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足球,得靠整合螺旋

笔者从初中开始踢足球,一直到大约10年前因为意外受伤而放弃了这个曾经最重要的爱好。

跟很多人一样,笔者过去也曾经痴迷过男足国家队(以下简称国足)。直到许多年前的某一天,决定再也不看国足比赛——因为经历了从连续失望到最终的绝望。

有很多球迷百思不得其解:咱泱泱大国人口近14亿,怎么还踢不过像叙利亚这样的球队?!

近些年来,笔者通过学习螺旋动力整合理论,感觉心里的答案日渐清晰。在此跟大家分享所得,或许也能帮你解惑。

先作一点基础知识铺垫(熟悉相关理论的朋友本小节可掠读)

一、整合四象限(由整合理论创始人Ken Wilber独创)

二、螺旋动力学(Spiral Dynamics)8层价值模因

言归正传

众所周知,近几十年来国足在国际赛事中的比赛表现一直令球迷极度伤心和恼火——不仅该输的比赛输的非常痛快,该赢的比赛很多时候也赢不了。就算中国足协花大价钱请来国际著名冠军球队教练努力调教也不顶用。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整合理论和螺旋动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抽丝剥茧,找出中国足球积弱不振的根源所在。

国足表现综合分析之整合四象限

在此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上图的各个象限,然后再逐一详细分析。

左上象限

代表个人内在元素,在本文的场景下具体包括球员的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素质,认知水平(教育程度),价值信念(道德情操)等。

右上象限

代表个人外在元素,具体包括球员在球场上(比赛)和球场下(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比如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敬业度和言谈举止等。

左下象限

代表集体内在元素,具体包括当地文化,习俗惯例,集体情感和心态,价值观和信仰等。

右下象限

代表集体外在元素,具体包括足协的建制,足球基础设施,教育体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总原则

所谓相由心生,人们的内在状态会影响其外在表现。同时,外在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内在心智。

具体解析

(一)左上象限:球员的个人内在元素

心理发展阶段比较

全世界的球员,在总体上来说都相当有激情和意志力,尤其是一些打牌球星更是显得个性狂野,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都属于螺旋动力第三层红色权力之神的表达)。在这一方面,国足球员跟欧洲劲旅球员之间的差别不是特别大。

而其中的差别在于,

一)欧洲球员在个人纪律性和价值观信仰方面跟国足球员相比优势明显(第四层蓝色真理力量的表达)。

二)虽然所有球员理论上都会追求物质回报(第五层橙色成就驱动的表达),但是如果是出于匮乏感(假设当初因为用大量money铺路才得以穿上国字号球衣,那么现在踢球的主要目的之一很有可能是为了拼命赚钱:一方面为了填补家庭物质化的亏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报复性地填补心理的缺失而恣意挥霍)。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么在赛场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第四层真理力量的表达)难免会大大缩水,也直接影响该球员的斗志(第三层权力之神的表达)。

同时,由于自律性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普遍劣势,国足球员在理性思考,逻辑分析和战略决策方面(第五层成就驱动的表达)跟欧洲球员相比也处于较为明显的下风。

踢过足球的人一般都知道,踢好一场足球比赛不仅仅靠身体,更要靠脑子(逻辑分析能力)。因为足球比赛属于团队运动,个人能力只是一个基础要素,更为关键的在于队员之间的技战术配合,以及既定战术的场上执行能力。同时,球员对于变幻莫测的比赛进程的解读能力,包括通过正确分析对方的战术打法和优劣势点位,合理调整自身以及团队的战术和阵型,以便找到本方防守时的缺口以及进攻时的突破口,最终达成比赛的获胜。

心理素质&认知水平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处在以第三层权力之神为中心的位置时,心理辅导或者个人教练基本无效。很简单,因为其心智水平根本达不到接受相关辅导的要求。当然,主要处在这一层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这一类球员来说,其职业生涯即使可能出现一段巅峰时期(因为身体素质和天赋特别出众),但是难以持久(许多奥运冠军在退役之后的境遇,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当一个球员的心理发展阶段达到第五层成就驱动甚至更高时(第六层绿色人际联结),心理辅导和个人教练等等心理支持手段,将会对进一步提升该球员的个人技能和比赛表现的稳定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一旦“开窍”,就更有可能实现全方位的升级。

