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自由与纪律
首先我想问大家,什么是自由。自由意味着身心合一的活动,意味着是跟随内心的内驱动力来采取行动。我举一个例子,我近期也在探索自己内心的几个声音,我发现我内在会有一个最深的冲动想要做某事,比如说,我内心有一个声音说,你现在要开始做工作计划了,你要把手机放下来。但是另外一个声音又在表达说,不,我不想做那件事,如果让我去写计划,我会受不了,我还是想要看手机。对于其中原因,我无法追忆童年的记忆。可我看到我的孩子有时面对想玩的,想吃的东西,他犹豫不前,不说出需求。我知道,是因为在一岁前,爷爷奶奶对他的制约很多,让他不要碰这样那样的东西。而这种状态就是不自由。
如果一个孩子不自由的情况下,他就会形成分裂的两股力量在拉扯他,那就会形成不自由的后果,一个不自由的孩子,他会成为拖拉的,反抗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因为他内在始终有两个声音,他不知道他要听从那个声音。当一个人能够听从内在的声音去做某事,他才能就达到自律,就是我做的事是我 自己想要的,而不是他律,而不是他人要求的,
这就要谈到纪律,传统文化是他律,就是我们上面谈到的,外在的另外的一个声音对这个生命的指使。他律所会形成的情况是,在外的力量不在的时候,这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就会失去主导力量,就会形成一个上面所说到的拖拉的,反抗的行为表现。
就像书中,那个女孩在花园里的时候,自己的生音是想玩水龙头的水,另外一个声音是保姆的声音,保姆不想她玩。保姆的声音会使他分裂,这个保姆的声音是他律,是由外向内建构的。自律是由内向外的,自律不断的一个人以合一的方式,产生的自律,会产生强大意志力。因为他所有是由内向外发出的。
我们的教育就像是在盖一栋楼,这栋楼一边往上盖,一边要搭脚手架,如果是自律,当这栋楼完成的时候 ,脚手架是可以撤下,外在会成为很美的建筑,当我们盖到最后,这个教授家不能拿下来的时候,他不能成为一个建筑,他只能是一个非常难看的被约束起来的承载。
这个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大学生在大学中,没有父母和老师约束,那个生命状况。
如何让孩子形成自律。我认为有两点,支持孩子形成自律过程中,第一要有爱,第二要让孩子自我意识参与进来。这个自律我们也把他成为自由中的规则。当孩子完全能够在自由探素情况下,约束自己,来建立规则。而不是一个工具,是具有规则意识,更高人格状态的一个呈现。
这里就要谈到爱的基础上,爱的基础会使规则成为一个人内在顺从他人的力量。
关于规则当中爱的基础是,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阶段孩子是否处于敏感期的需要,如果是敏感期的需要,暂时把规则放到一边。如果此时是情感的需要,也把规则放到一边。然后再谈规则。
比如家长非常苦恼的,孩子晚上不刷牙,我们每次和孩子们斗智斗勇。孩子总有各种理由,我不想刷牙、然后不管做了怎样的约定,和他们讲道理,牙医说了,不刷牙有蛀虫。孩子听起来只是一个说教,还是逃之夭夭。那我们在表达每天晚上刷牙建立规则的时候,能不能理解到他在使用牙刷时,口腔里的不舒服,有没有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牙刷刷到嘴唇,口腔里的不舒服,我们理解孩子这个感受的时候,是否能同时告诉孩子,关于刷牙是妈妈的需要,你愿意配合妈妈一下吗。
同时能够允许孩子回应我们说,我不想刷牙。我们也能接受。我们也可以跟孩子商量,我们能不能每天晚上刷牙,孩子如果迟疑,我们可以和他说,你自己决定是两天刷一次,还是一周刷一次。当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时候,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甚至我们心里能不能接受,不,我一个月オ刷一次,我一年才刷一次,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无底线接受孩子在和我们谈规则当中,他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
我们知道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孩子刚刚进园的时候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归位,特别是起身的时候,要顺说把椅子归位。这件事是几乎每位进到院里的孩子要学习的,我们也称之为纪律,第一个阶段,老师会清晰的说,宝贝,请把椅子归位。大概四五天以后,孩子百分之5,60记得,百分之5,60不记得的时候。老师不用再完整的提醒,而只需要说请观察,
当外力或老师提醒说,请观察一下,还追因为这句话,想起来说,我观察一下,发生了什么,
哦·我椅子没有归位;这个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对这个事情产生了一个信息,我观察到我没有归位。这时候他会很愿意很开心把椅子归位。
第三个阶段,当他偶尔一两次没有归位的时候,老师不用说什么,只用把他的身体笼过来,用手一指,你忘了什么,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随着老师指向,孩子看到了他椅子没有归位。这个看见椅子没有归位,是完全的自我意识去观察这个事情,椅子在哪里,我做了什么,,我记得,还是不记得。哦,我忘了,这个过程是完整的自我意识参与。当孩子在完整的自我意识参与的行为面前,他下一步就能完全从他律中脱手,每一次起身的时候,关于椅子归位的信息会深深印客在他内在。
