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书评之《月亮与六便士》

  本来是有一个自己的笔记软件,但是想想,那种软件写来毕竟零零散散,不成文章,倒不如写在这里,反而显得正式。
  说来惭愧,这本书在我的书架里已经很久了,对毛姆也是一知半解,也是这学期的外国文学小论文,写了毛姆的《刀锋》,对他的文笔很感兴趣,才想起来这本颇受欢迎的书。
  认真说起来,毛姆跟鲁迅是有一定相像的,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弃医从文的经历,经历过在从事医学时看到的人生百态,他们的文笔都一样的讽刺,从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冷静,读毛姆的文章,像是午后阳光正好,英式红茶摆在桌上,戴着金丝眼镜的青年在红茶升起的烟雾中若隐若现,他淡淡地讲着故事,唇间噙着不知是何意味的一些笑,就好像,他并不像他作品中写的那样,见证过这些故事,甚至身处其中一样。
  扯远了,比起《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朱兰,我还是更喜欢《刀锋》的莱雷,不论如何,莱雷起码是跟伊莎贝尔断干净了,并没有影响她的下半辈子生活。
  嗯……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斯朱兰夫人没有斯朱兰就不能活了,但影响最深的还是他那一双儿女,而问题是,他最后依旧是娶妻生子了,如果说对于这一点还情有可原,因为斯朱兰夫人并不能理解他的理想,并不是他的灵魂伴侣,但中间还夹杂着布兰琪的一条生命。毕竟是条生命,他决绝一点,也许布兰琪就不会死了,嗯,只是也许。
  斯朱兰自我到极点,不顾世俗眼光,一心一意追求理想,也可以理解,前几十年日复一日的压抑,所以刚刚脱离束缚的他,可以说是有些极端了,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好意,不顾他人想法,德克是这段时间唯一欣赏他画作的人,他给他的回报就是拐了他的妻子(虽然可能也不能全怪他),满足了自己之后拒绝了她,致使其自杀,直到最后,在孤岛上才找到了安宁,开始平和,就像他本身,就应该生活在那里一样。
对他是崇敬,但如果生活中恐怕只能敬而远之了,因为如果我对这个人付出了许多,最后没有半点感谢,反而是冷嘲热讽,怕是真会寒心。
追求艺术的人,似乎就是天才与疯子之间一线之隔,他们只是追求自己的理解境界,所以斯朱兰最后可以要求把画着那副画的房子焚毁,他不求名利,他已经得到了满足。
说起来,只有西方会出现这种抛弃一切,去追求自身境界的人,而我国,因为长久的家国一体,圣哲们思考人生也不离不开家庭,国家,社会,很少是只为了反省自身而反省的(印象中是没有),也因此,西方的想象天马行空,更为不受约束,我们读外国文学可以只看作品便能跟着主人公遨游,而中国文学,你不能单纯的去看,要看它的社会背景,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无论是哪国文学,阅读便心生愉悦,这就是审美带来的体验,又是抛却审评,抛却背景,单从文学角度去欣赏,去感受,那种情感就很好。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偏颇之处请见谅。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周书评之《月亮与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