时候,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受伤了,有时收到的不是对方的解释或者道歉,而是对方的不耐烦:“你这简直是玻璃心”。玻璃心,有时也可以简称为:作。

然而,这样的时刻,受伤的人,真的是玻璃心了么?

不要轻易说别人玻璃心,你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每个人被激怒或者会受伤的点,都不同——你一句无心的话,可能深深伤了对方的心。你觉得无关紧要的小事,对方可能有莫名的伤口和往事。

想起我被说玻璃心的那些时刻,被误会的委屈,不被理解的伤心,还夹杂着一些莫名的愤怒……

我常会自嘲:我就是有一颗玻璃心。说这些的时候,是知道自己多愁善感,是提醒自己不要过度解读,是反省也是警醒。

然而就如我可以吐槽我家人,你不可以吐槽我家人的逻辑一般,当自嘲有玻璃心的自己,真的被指责玻璃心的那一刻,受伤是真真实实会发生的。对方觉得如此小事,你怎么就那么敏感呢?但我的情绪,真实存在。受伤,是真的。别人却否认了我的感受和情绪。别人有什么理由去否认呢?情绪是主观的,却也是真实无比的存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不住在群里跟闺蜜道歉。

闺蜜回:玻璃心就是这会儿在擦眼泪。她说,能想象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感觉:喜欢的人怼你,然后你说你难过了,但是别人否认你的感觉。

玻璃心这个词,提醒自己不再轻易把它丢到别人身上,即便是玩笑也不可以。

题外话是,这里我谈论“被嫌弃”时,我说的是情绪。而“嫌弃”的行为或者语言,本身应该针对的是某个行为,而不是某个“人”。对事不对人,我们有能力将两者分清楚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护住自己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