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22:如何老及“人之老”

《孟子·尽心上》22:如何老及“人之老”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说:伯夷和太公为了逃避纣王的恶政,分别隐居于北海边和东海边。听说文王兴起后,不约而同地认为可以回去了,听闻西伯侯善于赡养、奉事老者。一朝有了善于赡养、奉事老者的人,天下仁人便归心于他,把他所在之处作为归宿。五亩大小的宅院,在墙边栽下桑树,妇女养蚕缫丝,则能让老年人有足够的丝帛衣服穿。五只母鸡,两只母猪,把握好时机,便能让老年人有足够的肉。百亩的田地,男子去耕种,足以使八口之家不至挨饿。所谓西伯善于赡养、奉事老者,是因为他制定了土地制度,教育人民栽种树木和畜养禽畜,引导他们的妻子儿女去奉养自家老人。人五十岁,没有丝帛衣服穿便会觉得不暖和;七十岁,没有肉吃便感到没能吃饱。穿不暖,吃不饱,算是“冻馁”。文王治下没有处在“冻馁”境况里的老人,就是这个原因。

孟子摆了个摊儿,向天下诸侯王贩卖“仁义”。老头儿学贯古今、雄才大略,问题是在纷乱成一团的战国,大家更关注力量上的悬殊,谁的拳头大,谁便更有发言权。孟子的“仁义”虽好,却不能迅速带来邦国实力的提升,所以,老人家的摊位,围观的人不少,真正买账的不多。所以,他得不断为自己贩卖的货品,做更加深入人心的广告。

一、“善养老者”可致天下归心

很显然,孟子摊位上的货品,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消费的。老人家所贩卖的“以德行仁”之道,是要贩卖给有一定实力的诸侯王的。所以,孟子的广告首先得能够吸引诸侯王的眼球。

作为诸侯王,无不希望“天下归心”,恨不得天下的人才都能涌进自己的邦国。实际上,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国,就是因为能够长期做到“天下归心”,吸纳了六国的贤能之士,才慢慢具备了吞并六国的实力。

孟子的天下归心策略不是他自己独创的,而是当年文王实践过的——“西伯善养老者”之名。文王以此名声享誉海内,以至于连伯夷、太公那样的大佬都闻声而动,把文王所在之处作为自己人生的归宿。

需要注意的是,“善养老者”的本质正是孟子所讲的“爱其亲”——“亲亲,仁也”,只不过做了进一步的推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已,换言之,“天下归心”这个卖点底下仍是老人家一生都在贩卖的仁义。

二、“善养老者”不过尽物人之性

吸引眼球归吸引眼球,要想生意做得好,最终还得靠产品质量过硬。货好了,自然不愁买家。孟子用“天下归心”吸引各个诸侯王的关注,然后为大家解说文王是如何成为“善言老者”的。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完全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全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事,全都是任何一个诸侯王都能做到的事。管理好邦国田地,建设、落实好耕作制度,教百姓栽种经济树木、蓄养禽畜,教化、引导百姓的妻子儿女赡养、奉事他们的老人。说到底全是尽物性、尽人性,都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

形成战国乱局的根本原因恰是诸侯王之间,互相打对方的主意,要么像梁惠王一样“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后整日谋算着雪耻,要么像齐王那样惦念着燕国的土地、重器最终招致侮辱,就连邹穆公那样的小邦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邹鲁之争”上,以至于凶年饥岁时,治下百姓老弱惨死、青壮流离都无所觉察。

惦念着别人的大事,荒废了自家的小事,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这就是战国时诸侯王的共性状态。在孟子看来,就是丢掉了各自的本然之性,不能尽邦国内的物性、人性,才有了这样的结果。所以,尽物人之性,足可成为文王那样的“善养老者”。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说到底就是因为文王守住了自己的本然之性,肯于在尽辖下“物人之性〞上下功夫、动脑子。

要想做到天下归心,向文王看齐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尽心上》22:如何老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