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无犬女:30位女高管的追踪访谈揭示母亲对女儿职业选择的影响

部分文字摘自 “晓心读写社”

近来,《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热议,舆论不断探讨女性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歧视、丧偶式育儿、妈虫等书中提到的社会现象。金智英在生完孩子之后曾经一度想要重返职场,但因为种种原因,连兼职工作都未能如愿。

在日本和韩国,很多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会选择做全职母亲。在我国,由于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和不安感,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其他原因,女性在生育后重返职场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可能是不得不如此的“必须”。

这种“必须”在无形中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家庭平衡。女性不仅要在职场上对得起雇主给的工资,也要在家庭中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和几乎全部的育儿责任。在当代自媒体的时代,事业、家庭都成功的案例层出不穷,无形中给女性施加了更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女性认为自己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应该作出对孩子成长而言更好、更对的选择。

《82年生的金智英》

那么,工作-家庭平衡真的可能实现吗?职场女性相比于全职妈妈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更短,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职场妈妈如何成为“好母亲”?

英国学者吉尔·阿姆斯特丹(Jill Armstrong)通过自己的调查和追踪访谈回答了上述问题。

吉尔·阿姆斯特丹博士毕业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长期关注职场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她曾经在BBC第四频道的“英国教育”上讲述她对妈妈和女儿们的研究,这本《虎妈的女儿:职业女性如何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How Career Women Influence Their Daughters' Ambition)就全面介绍了她对于61位职场女性的追踪访谈结果。

促使作者做这项研究的原因是作者在市场调研公司工作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职场女性为了兼顾家庭和事业焦头烂额,而男性则很少受到这一困扰;另一方面,作者很想知道职场女性的女儿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是否会受到母亲的影响。

为此,作者邀请了30对母女参与她的调查(其中有一对双胞胎),所有的母亲都是职场女性,她们所从事的行业包括法律、教育、商业、金融、医疗、政府公共部门等,其中三分之一的女性已经在各自的行业中身居高位,如经理、主管、高级官员、合伙人等,她们中的一些甚至很早就达到了个人职业的巅峰。

作者在研究中采用的是代际视角(generational perspective)的方法,她分别与母亲和女儿访谈过,询问她们各自对于职场女性、母亲在幼年时对女儿的影响、母亲对女儿职业选择的影响等问题。之后,作者还邀请了每一对母女进行了联合访谈。

在质性研究中,作者所进行的88次访谈已经可以算是比较大的样本规模,并且兼具了两方的视角。而后续研究结果也充分展示了多视角、多行业、多样本的优势所在。我们可以同时看到母亲和女儿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而这些问题她们之前甚至从来没有讨论过。

一、职场母亲会对女儿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吗?

很多挣扎于“工作-家庭平衡”的职场女性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自己将部分时间投入到工作上,没有像全职妈妈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子女的养育中,这是否会对子女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的访谈结果发现,恰恰相反,接受访谈的女儿们一致认为,妈妈外出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她们觉得非常引以为傲。

在女儿们看来,职场妈妈因为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因而不会像“直升机母亲”一样整天盘旋在自己头顶、监督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进而培养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女儿们在上了大学之后能够更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也不会产生对父母感情和责任上的负罪感,不会将个人学业上的成绩和工作的选择归因为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不禁让人想到去年大热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从家教老师的视角描写了9个孩子和9个家庭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多数对于子女倾注毕生心血的母亲是全职妈妈,她们将自己的人生强加在了孩子身上,最终的结果不仅毁了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自己也会陷入精神的折磨之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并不是说只有职场母亲是好的、全职妈妈都是不好的,更关键的当然是教养理念和教养方式的区别。但不容忽视的是,职场妈妈由于社交圈子的扩大和时间精力的分配,他们在子女养育方面可能会采取更加宽容和权威的教养方式,此外,她们努力工作本身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角色模范。

角色模范(Role model)可以理解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习的榜样,在心理学里,当谈到父亲在子女教养中的角色时,经常会提及到父亲对于子女的角色模范作用。

但对于现代女性而言,她们所仰慕的对象其实兼具了男性和女性的特点,既要有传统认为的女性所擅长的人际交往能力、共情能力,也要有传统认为男性所擅长的进取心、抱负心和明确的人生目标,而职场母亲恰好符合这一特点,因此,她们更容易成为女儿心中的“role model”。

二、职场母亲如何消除无法时刻陪伴孩子所产生的“内疚感”?

