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后留学英、法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和享誉世界的美学大师,主要著作由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西方美学史》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留学期间向夏丏尊先生主编的《一般》杂志投的稿件汇编,信的对象是中学程度的轻年。他以“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识”,赢得了青年读者的感服,给予了很多人以启迪和力量。

这个系列,将跟大家分享十二封信中的主要观点,以及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选什么样的学校

作者列举了一些人沽名钓誉,花钱花时间去镀金的做法,对此不予认同。现在这种风气依然存在,越来越小年龄的出国风是一个例子。

“ 我们求学,最难得的是诚恳的良师与和爱的益友,所以选校应该以有无诚恳的爱的空气为准。如果能得这种学校空气,不论是大学不是大学,我们都可以心满意足。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都无关系。”

女儿是去年上的大学,在择校问题上我们颇费了番心思,最终放弃了本地两所211学校,而是选择了武汉一所普通大学。当然我们的理由不是以诚恳的爱的空气为标准的,我们首选的是一线城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城市汇聚好资源,所以遇到良师益友的可能性会更大。这是我们的推断,没想到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选课要以兴趣为出发点

看得出,作者所说的“选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选专业,可能他们当时是先进校再选专业。

那么选课是以社会需要为准还是自己的兴趣为准呢。

女儿选的是经济学,实际上,我们知道近年来经济并不再属于热门专业了,弄不好就会成为“华尔街的打工仔”,但是,女儿说自己对很多专业不感兴趣,不喜欢学医,不想上工科,不想做老师,她只想去银行上班。基于她的特点,选择了这个文理兼收的专业。

自己从小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如愿实现后,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累并快乐着。这是兴趣带来的动力。所以对作者的观点非常认同。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当中只能算第二桩事,那么人生中第一桩事是什么呢?

人生中第一桩事是“生活”。

什么是“生活”呢?在他看来,生活就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这句话看得我热泪盈眶,在我们的字典里,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就像“当很多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很少有人担心你活得累不累。”谈生活,通常是亲人朋友间私下里的话题。

“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我们的确看到不爱自己不顾家人的事业有成者,就这点来看,他们的所谓成功意义和价值是大打折扣了。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做社会的机械,一味应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简单的道理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没有兴趣的学问和事业,耗费大半辈子在其中,多可悲多可惜。

          不要过早地谈专业

“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生活常不能见到面面俱到。”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不离本行,他那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务,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

此前提过的“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这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必须要有的根基。作者的观点是不要提早谈专业。他觉得“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倘若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偏狭。”

这个观点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双减”等政策的意义。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此有了普职比,将近一半的中学生将分流到职业学校。这算是很早分专业了。那么,如何弥补“根基”的问题,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只重视文化课,不开齐开足课程,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哪来的健康快乐,又哪来的丰富广博。

作者旁征博引,历数知名学者都博学多才的例子,说明“自然和学问都是有机的系统,其中各部分常息息相同,牵此而动彼。倘若你对于其他各部分都茫无所知,而专门研究某一部分,实在是不可能的。”

因此,朱光潜先生告诫年轻人不要沾染拘于一隅,不重根基侈谈高远的做法,要把自己的根基打得宽大稳固。他建议“至少在大学头一两年中,你需得尽力多选功课。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古人说的这几句话也可以成为朱先生的佐证。年轻人要在最好的年华里博采众长,追求内在的丰盈和充实,为未来人生储存智慧和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