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写作素材库」,可能有人会想到中学时代买的那本写作素材书,可能有人会想到「个人知识库」这个词,那我想到了什么呢?
我想到了李敖的书房和他的「五马分尸」法。
首先来说说李敖的书房。
李敖的书房有多让我印象深刻呢?
它完全符合我对「个人知识库」的想象。
它就是一座个人图书馆和资料室。
来,上图感受一下:
在李敖的书房里,除了书架上的书,我们还可以看到房子中间的资料夹子。
这些资料夹子里的资料,就是李敖用「五马分尸」法剪藏下来的素材。
这些归类整理好的素材资料就是李敖写作的弹药库。
他有一屋子的素材,他的素材多得要用「堆」来计算。
你会不会也想知道,这一堆一堆的素材,李敖都是用什么方法分类管理的呢?
李敖在一个专访中这样说: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就分得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细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再把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
我在一年前看到了这段话时如获至宝,但当时我在素材管理上摸索得还不够,很多东西还没想透。
这两年,在素材管理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首先,我把一箩筐的金句、故事案例、调查研究等素材收集分类到文件夹里。
然后,在调用素材的过程中,发现能记得的素材太少,即使用上关键词搜索,很多素材都压了箱底。因为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案例它的主旨可能体现的是某个关键词,但是它的全文却很可能不会出现这个关键词。
更复杂的情况是,一个素材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用在好几个不同的主题上,比如直接对应的主题,相反的主题,相关的主题,但我不知道该怎么管理。
当我最终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之后,再倒回来看李敖的这段话,感觉实在太通透了!
我早就应该想到,一个那么有才的作家,写作了几十年,对于素材管理这件事,他必定早就已经想明白了!
他已经点透了素材管理的核心。
划出重点句:
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的。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
我get到的5个关键点是:
- 看完一本书,将书中有用的全部素材收集到素材库
- 所有素材入库就要分类,并打好标签
- 不是记住素材资料的内容,是记住标签
- 按一定的习惯规则写标签标题
- 管理好标签
能做到这几点的人有多少?
我想一定不多。
不信的话,来看看这句话有没有戳到你:
战隼说:“不把信息当做知识,不把收藏当做学习,不把阅读当做思考,不把储存当做掌握。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以前我也热忠于收集信息。
在素材管理上摸索了2年,我才慢慢学会如何收集素材,如何管理标签体系,以及养成了在素材入库就第一时间分类打标签的习惯。
收集信息,存储素材,真的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拥有了它们。
我们只有用对的方法管理它们,它们才能为我们所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拥有李敖这样一个书房,我们收集了这一屋子的素材,但我们只是简单地把一类素材堆放在一起,我们还有时间写作吗?埋头找资料估计会浪费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都是用软件来存储信息啦,可以用关键词搜索啊。
其实,随着时间越长,存储的资料越多,关键词搜索的局限性就越明显。我们能记住的东西太少,但是资料已经堆积得太多,我们没有办法一个一个素材地查看并揣摩搜索出来的大量的素材。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高科技时代,我们都用笔记软件来管理素材了,李敖的方法过时了吧?
我认为,底层的管理逻辑是没有变的,不过软件技术确实会帮我们大忙。
那具体用什么软件,怎么将这5个关键点落地呢?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继续聊:打造写作素材库|印象笔记的「笔记本分组」和「标签管理」逻辑
推荐阅读:
自媒体入门,你需要一份自媒体运营管理表!「含Excel表图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