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书--转载

老李博客又被封了。。。我转载下对我个人触动最大,值得反复读N多次的文章吧,都是老李谈读书,而且不是心灵鸡汤的感悟人生,而是方法论——我长这么大,看到悟和想这两个字就忍不住要摔桌和抽人,看书你他妈好好看就是了,没事整这些是要干什么?这种感受一直到我遇到了李笑来老师就再也没出现过,谢李老师,他让我明白了读书的真谛

如有不妥请通知我删掉

第一篇:如何选书

1. 作者
对读者来讲,买来的书,最重要的是内容。而决定内容和保障内容质量是作者。所以,买书第一件事儿就是看作者是谁。如果你已经有了某位作者编著的好书,那,你就可能已经认可甚至可能进一步喜爱这位作者;于是,他出了新书,买下来一般不会出太大的差错。读初中的时候,看到古龙的书就买,以那个时候的智力,也没怎么失望过。

有的时候,曾经让我们喜欢的作者偶尔也会让我们失望。就好像前一阵子我买了余华的《兄弟》(下册),多少有些后悔;不过,同时觉得如果不买的话也同样可惜。再比如,李敖的书早期因为在大陆不予发行所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找来看,可是他老人家后来把自己变得非常不像样子了,也没出什么再好的书。

有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再对某个作者感兴趣(并不见得是该作者不好)。比如,我在小时候不知道把《皮皮鲁与鲁西西》看了多少遍,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没时间也没兴趣再读郑渊洁的书–尽管我猜他的书还是很有趣并且事实证明无数人非常喜欢。谭浩强一本BASIC教程发行了4400万册,之后又不知道出了多少书;可是,我只看过他的第一本书,因为后来我可以直接读英文原版了,就发现他老人家写得固然不错,但在计算机领域里,原版的书比他写得好的多得去了。
当然,有些作者的书,可以直接拒绝购买。比如,那个叫王什么喜的作者,一年出30几本大学英语辅导书籍。这种人写的书含金量几乎等于零。不买也罢,买了也是浪费–不信你看看买这种书的人有多少真正把书用完?少数用完的,有几个是正常的?也许,我说得过于夸张,但那确实基本上整个是一件”疯子骗傻子”的事儿。还有很多书,干脆没有怎么作者,羞羞答答弄个假名字,或者”某某工作室”,或者还有一些脸皮所以没敢标明”某某某著”而是换成”某某某编”,这样的书,顶大在书店翻翻就好,绝对不值得拿钱去买。

有的时候,我们看着封面上的作者名字,并不知道他是究竟是谁。这时候,不妨到网上查查此人的背景。如果是在google上根本查不到的主,估计不太值得你花钱买下来。买《Mean Genes》这本书,就是因为那两个作者的背景。一个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经济学博士,另一个是UCLA的教授,生物学博士。这样的两个人搭配起来写一个通俗读本,没理由是本不好的书。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平时多读一些杂志,通过这个办法往往能了解到某个领域里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哪些,而后挑他们中的人写的书,就很难吃亏。另外,报刊杂志的日常阅读,往往会给我们一些意外的线索。我印象里通过这种方法找到的书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Animal Farm)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The Prince)。大约是在高中的时候,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这两本曾经的禁书的书名,我记在一个本子上;好几年之后,才在韩国光州大学图书馆找到原版看个通透。

2. 出版社
出版社是商业机构,至少它应该是商业机构。那些基于某种原因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商业机构的出版社今天大多早就处于举步艰难的境地了,比如,电影出版社。然而,不是说商业了就没有操守了。有些出版社出版的书,就是整体上比另外一些出版社出版的书质量上好出不只一星半点,有的时候干脆是天壤之别。

文史哲方面,”商务印书馆”和”三联出版社”出的书,往往质量非常过硬。计算机领域,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就相对提供更多的质量保证。至于什么”学苑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甚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我眼里因为他们竟然出版王某某那种滥书,被我以偏概全地打入”基本不入流”之类了–明知道不完全有道理,也懒得给他们平反。

