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体感 20190529 晨间日记

图片发自App

昨天听了关于美工培养的分享,很多想法跟我非常契合。要快那就外包,但是会牺牲一些效率增加沟通成本。要自己培养的话,就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一些试错的成本。在培养的时候从模仿开始,去学习别的店铺的好的作品,是比较快的一个方式,还有套套模板什么的工作,这些都是套路,这样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美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工,这样显然是不够的。

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中观套路,更多的是学习套路,成熟的公司是很好的学习套路的地方,有完善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套路非常有价值,就好像武功招式一样,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能让自己少走弯路,帮助我们排查问题。不过光学习套路很难成为高手,在大公司很容易角色化,成为流程中的一份子或者说把自己的那个套路打到熟极而流,进入舒适区就会减少思考和精进的动力。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依靠着一门手艺自立门户,成名成家。就好比你可以学着菜谱来做做家常菜,但是真正要靠厨艺来开个饭店,那光靠菜谱肯定不行。当你面对的是整个市场竞争的时候,那就必须要有绝活。这个时候细节就非常关键,找到某个方面持续迭代,持续优化出一个优势就很有必要。说的专业一些就是“微观体感”,就好比说美工在布局整个版面的时候,配色如何才能和谐,这其实就没有那么明确,这需要对产品和拍摄的风格,季节等等综合考虑,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字体颜色的不同,就会产生很大的感官差别。

对于微观体感这个话题,感受最深的就是看过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寿司超过55年,日本首相、美国总统等等都是他的座上客。记录片里面提到他带的徒弟,从学徒到能够煎蛋,要经历至少十年的基础训练。有一个学徒终于有资格煎蛋了,却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满足师傅的标准。他又花了四个月,经历了200多个失败作品之后,才终于做出了第一个合格的煎蛋。二郎说:这才是该有的样子。这名新晋职人喜极而泣。一个煎蛋,前200个失败了,跟这个合格的能有什么差别呢?这里的微妙的临界点差异在哪里呢?小野二郎就能真切的判断。

【下一步行动】

魔鬼在细节里,这应该算是对微观体感的一种浓缩。耳机发烧友能听出来煲过和没煲过耳机的差别,我发现不了。这不用担心,因为这不是我的专长,要在自己的领域有这样超越常人的微观体感,这才是高手的基本素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观体感 20190529 晨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