关于个人自我的建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是要社会化的,但是社会化的前提是他的自我是否被支持,滋养,被鼓励,被肯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社会化,这个人才会成为身心合一的人。成为有力量的人。
对于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书上谈到,第一要给充分自由,第二,让孩子愿意自发遵守。再在加上我今天分享的两点,在爱中和孩子谈自由,谈规则,谈纪律,并且让他的自我意识参与进来,、因为以上所有的原则都建立子啊,儿童天生的希望,以秩序的外在环境,匹配他的内在环境。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 走向理解的爱
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小汽车,不想车子受到孩子的损坏,把车子收起来。多年后,可能觉得孩子不会去拆玩具了,又把车子拿出来。可孩子早已失去了对这个车的兴趣。我们大人剥夺的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错过孩子认识世界,成长自己的机会
说到这个故事,我想到我的爸爸前段时间买了电子琴回家,说是可以做孩子的音乐启蒙。
可是他的一句话揭示了他根本不懂怎样给孩子做音乐启蒙。
他说,我上班这两天,不要让他玩琴,搞坏了可不好。后来过了两天,他又说,墨墨怎么不喜欢弹琴啊。
其实,当孩子对琴有兴趣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他自由去探索,就别埋怨他不去按我们的意愿去做某事。
我了解一个幼儿园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特别特别白,但是手感觉没有力气,他已经3岁多了,走路都有点晃晃的,原来孩子是老人带大的。最后发现保护到一种什么程度,孩子手上绑的守护绳,另一端帮在家长手上。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会用绳子拴动物,看似爱孩子,其实并没有看到孩子。
就像电影疯狂原始人,里面那位爸爸一样,我们祖辈在生存下来的过程中有太多恐惧,太多不信任。同时这个社会有太多危险事情的报道。以至于我们在看护看护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我们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孩子。这是我们爱孩子的主流方式。
就像书中说,如果说家长对孩子的爱不够,很多家长都会提出自我抗议和自我辩护
蒙特梭利说,每个家长都会这么抗议,孩子却在无爱中长大,这种相互对立,一个是意识,一个是无意识的。我们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悲痛,但对无意识的错误并没有觉知。
比如父亲大力孩子一顿,打冤枉了,会很难过的对孩子说,版不对,但是他意识不到按遗失的错误。
蒙特梭利说,警惕自己的把潜意识,把潜意识提升上来,才叫真正的爱。
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几点可以分享给大家。
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孩子维持有意义的接触
1. 拿出一点时间,每天留出15分钟给孩子。在这个时间里,你不是父母,完全抛开工作,孩子就是我们的老板。可以是坐在地板上和刚刚学步的孩子玩玩具,可以是帮助你12岁的孩子做手工作业。孩子是这个时间的主宰,要按照他的指导去做,少提建议和约束。孩子能再你面前尽情表现自我。他才有一种被爱和被接受的感觉
2. 变化一下语言比如孩子放学回来,又生气又伤心的说,今天老师冲我发火了。你不要马上生硬的说,她肯定有她的理由。我们可以说你一定感到很尴尬吧。孩子会因此觉得你是站在他这边的。这样不代表我们纵容他的任何行为,稍后还是要切入正题,其实在你表示了理解之后,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
3. 耐心表露情感
比如刚刚学走路的孩子非要爬到厨房的桌子上,当你阻止他是,他大发脾气,就要打滚。这时我们要告诉他,因为我不让你爬桌子,你就非常生气是不是。让孩子知道每一种情感的来源,并帮助他接受他,孩子在生气 害怕失望悲伤喜悦中最需要父母的帮助,在没有比这个时候更能建立你们的亲密关系了。
爱儿童能是儿童自立,能是儿童自尊,能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们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如何和走向理解的爱 就是得学习,学习自己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看到孩子。
最后一句话,也非常有深意。家长的生命的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