当然,看出版社并不是很可靠的一种方式,只是可参考的一个标准而已。好几年前看到大名鼎鼎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把”English in Use”系列楞给翻译成”英语在用”,不禁苦笑。当时真有冲动想给该出版社的社长写信,呼吁把那个连”实用英语”都翻不对的害群之马揪出来开掉,省得毁了他们几十年积累出的名声。

3. 印数、印次和版次
一般来讲,如果拿在手中的这本书,首次印刷不到5000册,基本上可以不买了。不能排除有些质量很好的学术书籍,首次印刷甚至可能只有一两千册,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是大多数。更多的时候,首印数量太少,更能说明的是,连出版商都对该书没有多大信心。

还有更可能的另外一种情况,即,这本所谓的”书”其实只不过是学术界浮躁风气的产物而已,该作者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评级之类的机构内部事务而拼凑出来的这样一本,甚至还可能是自己倒贴钱出版的。

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首次印数很少的书,但是,购买之前在网上查查作者的背景总是有益无害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更喜欢先去当当或者卓越之类的网上书店核查些信息之后再去书店购买。
好书,尤其是经典的书,往往会一版再版。这是读者投票的结果。1985年,龙应台的《野火集》竟然在一个月内再版了24次,可见当时他的这本书带来的反响如何巨大。经典的教科书更是如此, Vincent Ruggiero 的《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在Amazon上销售的是第七版;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宏观经济学》目前已经是第十六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6次,并被译为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已再版35次。

有些书尽管当前还是第一版,但已经一印再印,也说明该书受欢迎的程度。记得好几年前台湾的一个作者叫侯俊杰(侯捷)特别擅长写编程方面的畅销书,他的《深入浅出MFC 》简体中文版于2001年1月正式出版,在随后的12个月里,印刷了7次,印数超过32000册。

不过,印次和印数本身往往并不像版次那样可以确定地表示一本书的经典程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辅导讲义》第一版印刷了七次,只不过说明考研的人数太多了而已。另外,要知道的是国内的出版社往往并不那么老实,他们有可能在印数、印次河版次上作些手脚。他们常常把印数、印次、版次往少了写,甚至干脆不写,其原因在于这样做有可能给作者付版税的时候少付一些甚至少付许多。

所以,我在买书的时候很少考虑那些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

4. 参考书目、参考文献
如果买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消遣,那可要好好看看那本书附录中的”参考书目”。一般来讲,严谨的作者会在附录中罗列长长的”参考书目”或者”参考文献”列表。而在行文过程中,也会不厌其烦地把引用的出处列在正文的页脚。

如果一本教科类、学术类书籍后面竟然没有”参考文献”,而正文的页脚也几乎没有什么注释去罗列引用出处,一般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这个作者太牛了,乃至于他根本不需要引用任何人的东西。但很少有作者可以牛到这个程度。第二,就是这个作者太卑劣了,都不好意思注明哪些是引用的,因为基本上全部都是引用。

我有的时候在书店并不买书,而是专门去读一些非常经典但于我来讲目前又有些难以读懂的书的附录,即下”参考文献”中所提到的作者和书名。而后跑到图书馆,或者互联网上,查阅一下那些资料。这样的做法往往会给我带来很多意外收获,其惊喜程度往往超乎想象。

5. 序、前言、后记
在书店读完整本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当然,有些书店特别好,我最喜欢的是海淀图书城。这家书店允许读者坐在地上读书,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种做法,尽管我自己从来没坐在那里看书,但是看到很多学生坐在那里翻书的时候,就觉得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书店。

不过,在书店肯定可以读完的是一本书的序,前言,以及后记。序往往是他人对此书的评价,当然肯定是正面的评价,因为作者也不会傻到找一个专门喜欢说他坏话的人给自己写序。不过,还是值得认真读一下的。被找来写序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名望的人,这些人的基本特征是比较珍惜自己的名望,换种说法就是”格外爱惜自己的羽毛”。所以,基本上相对比较可信。

而前言往往是作者向读者交代该书的大致内容、锁定的读者群体、以及如何使用该书的一些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往往像一学期里的第一节课一样非常重要。而仔细阅读后记也是很好的一个了解作者的机会。花费时间阅读这些内容肯定是划算的,因为读者这样做可以更多地了解作者,于是就多了一些判断根据。

