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需要亲身经历过后,才能接纳一些道理

以前,我想要和老公在一起,我爸不同意,但是又怕他态度过于强硬,会把我逼急了,于是说先谈两年,看看合适再说。

结果,两年过去了,我们还谈着。但他还是不同意,他就说我们两个有太多的不同,结婚不会幸福。

我说,我们异地,有距离,我想要去他的城市,找一份工作,再相处看看再说。我爸就说,那直接去领证吧,领证了才能去。

我内心是“纳尼”?现在想起来都还是懵逼——白送女儿吗?9.9领证不包邮。

反正,就这样9.9不包邮,就来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人,生了孩子,在家带娃,今年已经第5年了。


尽管,现在并不像我爸说的都是不好的地方,但也完全偏离了我原来的预想——我想的是来上海,找一份工作,好好恋爱,有没有和老公结婚,看缘分,毕竟离得近,才知道好歹,异地恋,再如何也只是解孤独,假装有人爱。

所以,通过这5-7年的经历,我明白的是:

1.父母一定是爱我们的,只是父母的意见只能参考一部分,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获得父母的认可。

父母毕竟和我们不在一个年代,他们的观念还是有时代性,很可能不符合当下时代的活法。

所以,要听父母的意见,并有自己的主见,在父母和自己的意见里采取综合考虑,自己的主见要占更大的比例!

2.结了婚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活法会与未婚时候大不相同。

结了婚,先是夫妻,多了一个人,再是婆家,多了一家人,再是婆家亲戚,多了一堆人。

结了婚,不久会有孩子,多了一条命或者2条命,一条或者2条你必须终身为ta负责的命,小到穿衣喂饭、教礼仪、知识,大到带ta看世界、做人和道理。

所以,结了婚,你便不再只是你,你除了应该是你,还应该是老婆、妈妈、媳妇、等等各种角色。

你会承担起各种角色连带的责任和义务,很可能在两三年内,你依然不能适应,但是婚前你容易认为这些是可以克服的问题,而婚后被自己的想法啪啪打脸。

3.三观一致、习惯相同、爱好相似、门当户对才是保障爱情长久、婚姻幸福的原因。

人和人结果,任何一对,都需要磨合。磨合得好,就稳定了,磨合得不好,就分道扬镳了。如果有了孩子,那磨合得好,是幸福,磨合得不好,就会纠结自己该何去何从,更多人选择为了孩子将就、不幸福、度日子。

找到的三观一致、习惯相同、爱好相似、门当户对的人,起码是更相似的人。

相似的人,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更容易宽松和理解。不相似的人,即便理解对方,再有宽容之心,真遇到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压不住一时冲动、产生难以抹去的不快回忆。


我妹今年在谈婚论嫁了,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有些烦躁,有些焦虑,有些期待,有些想当然。

不过,她不是我,她老公也不是我老公,也许她会不一样。

我想,每个人结婚前,可能都有前面一句话的想法。

说到底,很多人对于很多道理的接纳,还是要亲身经历一番,才做得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需要亲身经历过后,才能接纳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