价值观&信仰

以我为尊(第三层权力之神) vs 家国情怀(第四层真理力量)

追逐名利(第五层成就驱动) vs 道义情操(第四层真理力量)

前者与后者孰胜孰败,谁能长久,想必大家一目了然。

总之,口号喊得再响,实则内在空空,到头来一切都是白搭。


(二)右上象限:球员的个人外在元素

场下日常生活

国足球员的课外生活细节,网上资源足够丰富,本人在这里就不浪费笔墨了。

总之,有不少都是在第三层权力之神的阶段表达着(即大肆满足各种感官需求),源于缺乏自律和坚定的信仰(信“钱”当然不算)。

场上表现

这方面,只要看过国足比赛的人都记忆犹新。无非两点:一、技不如人;二、技战术水平上下波动较大。


(三)左下象限:集体内在元素

民众整体心理发展阶段

咱们目前主要还处在,边界不清的黏糊关系(第二层紫色氏族精神),满足自我欲求为重点(第三层权力之神)的阶段,法制社会(第四层真理力量)的建设起步多年仍在进行中,追求物质和利润(第五层成就驱动)正如火如荼(是否有些过头,大家自有明断),关注生态环保&大众心声(第六层人际联结)正当萌芽。

球迷集体满意指数

不用多说,这个分数一定高不到哪去,如果不是零分甚至负分的话。

这一项由右下象限中的国足表现直接决定。

家长集体焦虑指数

虽然没有特意去找国际社会的相关数据,不过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承认:咱们国家学龄期儿童家长的平均焦虑指数一定排在全球前几位(如果不是第一位的话)。

一般来说,家长的焦虑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部的,即从原生家庭的教养环境中吸收习得;二是外部的,过去的数十年,我们从“读书无用论”的一个极端发展到了今天的“唯读书有用论”的另一个极端。

而由于国情的因素,应试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集体焦虑。整个教育过程变成相当的机械化,几乎无法顾及到受教育儿童的独特个性和多元天赋。个性化教育成为一个真实的梦想。大多数家长都在逼着自己的孩子,在那条狭窄的“单行线”上一往无前,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难道人生的答案就这么简单(考试分数越高就越好)?

(在此不妨继续自问:如果人生的答案真那么简单,那为什么我现在还是这么焦虑,不论自己曾经是超级学霸还是学渣?)

(注:教育体制本属于四象限当中右下象限的元素,笔者在这里提前拿出来是为了更好地阐述观点)

也许你要问了,你说的这种集体焦虑跟国足的比赛表现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不妨先用80/20法则把问题简化一点:所有的学龄期儿童可以被划分为,成绩足够好的10%(绝对可以上本科),成绩足够差的10%(绝对考不上各种大专大学彻底没希望的),以及余下80%成绩似乎尚可的(但不确定是否真能考上大学)孩子。

我们姑且认为前面和后面的共20%学生的家长是不焦虑或者可以不焦虑的:因为第一类孩子稳稳当当能考上大学(=好工作=好收入=好老婆=好孙子=成绩好=上大学===如此循环)无需担忧;第二类孩子就算打死也上不了大学,所以也彻底省心了。

剩下来凸显的是第三类孩子,他们不上不下的状态最值得让家长担忧和焦虑!所以,最后被逼疯的孩子和家长多数都在这一类里头。而后者恰恰忘记了,十根手指一定是有长有短:不会应付考试,很多时候说明孩子有其他方面的天赋或特长,比如说文学,艺术或体育运动等。

继续从数量上简化一下,我们不妨假设有以上三种天赋特长的孩子各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各有20%。而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约1.03亿,那么具备体育运动天赋的孩子约为2000万(1.03亿x20%=2000万)。估算其中10%的人有足球天赋,那么数量为200万(且理论上每年以200万/5个年级=40万递增)。

再看一下世界足球强国德国,他们在2017年官方报道的注册足球运动员数量超过700万。单从足球人口数量潜力这一点来看,我们绝对有希望赶上德国。(至于为什么两国男足的比赛成绩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很快就会见分晓)

且回到我们的足球天赋儿童。前面提到过:想要踢好足球不仅仅要身体好,头脑也不能太差。依照我们的国情,成绩足够好的和足够差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去认真踢球或者说把足球当成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前者的任务是考大学,而后者估计也踢不好。所以,问题开始聚焦:

怎样把20%拥有足球天赋同时具备足够智力水平的孩子挖掘出来并培养好,(以便通过提供可行的职业发展安抚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焦虑),成为2050年国足世界观夺冠目标的关键所在!