虽然在女儿心目中,职场母亲是女神一样的存在,但对于部分职场母亲而言,她们的内心却一直充满“内疚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

对此,作者根据访谈结果将母亲分为了两类:

一类是务实型母亲,在她们看来,自己必须工作来赚钱养家,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进行取舍和平衡,只要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爱,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就足够,所以她们很少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纠结,因而也不会产生太重的“内疚感”。

另一类是理想型母亲,对她们来说,工作和家庭同样重要,并且具有完美倾向的她们总是试图同时成为最好的妈妈和最棒的员工,而这显然是很难实现的,为此她们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并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尤其感到愧对孩子。

但实际上,如上一部分所述,对于女儿来说,“我的妈妈要工作”这件事并没有对她们造成很大的困扰,她们的需求也很简单:

知道妈妈的日常安排,她什么时候回家,在哪里工作,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联系到她;

在重大活动的时候妈妈能够出席;

放学的时候,回家有人会照顾自己;

妈妈在家的时候,不会心不在焉地惦记着工作,总是全身心地陪伴自己;

妈妈经常鼓励自己要独立、自信。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孩子需要的只是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而已。

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并不是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职场妈妈根本无需内疚,甚至是不应该内疚,因为你的内疚会变成一种压力,反而影响了母女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做好的无非是尽己所能、无愧于心。

《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三、母亲的职业会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吗?

作者提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职业女性是否会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

从常理推测,我们认为应该会有影响;实际上从访谈结果来看,也的确如此,而且这种影响从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显现。

在访谈中,很多女儿提到自己的母亲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们觉得自己的母亲开展了很多有趣的项目、认识很多很多人,甚至自己因此在小时候就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得以开阔视野。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对于女儿的职业选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女儿在以下四个阶段的时候:

女儿刚开始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即位于职业生涯的“挑战”阶段;

女儿自己也生儿育女成为母亲之后,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协调关系的时候,即位于职业生涯的“平衡”阶段;

女儿在难以处理职场中的棘手问题和压力的时候;

女儿在考虑晋升、跳槽或转变职场领域的时候,即位于职业生涯的“真实”阶段。

上述四种情形中,挑战、平衡与真实这三种情况都处于Mainiero与Sullivan提出的个人主义职业理论中的女性三阶段,恰好是女性面临不同职场挑战的关键时刻。

由于职场母亲们更了解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更加有经验可以为女儿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可操作性的经验,因而,职场母亲相比于父亲或朋友,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也更关键。

四、职场母亲“隐秘的抱负”与“冒名顶替者综合症”

日本著名女星绫濑遥主演过的一部日剧《继母与女儿的蓝调》中,就生动展示了母亲如何帮助女儿进行职业选择。在剧中,绫濑遥饰演的职场女强人受身患绝症的宫本良一委托,变身全职妈妈照顾其8岁女儿并将其抚养成人,在女儿即将升入大学开始考虑未来前途的时候,绫濑遥又重返职场,充分发挥自己的商业才华,让一家濒临倒闭的面包店“起死回生”,从而给女儿做了绝佳的表率。

《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这部剧的故事暗合了本书的研究结果,作者在访谈中发现,职场母亲在影响女儿职业选择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间接、委婉的方式,例如给女儿们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可能性,给予她们足够的情感和实际支持,但并不会像父亲一样,要求女儿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对于母亲而言,女儿具有足够的自信心,有选择权并且能够自主作出选择,这些远比强迫她们选一条所谓的人生道路更重要,而这正是很多职场母亲为之奋斗多年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职场母亲的另一个特点:过于谦逊,不愿将自己的职场抱负宣之于口,她们在传递自己的工作价值观的时候,更加强调个人的满足感和社会价值,而较少鼓励女儿去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资,作者称之为“隐秘的抱负”。

在作者的受访对象中有一位在法律行业内工作的母亲,她是所有受访者中职位最高的妈妈之一,但她对女儿说的是:

“你爸爸做的事情很重要,而我只是去上班。”

很多受访者像这位母亲一样,不愿意在女儿面前谈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表现出类似“冒名顶替者综合症”,她们似乎觉得自己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仅仅是因为运气好。

而这,正是职场母亲对女儿职场选择中最需注意的一点。

《再创世纪》

五、结语

“我觉得生了孩子之后,工作对我来说变得更重要了。以前我以一种非常不假思索的方式工作,现在我非常用心地工作,因为我觉得它给了我不一样的东西,有一种独立于孩子和母亲生活的自我感觉。”

工作是塑造自我概念、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

无论对于男性或者女性,这一点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是,社会文化脚本对于男性和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要求是不对等的。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文章引用了英国政府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的数据,发现35-44岁的女性比同龄男性遭遇职场压力的可能性高出67%。

这意味着,职场母亲除了家庭责任之外,还承受着比父亲多得多的压力。

本书的研究结果在向所有职场女性呼吁,我们无需为无法完全平衡工作与家庭而内疚,只要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我们就是“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我们也无需为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到不好意思,那本就是我们能力的展现,也是我们的女儿们所应挺直腰杆追寻的目标所在!

作者简介:晓心读写社,爱读书,爱手帐,爱生活,爱职场。陪你读书聊生活,手帐话职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虎妈无犬女:30位女高管的追踪访谈揭示母亲对女儿职业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