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素材这件事儿

兵语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写作来说也一样。收集素材就像是战前粮草,粮草充足,则征战无忧,而一旦粮草不足……你让三军饿着肚子还怎么有心情打仗。

所以,写作前搜集素材这件事儿,真的是和吃饱饭再上战场一样重要。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搜集素材呢?我以自己为例,来分享几个常用的方法。

先说说搜集素材的渠道有哪些?

1、从身边的生活见闻入手

描写自己的故事经历,或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之所以先推荐这个,是因为我们最熟悉,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我们是自身故事的亲身经历者,写出的文章也一定最真实。赢得了读者信任,读者也自然就更容易接受我们文章所表达的观点。

之后可以从自己延伸到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因为我们的生活与他们相关联,我们是他们人生经历的见证者,描写身边人的真实例子,可以使文章故事更生动,增加可读性。

此外,还可以描写生活中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些陌生人的例子,我们是他们生活的旁观者,对于他们,我们听到的或者见到的一件小事,产生的思考与感悟,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一手素材。

2、阅读书籍和文章

如果你说身边的见闻偶尔写一两篇故事还行,但是每天生活平平淡淡,想要长久取材,却是写不出来的。没关系,我推荐你通过阅读来搜集新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纸质书籍,电子书籍,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搜集灵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选题,名人金句,或者喜欢的文章架构记录下来,以备写作的不时之需。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联想延伸的阅读方法,对于某一个主题,先阅读同一关键词的书,再阅读类似的书,逐渐延伸,扩大素材的搜索范围。

就像我喜欢读民国人物的故事,我在读了徐志摩的传记之后,想去读林徽因、陆小曼的传记,之后又想去看张幼仪的故事,再之后又想去了解梁思成、金岳霖、凌淑华、唐瑛……

这样延展下来,关于民国人物这个主题的素材我就会了解的更加充分,全面。

3、巧用网络

除了上文提到的微信公众号,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搜索传播功能。通过关注微博、百度、今日头条等平台的热点新闻,捕捉具有话题性的素材。也能通过观看经典的电影电视剧、热播的综艺娱乐等电视节目,搜集写作灵感,积累素材。

接下来我们讲讲如何保存素材?

1、记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平时遇到的素材,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

身边的见闻感想可以记录在手机便签上,这个很方面,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做到。阅读纸质书籍时可以将金句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是一个好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搜集素材还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阅读电子书籍时可以利用读书软件本身自带的笔记功能。

我个人最常用的就是网易蜗牛读书APP,这个软件上就有自己的书签和笔记功能,遇到喜欢的章节句子可以直接选中,然后选择划线功能,选中的句子会被明显标记,这本书读完之后,也可以在自己的账号里找到所有做过的笔记,很实用方便。

2、保存图片

这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方式,遇到一些文章和金句是图片形式的,用文字摘抄下来又太费时费力,我常常会选择截图来保存。在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的,将不同主题的素材分别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便于取用,也是很高效的一种搜集方法。

最后来说说如何调用素材?

我们不应该只是素材的搬运工,对于已经搜集在自己素材库中的材料,我们应该充分应用到写作当中。

但是也不能一味的照搬,素材只是个佐证观点的事例而已,我们应该根据主题的不同,变换素材的呈现方式,是情感文就不要太公式化,是观点文就不要太感性。

文章最后要通过素材事例,引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给读者提供阅读价值。

看别人写文章总能轻松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往往令我叹服。而自己的文章则由于缺少经典素材的支撑显得空泛无物,每每这时我都想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强大的素材库。

我知道建立一个强大的素材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但是一旦我们开始做了,不管时间多久,都已经走在了丰富自己素材储备的路上。这简单的一步,无疑让我们在开始写作之前,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搜集素材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