6. 装帧
最重要,同时也最不重要的就是装帧了。装帧,说它重要,一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另外也因为爱书的人没办法不在意好书的装帧,甚至根本受不了一本好书居然装帧很差。说它不重要,是因为装帧好坏往往与书的内容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装帧好坏也无法决定一本书的内容好坏。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好书的装帧往往并不花哨。大师级的设计往往是由共性的:那些设计通常会简单、朴素,却又可以让你明显体会到高雅的质感。

我个人通常讨厌精装本或者是硬皮版的书,只是因为阅读起来不方便。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看的,至少肯定不是用来摆设的–尽管真的有很多人买书只是为了摆设。所以,我从来都是只卖简装版的书,除非不得已。好书,我会买三本。一本用来涂涂写写剪剪贴贴,一本用来收藏偶尔拿出来摸摸翻翻嗅嗅,而另外一本用来送朋友……

第二篇:如何收集好书
Apr 10th, 2010 @ 11:22 pm › 李笑来

如果说好书多得像大海一般汪洋,那么烂书就好像太空一样苍茫。周永年之所以见书必得,是因为那个年代成书太难,传书太少。而今却不一样,出版越来越容易,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总是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我却深不以为然。要真的是有效信息爆炸就好了——因为它爆炸了,我们就开心死了,爆炸了的有效信息不仅好找,而且好用。可事实上,爆炸的更可能是垃圾信息而已。互联网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只是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而已,在有效信息创造方面的提升尽管很明显但效用从目前来看却依然有限。于是,更得益于传播速度增加的是垃圾信息、无效信息。而相对来看,有效信息却前所未有地更加难以寻找、筛选。

我一直记得母亲的教导:“随便看看就可以的书是没必要看的”,所以,花时间选书不仅一点都不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个人对各种时间管理技巧都抱有一定程度的狐疑,只相信“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1] 才能不虚度光阴[2] 。读书时需要消耗时间的,消耗时间等同于消耗生命,只要意识清醒,有谁愿意无谓地浪费生命呢?

最先可以从作者入手,买牛人写的书,尝试着去理解牛人的看法和想法。想了解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先去看看那个学科里当前最著名的人写过哪些书。最著名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作者,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最靠谱一些。我读宏观经济学的时候,第一本教课书读的是MIT的经济学教授Paul Krugman与Maurice Obstfeld合著的那本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此书1998年第一版,到2008年已经是第八版了;同一年,Paul Krugman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这样的作者所写的书,读起来相对更加放心一些——尽管,时时刻刻保留一点怀疑态度没什么不对,也确实应该。再后来,想去认真读一下心理学的时候,我选的第一本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个之前全无了解的领域,这样的时候,我们可能几乎没办法知道那个领域里究竟有哪些牛人。那还有另外一个方法,从版次入手。一般来说,我只买第二版以后的书。大约在1997年前后,二十五六岁的我,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缺乏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只好跑到图书馆里找答案。从“ thinking”这个词入手开始检索,发现有很多书的名字都以“critical thinking”为关键字——那之前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词组(可见我有多么孤陋寡闻)。于是,在一大堆名字里有“critical thinking”的书籍里,选择了一本五六年前第一版、当时已经再版四次的书,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作者是Vincent Ruggiero,此书于2007年发行第八版。一点都不夸张地将,这本书成了我那次重生的起点。迄今为止,我都会时不时拿出这本书翻一翻。反复读过这本书之后,顺藤摸瓜又找到一批相关的好书,于是就不停地有着暗爽的机会……
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了Joseph M. Williams教授。当时在我需要的时候,找到了他那本在1981年首版、2000年已经第六版的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此书于2006年发行第九版),然后一口气买了他的好几本: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The Craft of Argument(这本书我买的是第一版,2007年此书发行第三版),The Craft of Research。

