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李耳的悲戚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关于“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反”是指相反,也就是对立面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是“反”通“返”,回归本源的意思。其实这两种翻译都是对的。事物发展到自己的对立面是趋势,再发展回来也是趋势,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螺旋前进,因此这两种翻译都对,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区别罢了。不过老子一直提倡返璞归真,所以这里把“反”翻译成“返”更符合老子本意,也更符合春秋时期文言文的用词习惯。

本章最难理解的就是最后一句话。有很多人不明白“有”“无”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也是最难翻译的。因为这两个字是个抽象概念,也很难具象化。按照一般的意思,“有”就是存在、拥有,“无”就是不存在、没有。但是放到宇宙层面,有的人却很难理解什么叫“无”——“宇宙中的东西都是存在的呀,就连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也是客观存在的,什么叫‘无’?没有的东西自然不存在,我们也自然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啊!”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感知“无”。

首先从时间的角度去感知。在第三十九章我说过,我们这个宇宙的诞生是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大爆炸之后,这个宇宙就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化。由此我们就能得出,我们现在的宇宙就是“有”,以前爆炸的宇宙就是“无”——也就是奇点。我不知道物理学对于奇点是怎么描述其状态的,按照道家理论(其实易经也有这个概念,老子不过是借用),这个所谓的“奇点”不是一个卵,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什么都没有,也就是“不存在”。忽然有一天它就膨胀了、爆炸了,也就存在了,这就是“无中生有”。

其次我们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去感知。物理学已经能够证实,我们所在的宇宙是有边界的,并不是真正的浩瀚无垠,而且现在宇宙的边界还在扩张。那么如果把我们的宇宙看作“有”——也就是存在,那么边界外的世界就是无——也就是不存在。为什么要把我们所在的宇宙看作存在,外面的世界看作不存在呢?在《道》经里,老子用了三个很形象的比喻去描述,分别是空的罐子、房子和风箱。它们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们是中空的,我们就是要利用它们里面不存在的部分去承载存在的东西。罐子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是不存在。正是因为罐子里面的不存在,我们才能拿它来装物品这些存在的东西;房子里面是中空的,是不存在,正是因为房子里面的不存在,我们才能住进去,风箱也是同理。由此可见,正是不存在才能承载存在,这也是“无”存在的意义。当我们讲到相关章节时我会详细说明,也会扩展《庄子》里惠子种葫芦的故事。

所以“无”表面上看是没用,但“无”却是“有”的根基,因此“无用”和“有用”也是相对的。所谓的无用有用,不过是站在不同角度所得出的结论罢了。什么叫无用?什么叫有用?谁又能说得清呢?

汉字是灵活的,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是具象,也可以是抽象。我们理解本章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可以把“无”“有”理解为不存在和存在,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该怎么翻译呢?

其实“存在”和“不存在”在这里指的不就是一件物品存不存在吗,你就把那个物品代入成手机,一部手机存不存在?那么手机是什么?不就是一件东西在物理层面的外表形象吗。在古文里叫“形”。那么“有”和“无”,所对应的不就是有形和无形吗。

至此,本章的翻译就迎刃而解了。

返回到它本来的状态,是道运动的趋势;柔弱是道的运用。天下的物质从有形中诞生,有形从无形中诞生。

本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子对于“道”的逻辑推理——围绕着“道”的发展趋势,指出返璞归真是“道”的运动形式,然后补充说明“道”的作用是柔弱,进而用来证明“道”究竟是怎么运动发展的。

本章逻辑图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为什么“弱也者,道之用也”是前一句的补充。在《老子》里,“弱者合乎道”不是首次提出,而是反复强调。首先在通行本的第八章,老子就已经说过“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所有人都讨厌的地方是哪?自然是肮脏的、有损自身利益的地方,还有就是排名靠后的位置。这个世道是争强斗狠的世道,儒家也要求他的子弟们要敢为人先,有事你要先上,排名要力争第一。但是老子不这么认为。牙齿比舌头坚硬多了,可是人到晚年,牙齿全掉光了,唯有舌头犹存,因此与人硬碰硬的结果只有灭亡,反倒不与人竞争,与人为善、谦让,才能活到最后。因此老子才会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样的思想在后面的《德》篇、《道》篇都会有所体现,这也是圣人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因此老子才会认为柔弱才是符合道的,柔弱才是道的作用、体现。当然,老子的柔弱并不是真的柔弱,而是内力强大、外表柔弱的意思,这一点在本篇的最后几章讲到犀牛与老虎的例子时会详细说明。

至于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关系,那就更好理解了。还记得第三十九章有个图吗?那个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两句话的关系。

如果我们加以改造,就变成了这样——

由此可见,“反也者道之动也”揭示了整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循环过程,而“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是事物由衰转盛的上升期,后者证明了前者,前者是后者的结论。而“弱者道之用”则间接证明了后者,因为只有生存下去才能继续发展。

这张图不光展现了老子对于“道”发展的构想,也是《易经》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诠释。掌握了这张图,便领悟了老子的“道家辩证思想”的一半。下一章则是对本章的详细说明,如果说本章是理论,那么下一章就是实践,看看老子又从自然之道中领悟了什么人生哲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十一章·李耳的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