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会读纸质书吗?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的忧虑。因为,我们发现,比起纸质书籍,我们花时间所阅读的更多的是电视、电脑和手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网络上的图像、视频而不是文字。

这个世界发展的越快,生活越便利,我们却变得越发的懒散、急躁和肤浅。我们甚至不能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好好谈一场恋爱,好好读一本书。吃饭的时候,我们不会对每一道菜评头论足,细嚼慢咽,而是拿着手机互相拍照,上传朋友圈,然后各顾各地等待别人的点赞。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不会去含蓄委婉地表现自己,而是简单直接地获取对方的财富,地位和品味,一拍即合就上床,一言不和就分手。梭罗曾希望我们把清晨的时光献给《伊利亚特》和《圣经》,可是每天早晨醒来,我们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看新浪微博,看微信朋友圈。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这些信息,而它们会伴随着早餐的结束而被消化掉,因为信息的更新速度绝对比吃早餐的时间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于是我们担心,阅读新闻似乎成为我们确立自己存在于这个时代的重要方式,我们怕错过了什么而突然就被这个发疯往前冲的世界所遗忘。

相比较而言,阅读纸质书中的文字,似乎有点不入流了。陈旧的知识自不必说,看一本书得花费太长的时间,还得让心静下来陷入一种思考状态,它需要允许大脑给予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和想像。而不同的是,手机、电视呈现出来的跳跃的文字,不断更新的画面,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大脑机制,都在诱惑着我们放弃呆板的书本。

然而,加拿大的两个科学家做过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不得不引起一些忧虑。他们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因为,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根本不给这半秒钟的机会。

什么意思? 电视和手机正快速地让我们走向肤浅,因为它拒绝思考。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必须抛弃深度。没有了深度,我们根本就无法体味它所能带给我们的味道,它就像行走在沙滩上的脚印,一个海浪过来,脚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阅读,本来是件高贵的活动。这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时候只有少许高贵人士才有资格阅读,因为阅读象征着权力。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特权造就了在历史上被称为精华的东西得以流传下来,毕竟,它们一定是某个历史阶段智慧的结晶,它只会让你怀着敬畏之心去接近,去垂青。因此,阅读,就是一件高贵的活动。

如今,电子时代的产物--电视、电脑、手机等正对这种传统进行一场几乎是颠覆式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电子媒体所呈现的是一种琐碎的,未经深入揣摩的,更接近于我们当下日常生活的信息。我们靠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肥皂剧成长,看着《新闻联播》这样的理想剧而陶醉,关注着娱乐圈里的各种八卦新闻来辣眼睛,这是一个快乐肤浅而又令人忧虑的成长过程。

而接着呢,微博、微信又将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为什么叫微,因为信息空前强大,各种资讯五花八门,它们参差不齐,同时你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它,因此才需要将信息微缩化。有人研究过,如果一段资讯超过了两个段落,字数超过300字,可读性就大大减小。而实际上,阅读300字,也至多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

另外一点,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文化返回到口语文化,于是我们莫名其妙地说起了“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蓝瘦香菇”,“厉害了我的哥”等网络用语,自以为掌握了语言的精髓,把握了语言的时代化。

我们习惯上的纸质书籍的阅读可能会慢慢被大众所唾弃。尽管,我们中的有些人,依旧会斜卧在床头上的台灯下,慵懒地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纸张翻过去刷刷声所带来的快乐。然而,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正渐渐地像那些小时候玩过的玩具一样让我们怀念和留恋。

而我们的那些孩子们呢?我们还可能理直气壮地去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为什么不读一读经典名著,为什么不能不玩手机,IPAD?

孩子们没有反驳,他们只是抬头看了看你手中的手机屏幕在闪闪发亮,然后一言不发地继续玩他们的王者荣耀。

其实,你这种有气无力的指责,才是对这个时代,对你个人习惯的一个莫大的讽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们还会读纸质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