还有一个淘宝的好地方是好书的“参考文献”部分。老外写书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的来源和根据,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罗列在“参考文献”之中。那么牛的人物写书所参考的书籍一般都是好书,而那些被参考的文献的作者,也往往都是骨灰级的大牛。而好书的内容中提到的、甚至给予极高评价的书籍,当然也同样值得找来一睹为快。近两年我选书又多了两个标准:优选那些有电子版、有声版的书。电子版的书籍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随时搜索,而听有声书实际上是相当节省时间的,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听,一本厚厚的书,其实全文朗读只不过是区区一二十个小时而已,往往一两周之内可以反复听上好几遍,而且往往还仅仅占用走路、打车等无法阅读的时间而已,所以时间上来看,相当划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今天找到一本书,叫《Masterminds of Programming》,相当有趣一口气读完其中的四个章节,心情好极了。

Footnotes:
1. 这就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终极诀窍。 [↩]
2. 然而,如果有些人就是有资本有意愿地喜欢虚度光阴,也不是应该禁止的事情吧? [↩]

第三篇:听Audiobook有多过瘾

知识就是力量,好像是一句描述新时代的口号,其实只不过是只有到了现代群众才有了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的机会所以才有机会体验而后发出的慨叹而已。知识从一开始就是力量。过去只有有钱人才读得起书,其实即便到了今天,某种意义上还是如此。因为读书向来是奢侈的。读书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时间。

历史上被称为像百科全书一样博学的并不多——因为博览群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成本高昂。十七世纪的法国学者Pierre Diel Huet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仰之弥高的学者——就是那位于1690年出版Philosophical Treatise on the Weaknesses of the Human Mind、一直活到九十多岁的那位。他是那种几乎把所有时间全都花费在读书上的人。他有个专职的仆人永远跟随在他的身后,只要他空闲的时候就读书给他听——哪怕他在就餐或者如厕。在他那个时代,没有人敢说读书比他更多(我很怀疑他博览群书的程度,无论是从质上来看还是从量上来看,即便拿到今天也鲜有人可以匹敌吧?)。
 
时代的进步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过去只有很有钱的人才能看大戏,而对现在的人来说电影票最贵与最便宜之间的差异无论如何都谈不上过分“悬殊”。读书也是如此,Pierre Diel Huet所在的时代里,除了不具备他那样旺盛的精力、聪明的头脑之外,其他人读书不如他多还有个重要的原因——经济基础不够。然而在今天,audiobook随处都可以下载,mp3播放器便宜得一塌糊涂,于是,每个人都相当于有至少一位贴身仆人随时给自己读书听——实在是太过瘾了。
ps: The Black Swan正在听第三遍……

PPS,LZ注:李老师和Matrim老师比起来叫做品位粗糙,不讲究——听有声书的基本常识其实还是,多听文学艺术类作品,只有这类作品,才会有大师级的朗读者来操刀上阵,non fiction多重在知识和观点的传播,除了极个别书籍,很少有non fiction的audiobook读的好的,听社科类的有声书,真的是在练习英语听力吸收知识了,体会不到朗读的美感的,嗯,起码大部分时候是

第四篇:适合自己的书只能靠自己找

如若有人问我“李老师,能不能帮我翻译什么什么?”我会痛痛快快地说“不能”,并且加上一个斩钉截铁的感叹号。可是,面对学生、读者,甚至朋友的问题──“能不能推荐个书单?”──我常常不知所措。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样的书适合提问的人,因为他是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类问题只有他自己才可能知道。在知道这些要素之前,什么样的书“适合他”是无从得知的事情。本质上来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书,只是因为不够自知。而自知这件事,外人怎么可能帮得上忙?

