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zz笔记】产品设计标准流程【5】

(续上回)

目录

五、原型设计

1.写在前面的话

2.原型是什么

3.画原型的工具

4.产品经理的复合能力

5.关于原型图



【giszz笔记】产品设计标准流程【5】_第1张图片

PS:这个系列,主要讨论的是产品设计的一般标准流程。这个流程也许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常常对此熟视无睹,实际上,更系统的理解每个环节的核心目标,成果,对提高团队的效率,确保产品的成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原型设计

1.写在前面的话

在本流程中,UX设计过程被单独拿出来放一个章节来讨论,但是设计最初的原型图,我的建议是产品经理来主导,UE设计师参与。此外,评审我也当做一个独立的章节来讨论,但是在设计原型时,如果你有一个极大POWER的甲方,最好能经常去沟通和汇报,不要总怕太快被否定,导致你多花工时,永远不要让你的设计作品等到最后评审会上,去大家一起来“掀开盖头”。实际上,在一些最佳实践的案例中,经常和甲方沟通,可能会让你的产品设计中,体现了很多甲方关键人的思路,在评审时,他就会自动的,成为你的辩护者,让你的产品设计更轻轻和顺利的过审。

评审会,当然要求,提前发会议物料到各个干系人的手中,但是你能强力要求他们提前看、并且规定好完成的时间、反馈的详细程度吗?即使要求了,他们就能很好的执行吗?执行了,就能真的理解你的设计吗?

等到会上,大量的信息涌入,……,这种沟通实际上是效率比较低的。大家经常有感受,自己的思路,不被anyone else理解,感觉领导不专业,客户太傻X,实际上,我们和自己的亲爹亲妈,也是很难沟通的吧。所以,并不是这个世界和我们格格不入。

好吧。

原型设计,是最重要的激动人心的环节了,因为大家一直期待的产品,到底长什么样子,即将小荷露出尖尖角。

2.原型是什么

原型(prototype)这个词来自拉丁文的词proto,意谓“最初的”,意义是形式或模型。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软件原型,便于快速沟通、确定明确需求。在软件开发中,一个原型是产品或数据系统的一个基本的实用模型。
软件原型包含但不限于:功能、交互、UI。

3.画原型的工具

工具非常多,在线设计,团队协作,几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但有时一些产品的服务器能力,确实还不过关,当然,客服会赖带宽。

比较经典的,人人都知道的,就是Axure。实际上,全名是Axure RP,文件的扩展名也是rp,啥意思呢,RP则是Rapid Prototyping(快速原型)的缩写。
Axure RP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商业分析师、信息架构师、产品经理、IT咨询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等,另外,架构师、程序员也在使用Axure。

人人都可以用Axure,就像人人都可以用思维脑图一样。

此外在线的工具,基本都是互相参考,并且做集成。参考(重点是拷)、模仿国外优秀产品、集成各种功能、加自己的理解改造、设置付费节点和套餐、发布、买流量,这也是一个标准流程吧。

4.产品经理的复合能力

产品真是无所不能,在大的集团,有PMO等部门和职位,或者另一种PM,项目经理,但是很多公司,产品经理,就是一个项目的全部入口和出口。客户来访,产品经理来聊下,顺便给客户倒杯水;内部协调资源,产品经理做个脑图汇报下;领导要预算,产品经理牵个头,把产品分解下和技术开个会,拍个数出来;前端技术储备不足,想要的页面效果无法按期达成,产品经理过去干一架,打赢了前端加个班,自己买会员发问答去,大输了就简化下设计;外采个系统,产品经理参与下,去谈谈价格,调研下竞品;……

当然,这都是极端的情况,可能碰到,碰到了也是纯属巧合。不管是几百人的团队,还是几十人的团队,产品确实是产品最大的owner,产品的再生父母,就是要对这个孩子负责的。即使没有人让做的,很多产品也会主动去做,因为一个负责人的产品,真的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人人喜爱,客户点赞。

当然,上面说的产品经理都是十项全能,再加上专业的画线框,画原型,做分析,做设计…….。

但是真正检验一个产品经理的业务能力和设计素养的就是他做的prototype。通过这个原型,产品经理要把你独特的理解、能力,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准确的传递出去。

有些复合型的产品经理,确实在交互设计上,有更深入的理解,有设计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把客户的用例画成简单的界面,还缺这缺那。也不是狂热的加上很多自己的理想抱负,让客户害怕,让技术抓狂。

5.关于原型图

低保真的原型图,在前面的PRD的环节,实际都做了。有的公司,PRD中,就已经包含了高保真的原型。这看项目的大小和类型。

低保真:包括页面的框架逻辑,导航逻辑,交互逻辑,标签逻辑,内容组织逻辑等。低保真在实际项目中,并不是可以“粗略”的做,只是不用配置更多的美化,图糙理不粗。

高保真原型在低保真原型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信息内容,视觉元素,交互细节等。

两种原型的用法也略有不同:

一般在产品团队中,大多是出低保证原型。因为,在设计之初,最怕的是偏离设计方向而浪费资源,所以通过低保真原型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通过不断的迭代设计完善产品框架和主体构造。有的产品经理是强迫症,宁肯熬夜,也要出漂亮的原型,这也挺好的,避免产品设计理念由于表达不“具象”被误伤,也行。

一般在与外部进行产品工作成果说明和演示时,用高保真原型更好。因为客户就看颜值。用户更喜欢关注产品的实际模样,因为他们骨子里是代表未来实际使用者的利益,如果他们觉得色彩不好,交互细节有问题,那么他们会坚持要求团队做出响应,直至他们满意为止,我们最好将这个过程安排的越早越好,至少不要因为他们的意见而导致后期的开发工作重复。

我比较喜欢Scrum的敏捷模式,高频的沟通,确保每一天的成果都最大程度的有效,关于scrum,可以参考我的文章Scrum好用吗-CSDN博客

这里的原型图,特指高保真原型图。

原型图包括如下的要素:

  • 页面布局:页面的整体结构,包括导航栏、页眉、页脚和内容区域等。
  • 功能模块: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模块,如登录、注册、搜索、商品展示、购物车、结算等。
  • 页面元素:页面的各个元素,如文本框、按钮、下拉框、复选框、单选框、图像、视频等。
  • 交互效果:用户与页面元素相互作用时的效果,如弹出框、提示框、动画效果等。
  • 页面跳转:各个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如首页跳转到商品列表页,商品列表页跳转到商品详情页等。
  • 用户反馈:用户与页面交互后的反馈,如错误提示、成功提示、警告提示等。
  • 页面细节:页面的其他细节,如页面颜色、字体、大小、边距等。

对于流程相对复杂的业务,原型图的辅助标注或者说明,无法准确的表达业务流程,比如跳转的逻辑。这时要注意对前述PRD进行更新,通过一些图表,来更准确的描述业务。尽管后续有交互设计,但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更新,同时内部拉通,这总是好的。

(未完待遇,下次我们讲如何组织高效的评审)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产品经理,笔记,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