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秒行动”起一个开头,再用“压缩时间”加速过程,最后用“减法思考”不断地趋近目标。

『10秒行动』

很多人常以“没时间”为借口拖延,比如一想到打扫房间,就觉得要做半天,害怕事情开始后耗费精力,并为此感到担忧,琢磨“会不会太累”、“会不会做不完”、“会不会失败”。总是觉得事情太难没信心,有所畏惧,这才是很多人产生拖延的真正原因。

10秒行动是说,做事时先不要求自己把事情都做完,而是立刻利用10秒钟时间,完成开头的一部分,这么一个简单的改变,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拖延。比如想要打扫房间,先花10秒整理一下桌面;想要写个方案,用10秒想一个标题;打算看一本书,就在10秒内把书从书架上拿出来。

花10秒行动,几乎没什么心理压力,在被焦虑情绪压倒、感到疲惫之前,先获得一点成就感,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地进入到做事的状态。心理学上有个“蔡式效应”,是说人天生追求圆满,做事只要有一个开头,就会本能地希望能够把它完成,不再拖延。

『压缩时间』

适当地缩短预留时间,能使你速战速决,减少拖延。值得限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

我们在做事情前,可以先回忆下,同样一件事,自己曾经在最好状态下,花了多久去完成,然后以这个时间为标准要求自己。

比如,作者曾经每天给自己安排1个小时来专门写作,但他发现这样很容易拖延。后来他记录了自己每天的写作时间,根据反馈有思考地进行改进。有一次灵感爆发,精力充沛,只用了9分钟就完成了写作,于是他索性把标准改为:每天用9分钟完成当日任务。虽然有时也会超过9分钟,但都保证了在30分钟内写完稿件,基本上摆脱了拖延。

『减法思考』

人更倾向于先从痛苦中逃离,其次才是追求快乐,也就是做减法的动机比做加法的动机更强烈。

活用这种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避免拖延。如果出版社的要求是10万字,他就会告诉自己现在欠了10万字,必须尽快把稿子写出来,减少“欠债”。通过这个方法,他几乎能按时提交所有的稿件。

间接量化:

比如面对打扫房间这件事,你可以回忆家中最整洁时的情景,把实现这个情景的工作量设置成负100。每做一点工作,就还清5、还清10,一直到全部还清为止。相比于做加法,用减法思考,更容易让人全力以赴,减少拖延。

参考书目:《想得太多,做得太少!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日]佐佐木正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10秒行动”起一个开头,再用“压缩时间”加速过程,最后用“减法思考”不断地趋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