可问题在于,提问的人并不知道这个关键所在,他向我提问的时候,大抵上是首先出于信任,其次出于迷惘。而当我老老实实地回答“这我怎么可能知道?”的时候,对方很可能会以为我是懒得帮忙,甚至因此产生不满。而有时过分敏感的我,甚至可能在对方尚未有所不满之前早已经有了“没帮上忙”的愧疚……这真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书这个东西,是不能靠别人推荐的。尽管我们自己遇到好书时会忍不住向周遭的朋友推荐,可问题在于这样的推荐其实并不见得十分可靠。首先,我们自己判断可能有误。其次,我们在未来的路上可能随时推翻自己所坚信的观念(甚至一切观念)。再次,我们认为好的,并且确实也是好的,却也不见得适合所有的人。

当然最可恨的是还有各种各样的书托。报纸、杂志、电视台……甚至豆瓣这样必然标榜代表“来自群众的声音”的网站上,各种托争奇斗艳。(前两天我就上当了一次,只不过不是书托,而是影托──《剑雨》绝对是个烂电影,烂到对它烂的程度产生好奇心的话,绝对是心智有缺陷的结果……可是,豆瓣上对这部烂电影好评如潮,我只能怀疑都他妈的是托!)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向别人索要书单的人,用“我时间有限,所以只看经典”来欺骗自己,掩盖自己的懒惰(当然也可能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懒惰)──要知道获取任何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搜索、甄别、筛选、精炼、重审、再反复……找好书本来就跟找矿一样,找到了矿,并不等于已经获得财富:要勘测、开采、销售……甚至要想办法武装起来才能保护属于自己的资源。到哪儿找到现成的、炼好的金砖摆成山等你去拿?也许真的有,在国家银行的金库里──除非你有本事去抢(并且活着把那些金砖带走……并且还得有本事卖掉……那东西总不能直接当作馒头吃罢?)……

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书。这就好像不大可能有天然的九九金块一样。重要的信息几乎总是散落在我们遇到之前根本无法想像的角落里。获得它们的诀窍只有一个,自己不停地找。在不断的失望与欣喜中锻炼自己搜索、甄别、筛选、精炼、重审的能力,在磨练这些能力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积累自己的收获,进而再运用这些收获进一步打磨自己搜索、甄别、筛选、精炼、重审的能力……如此循环往复。

并且,如若这个过程不自己亲历,那就一辈子不大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好书、有价值的信息,会用超越你能想象的“智能”巧妙地躲过你,信不信由你。

希望我说明白了。

补充:有兴趣自己找书的朋友,可以继续阅读这篇文章:《如何选书》。

LZ补充:俺非要跟李老师对着干,所以把他的豆列和刘未鹏的豆列都放上来: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6003/
『只读经典』思考的技术与艺术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27649/
『只读经典』判断与决策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97706/
Wonderful Audiobooks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43468/
Wonderful ebooks in English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43819/
另李老师把头像改成了V,这不是活该博客被禁么。。。

第五篇是谈傻逼实体书党的,我来者不拒,能找到电子书就电子,有实体书感兴趣也看看,但我只看感兴趣的书,而不是非得拿到手里才能看,很多傻逼说电子书没感觉,呵呵呵,说这话的时间里我又读完一本书了呵呵呵

电子书读起来真的没感觉么?
by 李笑来 on 2010/03/26 •
in 书——不得不看, 想明白(系列)

总是有人声称:“还是读纸质版的书更有感觉,电子书么,没感觉……”

真的么?好像确实如此。然而,有没有想过这更可能是因为尚未建立起看电子书的感觉,所以才“感觉”看纸质版的书“更有感觉”而已呢?

说说记笔记这事儿。绝大多数人读书是不做笔记的,他们只喜欢走马观花而已,所以,在这点上对他们来说读电子书和读纸质版的书毫无区别。在毫无区别的情况下,对电子书的感觉等于零,对纸质版的书却“情真意切”──因为毕竟读纸质版书已经有过许多年的经验。

记笔记,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摘抄”,另外一种是“批注”。很多人读书不做摘抄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怕麻烦。说实话,也确实很麻烦──读得起兴之时却要停下来摘抄确实扫兴。有时我们会用画线、画框框、用高亮笔,甚至折页或者各式各样的书签来做各种各样的标记,然而,最终会发现,它们自身是没有“检索功用”的,所以,并不灵光。而重要的内容不摘抄到卡片上,那么将来几乎无法检索──后患无穷。有多少次你遇到过这种烦恼:“我在哪儿看到这事儿呢?”翻遍书架竟然没找到的挫折感和懊恼只要有过一次就足以使人要么从此放弃读书,要么从此立志养成读书勤做卡片的习惯。

