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写疗愈心灵(10):了解父亲,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经过了几天的回溯人生,发现已经越来越能谅解父母的不完美。人的互动时相互的,我们感觉到的不适、不舒服,甚至伤痛的经验,一部分可能来自原生家庭的问题,一部分我们自己也有要承担的责任。比如在回溯童年的课程中,老师就提到,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天使宝宝,那么ta有可能缓解、治愈母亲的育儿焦虑。而有的孩子天生比较“难搞”,也有可能让原本个性温和的妈妈也发飙抓狂。

发现问题,不是为了责怪谁,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当我们越来越了解父母,越来越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就越能理解和包容他们的不完美。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天赋秉性和成长过程,我们也能越来越对自己当下不完美的现状释然。

我的父亲有他的童年经历,那些童年的贫苦经历,现在讲来已成了故事,成了感恩现在美好生活的对照。我突然觉得之前“嫌弃”父亲的种种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那些父亲用他的方式对我的关爱反而从记忆的长河里不断涌现和翻滚出来,冲刷掉青春期、成年早期和父亲因为理念不合、性格相似而大吵多架的斑斑淤泥。

就像老师说的,父亲的作用有三:赚钱养家的功能、托举的功能和英雄的功能。在这三个层面上,我都很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好父亲。

正如老师分析的,生于50年代末期的父亲,可以说是新中国的成长同步,那一代人经历的种种颠覆性的历史时代是我们无法仅仅从影视作品和书本上能真正了解的。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认为他们有种种限制性信念,并且把这种信念传递给了我们,传递给生长在时代完完全全不同的我们。我们80后,一边经历着和他们有着翻天覆地不同的时代,一边从小被他们灌输、影响着各种限制性的思考模式和观念,我们自然就越来越拧巴、纠结、矛盾、冲突。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代人,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两代人。我们需要的是互相谅解、诚心和解,放过彼此,放过自己。

要改变已经六七十岁的父母们观念,何其难,也现实。想起《我爱我家》中“亲家母来我家“那集里,贾志国对和平说:你妈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你想要改变她,真不知道你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一句话道出了要去改变一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底层信念是及其困难和不现实的。

就像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善良,而不能要求被人善良一样。与其想要改变他人,不如把生命的主动权拿回来——改变自己。

外界给我们的反映,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投射。从活得清楚明白、通透自在开始,不较劲、不拧巴。不喜欢这个人,就从不成为这样的人开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自知,说着讨厌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结果却是“长大后我却成了你”,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那个人的样子。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就是这样吗?

如果原生家庭有问题,那至少,我们就不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再经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痛。这才是最具积极意义,也是我们不断去了解原生家庭,去回溯人生的意义所在。



无戒学堂日更第18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书写疗愈心灵(10):了解父亲,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