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摘录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有一 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因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的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  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时刻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同时我们也害怕孤独,所以不断的被迫去宣誓:我不孤独。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大家都遵守着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

儒家思想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化。因为儒家思想以农业为基础,一定和群体有关。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规则,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条件,特别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是在破坏群体,就会受到群体的谴责。

儒家文化固然有乐观,积极,奋进的一面,但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儒家文化有其伟大之处,孔子哲学也非常了不起。但当一个思想独大之后,缺乏牵制和平衡,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我们最底层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语言模式,在本质上都还是受儒家的影响,而这所说的"儒家”早已跳脱哲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查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

孤独感会帮助我们重新回过头来解释道德意识。那时道德情操才会萌芽。就像阮籍不在母亲丧礼上哭,让所有的人说他不孝,而看到他吐血的只有一个朋友,便把这件事写在《世说新语》。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家庭、伦理的束缚之巨大,远超于我们的想象。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其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取怀疑的态度。

生命真的有意义吗?儒家文化一定强调生命是有意义的,但对存在主义而言,存在是一种状态,本质是存在以后慢慢找到的,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本质。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孤独并非寂寞,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跟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时,语言会呈现另一种状态。

我们可以用类似西方符号学的方法,把语言重新界定为"既精确又误导的工具"。语言本来就是两面的刀,存在一种诡,一方面在传达,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语言的昧性就在于此,它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既精确又误导。

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我突然意识到, 革命是一种激情,比亲情、爱情、比人世间任何情感都慷慨激昂。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

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所要颠覆的不是外在的体制或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革命者自己营造出来的乌托邦国度,多半是现世无法完成的梦想,总是会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此他是孤独的。

不幸福才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



暴力美学使得美学这个字,不只表达表象的美,还包含着人性不同向度的试验。如果暴力是人性的一部分,那在美学,如何被传递?如何被思考?如何被观察?如何被表现?这些都变成重要的议题。

我们现在称的暴力,但在部落时代却隐含人类生存最早的价值和高贵的情操,部落的领袖都是因暴力而成领袖。

为何青少年特别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我相信跟潜意识中的某个东西是相通的,青少年的身体刚刚发育,内在原始的暴力欲望会爆发出一股征服的力量,那是原始的人类在自然和旷野中以体能保护族群的遗传基因。在现代人身上没有完全消失,只是今天我们用道德将暴力划分为不好的、不对的,于是一种在原始社会伟大的情操,变成一种被禁止的行为。

暴力其实无所不在。性会变成偷窥,暴力也会变成偷窥,电影是我们偷窥暴力的管道。但是,偷窥只会让我们触碰到一点点内在不为人知的边缘,还没有到核心,20世纪及之后,人们可以坦然的去面对暴力美学这个议题。才接近触到了核心。当暴力被提升美学的层次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不论是性或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

在文明的社会,暴力看起来不像暴力,却又确确实实的使人受害。暴力在迈入文明社会后转化形态,找到合理的位置。

当暴力被道德合法化后,激发出每个人内心里的暴力意识,反而是最让人恐惧的。

暴力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动作,暴力本质呈现的是人性复杂的思考。

经由教育、文化、媒体,不断去压抑另外一个人或一个族群,就是暴力。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根本的问题。

但人与人之间的落差太大时,暴力就会出现。暴力会争取合法性,变成更大的暴力,甚至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

所有合法的暴力都假借着惩罚出现。当你想要惩罚别人时,你一定要想到,你是不是在满足自己的暴力欲望。



所以,我认为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的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做一个孤独者。他能不能坚持着自己的思维性,是很大的考验。



当我们在伦理的网络之中,很难自觉到孤独,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自我了,这个自我的失去,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爱”,因没有把自己充分完成,这份爱变成丧失自我的主要原因。

因所有伦理的线都是自己假设的,其实他无法绑任何东西,也连不起任何东西,如果没有在完成自我的状态下,所有的线都是虚拟假设的。

是因为道德的艰难,才有道德的坚持和意义。如果道德是很容易的事情,道德没有意义。


道德对人类的行为预设了一个范围,范围内的属于伦理,范围外的就是乱伦。

从各个角度来看,伦理就是分类和既定价值调整的问题,所以有没有可能我们把“乱伦”这两个字用“重新分类”来代替,不要再用“乱伦”,因这两个字有很强烈的道德批判意识,而说“人类道德伦理的重新分类、重新调整”,就会变成一个思维的语言。

伦理与社会条件、经济条件都有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六讲》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