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比打骂更管用的方法是……

孩子犯错了?比打骂更管用的方法是……

文|Pinky 来源公众号| 记忆的瓶子Pinky

“都走开,我打骂自己的孩子,这是我的权力……”当被质疑子女教育方式的时候,这会不会是很多暴力教育父母的义正严辞呢。

前几天听母亲讲了一件事,一位街坊邻居因自家六七岁的女娃要吃雪糕,就拿着大萝卜一顿好打,最后女娃怎么样不得而知,只知道萝卜开了花。

事后打骂者还把此事当笑话似的很光荣地讲给他人听,听得我心堵,为小女孩感到悲伤无奈。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满足他就是了,又何必施以拳脚。

打骂孩子可能解决了眼前吃雪糕的问题,却也可能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

我想这个小孩会不会这辈子都不敢要吃雪糕了呢,或者每次吃雪糕都会想起这次被打呢。

图片发自App


打是亲骂是爱?

孩子犯错误了,不乖了,就要打骂吗?打骂管教可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打孩子不仅是一种陋习,还是一种恶习。

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其实就是丧失了理智,恃强凌弱,在爱的名义下施暴。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对打骂管教情有独钟,因为立竿见影,因为解气。

打骂管教结束后,管教人还要说一句,“我打你是为了你好,打是亲骂是爱”。此种说辞简直荒谬可笑!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总挨打受骂,虽然他本人是家庭暴力教育的受害者,可他长大后多半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真不知道有多少家暴教育的受害者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家暴教育的实施者。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或好或坏,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管教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大事。

正如这部美剧中一句台词所言“过去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简直说得太对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孩子不乖,调皮是正常的成长过程。试想如果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表现出成人般的稳重,让人会不会不由得想,“天啊,这个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孩子闯祸犯错也大都是无意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原谅孩子无心所犯的错误呢?况且,孩子闯了祸他自己心里就很痛苦,有内疚感。

父母的打骂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尊,觉得父母更爱那损失的财物或浪费的时间,感受不到父母的体谅,从而引起强烈的逆反情绪。

而且打骂的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而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为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请松开我们手中紧握的拳头吧,采用体谅、理解的方式,文明的语言跟孩子沟通交流吧。

给孩子尝试犯错的机会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为了避免孩子犯错误,代劳了理应孩子自己去做去考虑的很多事情。

这种做法从眼前看是在帮孩子,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在阻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到最后孩子是长大了,也丧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在学校不会洗衣,积攒着让父母来洗。不会做饭,出门在外还得老母亲在旁边随时伺候。

这一切又能怪谁呢,怪就怪在父母接管了理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怪就怪在孩子被教育成了安心去做妈宝男妈宝女的人。

就像《绝望的主妇》这部美剧中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依然什么都指望母亲去做。

最后母亲为了锻炼孩子生活能力,把他们撵出家门。

孩子跟母亲说了这么几句话,“每次我们尝试做一些事情时,你总是说自己做更容易,即使我们很想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你总是take over 。”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不是很多父母的现状呢?孩子要自己吃饭,父母担心战场一片狼籍,坚持自己喂孩子。

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父母觉得浪费时间,坚持以最快的速度给孩子穿衣。

最后呢,又忍不住去责怪孩子不会自己吃饭穿衣,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讲道理?

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吧。尽量多得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即使需要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长,才能进步。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即使有遗憾,有弯路,那也无怨无悔。

我们的人生已经自己做主,孩子的人生就让孩子自己做主吧。我们的人生已经被父母做主,怎么忍心再去做主孩子的人生。

允许孩子犯错误

孩子忘记了写作业,吃饭时打碎了碗碟,弄丢了衣服、钥匙,或者弄坏了什么东西,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孩子成长中,他们会有很多类似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但不能因此就指责、惩罚孩子。

一些父母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错误、改正缺点。

事实是,孩子其实十分好面子。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或者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考虑采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批评。

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

反复的批评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而且父母以为无所谓的事,孩子往往会看得很严重。我们经常随口的批评和比较,虽然就像平常说话一样,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

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

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到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犯错误是成长的必修课,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孩子只要感觉到了不对,就一定会从中收获经验和教训。

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更用不着打骂了。

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经很难过了,父母给予理解,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

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微笑,知道他又能从这个过失中得到了经验,应该为此感到欣慰。

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一个人不停地被他人纠错,很容易就丧失了自信心。

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大致原则是:

第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摆布,不要强行让孩子接受任何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比如吃饭,比如问叔叔阿姨好等。

第二,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够好。

只要没有生命和健康危险,不损坏他人的利益,即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父母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给孩子自主空间。

第三,如果特别希望孩子做出家长所期望的选择,就不要让孩子在“是”与“否”间选,不要给他说“否”的机会,而要在“是”的框架里给他一个A与B间选择。

比如孩子不想睡觉,你想让他睡,不要问“现在睡觉好吗?”而要问“你打算直接睡了,还是听一个故事再睡?”

就是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给他一个命令。

总之,犯错误并不可怕。犯错了么?没关系,看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吧。

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倾听、沟通,然后静待花开。

图片发自App


写在最后的话

到现在为止读了那么几本育儿书籍,之前大都是关于婴幼儿健康护理的,随着女儿一点点长大,我的关注点也慢慢发生改变。

如何和女儿维护好亲子关系?她犯错了怎么办?不吃饭的时候怎么办?电视该不该让她看……以后会有很多很多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提前给我打了一剂预防针。

这是一本特别接地气的育儿书籍,涉及到父母如何和孩子平等相处,如何开展阅读,父母如何看待子女教育,如何不动声色地管教孩子等方方面面。

这本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育儿书籍,里面的育儿理念与自己的想法很一致。一个人喜不喜欢一本书就看能不能接受书中的观点,而这本书里面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书里面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太实用,我会分几篇文章来写这本书的读书心得。而这篇文章是关于父母应如何看待孩子犯错的,希望你喜欢!


Hi!我是Pinky,曾经是律师、专利代理人,喜欢读书、美剧、旅行,做真实的自己,写走心的文字。微信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欢迎关注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犯错了?比打骂更管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