读书的过程中,看到某段精采的论述,总是不由自主地发会呆,想想身边有哪些例子可以作为这段论述的补充证据,或者这个论述可以用来解释那个长期以来没想明白没看透的现象……反过来,有时候看到一些胡说八道,也会震惊于它的“经典”、它的“流毒之广”……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要在留白上记录下来,将来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会用得到。而如若不是“闲逛”,而是“有目的地找材料”,那还是要做出卡片,将来(抑或眼前的、抑或遥远的)才能更加方便地检索……(当然,在别人看来,你那是“信手拈来”……)

我运气好,小时候有个在图书馆作副馆长的妈妈,所以家里从来不缺卡片……不过,我自己在那个边疆小城市里长大直至十八岁离开的过程中,从未看到身边的同学读书做卡片。读者也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就会知道读书记笔记的人少到什么样的程度,读书做卡片的人又罕见到什么程度。原本小学生就该学会的事情,竟然是只有在研究生院里只有少数人懂得做的事情,是不是异常吊诡?

可是,如果读的是电子版,摘抄是没多大必要的──因为数据就在那里,只要有良好的备份习惯,那些数据就不会丢失。所以,与其摘抄,还不如反复欣赏一下那些词句,加深一下记忆。以后任何时候,只要记得只言片语,就很容易通过全文检索直接找到原文。做卡片的时候,不仅要摘抄原文,还要记录下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名、ISBN、页码等等──可如果书是电子版,这些都可以省去,真是“太省事儿”了。用过一段时间电子书就知道,实际上连做标记都没多大必要,因为只要有全文检索,就可以随时找到原文。所以,读电子书的时候,省下的大量精力都用在“批注”这样更加有趣的事情上,感觉真的特好……

在设置好全文检索的计算机上,笔记记在哪里都没关系。可以直接在原文档上做出批注(无论是pdf文件还是doc文件都支持批注功能),如果你像我一样多少有点“洁癖”,不愿意“污染”原书的话,那就直接打开一个文本文件,把精采的文字拷贝粘贴进去(这相对与过去要摘抄到卡片上不知道省多少功夫──感觉特好……),而后把批注写在下面,然后保存──甚至不需要关心文件名究竟是什么,保存在什么位置,因为有令人感激涕零的“全文检索”(当然,“永远为文件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并“把文件集中保存在特定的位置”是好习惯)……

电子书还有纸质版书难望其项背的优势。想象一下这种情况:你在读一本有趣的书,读着读着看到一个你不理解的概念……用一个早就设置好的通用快捷键就可以呼出浏览器打开wikipedia,查个究竟;如果重要就直接保存起来,以便将来全文检索……或者读着读者想起来前些天读另外一本书时写过的某个批注,于是通过全文检索找到那个笔记,要么修改,要么补充……这种在电脑上可以瞬间做完的事情,读纸质版书就会因磕磕绊绊而懒得做,或干脆不做,“感觉真轻松呢!”其实,不止是读“学术书籍”用电子版更方便更有效,读小说更是如此。比如,丹布朗的小说,一本下来,wikipedia怎么也得查过几十个页面才算够用吧?

另外,大抵上只有认真读书的人才会做这样的事情,然而,这么做的人通常会非常频繁地地这样做:拿着两本书对照其中针对同一话题的文字,而后得出很多有趣的结论。想象一下你在宽屏显示器上左半屏一本书,右半屏另外一本书,对比起来的感觉;再想象一下你左手按着一本书,右手按着另外一本书,没有第三只手翻页的感觉……

所以,读电子书的感觉实际上要比读纸质版书籍的感觉好出不知道多少个等级!也许有些人会反驳:“纸质版的书,可以躺着看,可以在有光但没电源的地方看,电子版的书行么?哼!”如果读书一定要有这样的感觉才行,那几年前还真的没什么办法争辩了,不过,现在Kindle、iPad,早已使这样的抱怨或者质疑变得相当可笑。还有人提到纸质版的书有“书香”……我觉得屋子里上放个特定味道的香水瓶来得更直接一些。

总结:跟着“感觉”走不靠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阅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