而决定这一点的关键要素落在了,


(四)右下象限:集体外在元素(体制和机制)

足协的心理发展阶段

中国足协在2015年“足协改革方案”出台前后,基本上处在裙带关系(第二层氏族精神),争权划地(第三层权力之神),以及不合情理的过度行政干预(第四层真理力量)的阶段。

而了解足球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欧洲最早的足球俱乐部在刚起步时,都是仰赖球迷支持即具备足够的群众基础(卖球票=收入来源),完全依循市场规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同时国外足协的运营和决策也较少受到政府部门的干涉。所以说,欧美足球产业普遍市场化的程度都相当高。这种体制也带来了各种俱乐部层面球员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和自由竞争机制,从而在根本了确保了球员个人水平以及各级俱乐部包括国家队整体水平的稳定(和稳步提升)。

教育环境

笔者在上一节中已经甚为详细地描述了国内教育的现状。如果与欧洲足球强国作比较的话可以看出,除了应试教育(第四层真理力量)难以深度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天赋之外,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功利性(第三层权力之神+第五层成就驱动)也相当突出:尤其是体制外的大量课外补习机构,只想着怎么利用家长们的焦虑往自己腰包里弄钱,而不顾及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身心智能和道德情操的均衡发展。这需要教育者(教练)具备情绪和心理方面的辅导能力。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他们有倾听能力,同理心,懂得真正地尊重自己和他人(孩子)(第六层绿色人际联结)。在这方面,欧洲劲旅显然走在了我们前面——差距也许不止20年。

足球发展的综合环境

除了上述谈及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者(教练自身)发展水平差异之外,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毕竟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都需要呼吸大量的空气。

另外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近10年来以兴起了以房地产企业为金主的砸巨资催生和发展足球俱乐部的现象。而这种情况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利弊众说纷纭。

有不少企业打着“为了中国足球,企业要尽一份社会责任”的名号,实际上多是为了“取悦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追求广告效应”,并最终实现“从足球上投下钱,再从房地产上赚回来。”(第五层成就驱动+第三层权力之神)

但是从总体效果来看,这种通过投入巨资搞足球的方式,似乎对国足的比赛成绩没有带来什么正向的影响。总之,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是无法提升国足战绩的。


未来展望

2019年8月,前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当选为中国足协主席,随后中国足协颁布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一、联盟运作原则(强化第四层:优化体制)

二、法规规矩原则(强化第四层:按制度办事而不是拍脑袋)

三、市场化原则(强化第五层:实现内生长和自由竞争)

这些都是20%中国足球天赋儿童的未来希望!

再深入了解一下新任足协主席关于中国足球的观点和态度:

字里行间,笔者看到了一位思路清晰&有战略洞察(第五层),注重球员道德情操培养(强化第四层),系统思维&整合能力(螺旋动力第二波第七层灵活流动)的领导者。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中国足球2050年世界杯夺冠并非痴人说梦。

当然,如果中国足协能认真学习和参考下面这本书,希望就更大了。

《赤脚教练》一书的作者Paddy Upton因为在职业俱乐部的杰出教练成绩而声名显赫:

在2012~2018年期间曾担任12支职业板球队总教头

在2011~2014年期间,率领南非国家板球队同时获得3项世界杯赛制冠军头衔

带领一支澳洲职业板球队只用了两个赛季从联赛垫底到夺得冠军

不仅如此,他还在201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精英体育运动中的整合式教练方法》。文中总结提炼了整合理论四象限以及螺旋动力学的价值模因(世界观)发展层级,以及在自己多年职业教练工作中的成功应用。

最后,寄望有那么一天

螺旋动力整合理论

能够有机会借着新任足协主席

大刀阔斧改革的春风,

一同助力中国男足

2050年问鼎世界杯!

原创 :青云Frank (2020.4.12)(WeChat: QuantumSelf)

你可能感兴趣的:(拯救中国足球,得靠整合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