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峪山洞猴头菇与食养(40)——几人能做到餐餐“均衡饮食”?

洞藏雪菇,返璞归真

        凡是谈到如何保证身体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总会首先被提及。不仅专家指出,很多人也认为,若能真正做到“均衡饮食”,人们的正常寿命应该能够达到120岁至150岁。然而,现实生活中,究竟几人能做到餐餐“均衡饮食”?这也是人均寿命仍有大幅增加空间的主要缘由。

        我们的饮食习惯需要改变吗?

        既然现在人均寿命才是理论寿命的二分之一左右,从我们的饮食习惯来看,不得不反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需要改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自然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不尽相同。既有物产品类的差异,也有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南方的大米,北方的小麦;山东的葱蒜,湖南的辣椒;北方的苹果,南方的甘蔗;北方的花生油,南方的菜籽油;沿海的鱼虾,内陆的牛羊……等等,对人们的健康与寿命影响往往是代代相传。比如,内陆人缺碘病较多,沿海人风湿类疾病常见;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细腻,就差不多的经济条件,南方人更注重饮食养生,从而寿命较长些。

        近些年有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与长寿。那里的人们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且不会过度烹调。这种简单、清淡以及富有营养的饮食风格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减缓老年痴呆,有利于健康和长寿。

摘自《世界卫生统计2018》

        从上表可以看出地中海饮食风格有利于人们健康长寿,但是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寿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地中海地区的物产并不是世界各地都有,完全照搬其饮食习惯也是舍本逐末。

        年龄不同饮食也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不仅在量上会有区别,在品种上也有不同。比如,前面提到的地中海饮食,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和妇女生理周期的营养需求是有欠缺的。按照古中医理论,肾为先天之本,年青时期应该多食有益于肾健康的营养饮食。而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老年人应该多食有益于脾胃健康的营养饮食。

        饮食男女,习惯有别。由于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男女饮食习惯差别还是挺大的。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也不尽相同。所以,无论在家庭饮食,还是单位工作餐饮,或是朋友聚餐,针对男女有别,选择更加全面的营养饮食是非常恰当的。像B族维生素,在选择的饮食食谱中,无论男女需要的话可以多吃点;不需要那么多的,即使吃多了也不要紧,身体就自然排掉了。

        怎么吃才算是“均衡饮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每天饮食必需的七大营养素,它们的品质和数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与寿命。在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普遍和严重的今天,如何在质和量上实现“均衡饮食”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农残、重金属、抗生素、激素及各种有害添加剂、防腐剂的滥用,导致各种现代病的愈来愈多地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寿命。另一方面,人们每天饮食来源于被污染了且营养成分极度流失的土壤、水和空气,包括种苗,从已经揭示的数据来看,很多饮食原料所含营养成分约是正常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就是说,你虽然感觉吃饱了,许多营养尤其是微量元素却差了很多。

七大营养素饮食结构与作用

        中华传统饮食要求人们每天饮食需做到“荤素搭配”。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现代营养学对人们所需营养的实证分析和判断,但是中医药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中对各种食材的特性分析和如何平衡搭配,及它们对于人们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有着明确的论述,对于人们的实践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比如,《全国中草药汇编》指出,猴头菇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养胃,安神,抗癌;主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新华本草纲要》指出,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等功能。

        现代快节奏工作生活要求人们饮食简单快捷,因此,这些年洋式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和中式快餐外卖在年轻人甚至少年儿童中大行其道。然而,这些快餐虽然满足了快节奏生活条件下的吃饱需要,却在饮食卫生尤其饮食营养方面越来越多的被诟病。这些快餐大部分被人们列入了垃圾食品行列。遗憾的是,似乎这些快餐愈来愈广泛地被食用。可见,均衡饮食如何科学地应用到快节奏生活之中是当代民生之大事。

        人间至味是清欢

        现代工业发展对人们的饮食影响是福还是祸?现代工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更好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寿命。而前面提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恰恰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副产物,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在反思和检讨,并提出了更加科学的饮食健康理念和方法。尤其是有着五千年绵延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继承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辩证思维的中医药文化、中华饮食文化等,对于人类营养健康饮食有着古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怎样通过健康营养饮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人们的寿命,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曾有媒体报道寿命比较长的地区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经验,发现大多比较“能吃”,既吃得多也吃的杂,使他(她)们更具有生命活力。那么,能吃是“好事”吗?人体是一种活的生命体,饮食的质和量必须满足这个生命体时时刻刻体力和脑力消耗的需要,尤其生命健康延续的需要。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所能“吃”的品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绝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不够健康即亚健康和有各种疾病的个体来说,所能“吃”的饮食更是千差万别。按照现代营养学理论,就是缺乏的营养成分只有得到有效补充,才能改善不健康的状态,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蛋白质,生命的基础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似乎人们吃的太多,营养过剩导致了健康状况下降。“饭吃七分饱”又成了健康长寿之道,甚至古人的“过午不食”也被现代人提及并实践。实际上,所谓的“营养过剩”是相对的,一是吃得多,消耗掉的也多,即使是吃的再肥腻,也不一定会得肥胖症。吃得少,哪怕完全吃素,没有相应的消耗,也会胖起来。二是吃得不均衡,有些营养成分互相之间是有依赖作用的,这种营养无论吃多少,需要另一种特定量的营养来辅助方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进而几种营养成分共同作用于人体,促进新陈代谢和健康。比如,含有B族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再比如,蔬菜水果中的VC有助于蛋白质、铁、叶酸的吸收和作用的发挥。所以,“饭吃七分饱”不一定有利于健康和长寿,古人日落而息的“过午不食”并不适用于今人的全天候生活工作的节奏。

        “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是古人的大智慧,也应该是今人的行动指南。人们追求健康与长寿,在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或改变上也必须予以遵循。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揭示的人体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每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必须与之相适应。根据个人的喜好胡吃海喝,或者人为的因为某种意念而寻求纯粹的素食都是不科学的,有违天道即有违自然规律的。现实中因为胡吃海喝和纯粹素食导致的疾病种类繁多,影响寿命的比比皆是。当然,也有某些个例,却不足为凭。大数据已经告诉人们,五年素食导致贫血,十年素食导致骨质疏松是大概率事件。

洞藏雪菇鲜品

        洞藏雪菇经过多次检测,含有除了脂肪以外六大营养素,且含量非常丰富。人体通常需要20种氨基酸,雪菇中含有18种,各种必需氨基酸都有;通常8种VB,雪菇中含有7种,VB7和VB12的营养素参考值在雪菇粉中竟然达到了三倍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有钙镁磷锌铁钾铜硒8种;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而且,洞藏雪菇没有受到农残重金属及传染性病菌污染,更有利于其营养功效的充分发挥。古人云:“多食猴头返老还童”。从上述检测结果看,古人诚不欺我!猴头菇所含的这些营养成分大多是其它食材不可能同时具备的,而所含量不高的营养成分却是其它食材中来源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助消化的特性,是满足人体对于各种饮食消化吸收的首要条件。再是富含人体几乎全部主要营养成分,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简单快捷的饮食需求。无论按照餐餐“均衡饮食”的正常需要,还是作为营养补充,或者适应无法改变的素食习惯,洞藏雪菇都可以满足人们健康长寿的需要。因此,从饮食上来讲,人间正道是清欢,如是也。


        猴头殊可口,胜熊掌燕窝万万矣,长食轻身延年!
                                  ——乾隆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色峪山洞猴头菇与食养(40)——几人能做到餐餐“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