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划线到底好不好?怎样读书才更有效率?

最近在参加共读活动,群里有书友对长篇大段划线的行为进行了讨论。

读书时究竟要不要划线,要怎么划线呢?这就涉及到读书方法的问题。


一、为什么读书要划线?

要想知道怎样合理划线,首先要明白,划线是为了什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又云:“旧书不厌百回读。”

句读、划线、批注、摘抄等等,这些动笔墨的阅读手段真正发挥作用,都是在重复阅读的时候——

觉得太深奥,一遍没读懂,要再读一次。

觉得太美妙,一遍没记住,要再记一次。

觉得太劲爆,一遍没爽够,要再爽一次。

换言之,如果不读第二遍,动笔墨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笔墨的价值,就在于突出重点(核心观点+精彩细节+疑难之处),节省再次阅读时寻找重点的时间。

但是重点太多,也就没了重点。

由此推断,喜欢长篇大段划线的人,要么根本没有重复阅读的习惯,对书的理解难以深刻;要么即便重复阅读也难以把握重点,陷入苦恼之中。

所以,我不欣赏长篇大段地划线,因为这一行为无助于对书的理解。

可是问题在于,为什么还有人要这么做呢?


二、长篇大段划线的深层原因

一位群友是大学老师,她提到有自己有个学生就习惯整页都划线,但问他这一页的重点,却答不上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划线过多,造成重点不突出。

但是,站在这位学生的视角来看,并不是划线让他找不到重点,恰恰相反,他是因为找不到重点才划线的。

满页都划线,反映的是他内心的一种焦虑。对他而言,这一页所有的内容都是值得反复咀嚼的,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重点,才拼命划线。

同时,这也揭露出一个背景,这本书的有价值内容的深度和密度,已经超出了他的接受能力范围。

可见,能力的局限和内心的焦虑,这才是背后的深层原因。

怎样才能帮他解决问题呢?


三、治标的办法

有群友提出,她看到想划线的句子,就复制摘录到印象笔记去,这样就不用划线了。

也有群友提出,他要划线的时候,就逼自己写批注,这样划线就少了。

摘抄的确是一个办法,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办法。想要划线,就把这段内容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里去。大段划线,就大段复制。

批注也是一个办法,而且同样是立竿见影的办法。想要划线,就先逼自己写批注,说明划线的原因和自己的理解。大段划线,就多做几条批注。

如此一来,划线自然是少了,但对划线者来说,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打个比方,学校检查宿舍卫生情况,有些学生把床上桌上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全往衣柜里一堆,柜门一锁。

检查是应付过去了,个人物品的整洁度并没有提升。

再打个比方,群众想通过信访反映问题,某地信访办故意把窗口设置得矮小,站也不舒服、蹲也不舒服。

信访群众是少了,可是他们的民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用摘抄代替划线,就是把桌上的脏东西堆到衣柜里;写批注才能划线,就是让信访过程变得不舒服。

让划线者不划线了,的确是有效果。但这只是治标,划线者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那怎样才算是治本呢?

那就要知道,对划线者而言,什么是问题之本。

前文已经提到,这些阅读手段都是为重读细品服务的,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侧重。

摘抄侧重精彩语句的记忆;

批注侧重有感悟处的阐发;

而划线,侧重的则是对原文重点的把握。

什么都想抄,反映的是记忆的焦虑;

什么都想批,反映的是表达的焦虑;

什么都想划,反映的是理解的焦虑。

单纯的记忆本身并不能加深理解,而没有理解做基础,也就无从阐发。因此,帮助划线者对重点进行提炼、整理与重构,才算完成对原书内容的理解,才是治本。

那么,有治本的办法吗?


四、治本的办法

办法当然有,不过比治标的办法更复杂,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罢了。

第一,等待时机。

很多人对于远超自己理解能力范围的书,是知道放弃的。但对于一般程度超出的书,却可能还在继续勉强。

其实大可不必,该放弃就放弃。

有些书,就是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积淀才能理解的。

初中的时候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只是觉得内容略微情色,叙事结构混乱,最后没有读完就弃了。等到能读出一些感觉来,赞叹它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时,我早已不是少年了。

所以说,现在读不懂没关系,今天理解你还无能为力,明天再被你感动到痛哭流涕。

第二,调整心态。

对于只是略微超出理解能力范围的书,还是可以勉力一试的。但也没必要逼自己一下子彻底扭转划线的习惯。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癖好。正如戒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划线的习惯也需要一步一步改变。不必因为别人说长篇大段划线不好,就产生妄自菲薄或者逆反对抗的心理。实在忍不住,多划两条线也没什么。

虽然我现在看书已经很少划线了,但前阵子重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有些地方还是情不自禁地划上一大段。要怪就怪写得太好了吧。

第三,了解背景。

调整好心态之后,就需要给自己充充电,补习一些干货知识了。

只有当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之后,对书的理解才有可能长足进步。

否则,别人的建议自己听来,很容易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你说得轻巧,我要能做到那样,还至于这样吗?

这里说的作品背景有两个方面,以《被掩埋的巨人》为例,一是作品内容的背景,即早期英国历史和传说故事;而是作者创作的背景,即石黑一雄的个人经历。

顺便一提,要评价一部作品,有两个维度。

一是纵向对比,即与之前的作品和之后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时代特征;二是横向对比,即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有什么个体特色。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背景,不过要求就更高了。

第四,有的放矢。

背景知识了解之后,再仔细读书,就容易多了。但对于信息量太大的作品,还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比如“拉书”。

马伯庸写过一篇文章《跟苏轼学怎样拉史书》,就引用了苏轼写给侄女婿王庠的信:

“卑意欲少年爲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神,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简单来说,好书需要多读几遍,但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每一遍都要找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专注其中


五、我个人的习惯

以上属于理论部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水平,在实际读书过程中,各方面权衡考虑,有所侧重。

就我个人而言,由于对现在网上大部分书评与读书群质量的不满,我自己开始创作,并创建了一个读书交流群。所以我现在的读书,基本上都是为了写书评(或感悟)和与书友交流。

而且由于我自己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所以会偏重一些有深度的作品和比较难懂的语句。

对于重点语句,我会用[]括起来,并在纸上记下我联想到的,或文中提到的,可以对其进行阐释的素材。

对于疑难语句,我会划线且标上问号,并在纸上记下我尝试做出的初步解读,以及为了理解这句话还需要继续做的事。

总的来说,我的读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整体思路。即以个人的水平和目标为导向,合理搭配使用各种手段辅助阅读,以全局视野来理解一本书主旨和其中的重点。

二是具体细节。比如,划线不宜过长,不宜频繁,只有出现疑难需要反复思考时,才考虑划线

各位书友在读书过程中,或者读书交流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也不妨从这两个思路入手思考。


————————————

作者简介:燕辞归,读书社群交流模式的探索者,与书友答疑解惑切磋交流的爱好者,踏实阅读原文和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提倡者。

关于读书,你什么都可以问!

我,挑我会的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时划线到底好不好?怎样读书才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