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朱熹:三个伟大身份的圣哲(三)

朱熹最主要三个身份中,还有一个身份是诗人,其流传下来的诗约有1000多首,大多以理贯文,文理交融,自然平淡中透着精神。“以理入诗”的宋诗历来为文坛所诟病,其实客观地说,正是“以理入诗”才成就了宋诗的高度。朱熹重视也喜欢文学,并以道理兼诗文,使文学与理学融为一体,成就了他作为理学巨擘与诗文大家的两栖身份。

以道理兼诗文的大家

朱熹同时作为诗人和哲学家,他最擅长于将哲理蕴含到诗中,却不露痕迹,最著名、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有《春日》《观书有感》《慰女儿贫》等。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排在《千家诗》中第二首的诗《春日》。

《春日》诗的大意是说,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朱熹的《春日》诗,是一首借泗水游赏美景来宣扬儒家学说的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春秋时期孔子曾在洙、泗二水之间讲学,所以诗的第一句便提泗水。从题目“春日”看,像是一首游春的作品。可是在朱熹生活的时期,泗水已属金国,朱熹不可能去泗水游春。据查证,这首诗作于绍兴三十一年,此时朱熹经延平李侗指点,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过程,学术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自感心胸开阔。又说,朱熹有一天在午睡,梦见自己亲自到泗水之滨朝拜孔子,醒来后仅是南柯一梦。朱熹不由感叹道,现在泗水还在金兵的铁蹄之下,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圆这个梦想!所以这首诗是朱熹虚构想象的作品。泗水就是暗指孔学,也泛指圣贤之学。

《春日》诗借景喻情,深入浅出地阐明“圣贤之道,化育万物”的哲理。首句用“胜日寻芳”四字,点明时间和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所记。第二句迭进一层,“无边光景一时新”,可说是对首句“寻芳”的注脚,暗喻孔孟圣学广大精微,奥妙无穷,引人入胜。第三句用“识得东风面”转为议论抒情,暗指悟得孔孟圣学之真蕴。“识”字是“寻”字的结果,是因“寻”而“识”。末句对春天写得生机勃勃,绚丽多姿,实则暗喻一旦把握圣贤之学要领,则心地名彻通畅,豁然开朗。诗人精心用词造句,写得生动流丽,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读后,只觉春光满眼,好象身游其间,反而不觉得是在说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故为后世所传诵。诗的字面意思在于说明大自然具有无限蓬勃的生机,而实际上朱熹用“万紫千红”来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他将圣人之道比喻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当今常用来形容形势一派大好。

朱熹生活时期,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偏安江南。为了挽救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和日益伦丧的伦理道德,朱熹苦苦寻找治国济世的良药。从诗中可以看出,朱熹找到了这剂良药,这就是他用“万紫千红”来比喻的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所以他在从容沉着的这么一种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这首诗使我们认识到,不管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都应对自己生存价值充满自信、充满希望。无论处在怎样的逆境之中,还是会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希望。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观书有感》二首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作于乾道二年,朱熹37岁。是年,朱熹同张栻、石子重、许升等人和湖湘学者共同讨论“敬”的存养工夫。这首诗体现出了朱熹对“敬”的认识发展获得巨大思想飞跃后的兴奋之情。

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诗几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半亩方塘里的水光明亮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清澈?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半亩方塘”即是指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蕴含的无穷的情趣,“活水”是指对书中情趣的新的领悟。简单的说,诗意是说诗作者朱熹对书不断有新的参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这首诗是朱熹以“理语成诗”的代表作。全诗用形象思维和比兴的手法,反映了人生进步的客观规律,富有生活的哲理性。诗人以借景抒怀、借物言志的手法,说明读书要追根溯源,找到知识的源泉,才能融会贯通。即朱熹的本意是指格物致知、躬行践实说。亦即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要源于实践、源于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也用来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个人的心灵,它象镜子一样对美妙的大千世界进行反映,对万物至理进行品味体会。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才能使心灵永远澄清明亮。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

这首诗在闽北地区流传相广。相传,有一次朱熹去女婿家,不巧女婿黄幹外出,女儿留住父亲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面露愧色。女儿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来了,便笑道:“你们不要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其实这也就很不错了。古人云:富在辛劳穷在惰,成由节俭败由奢。勤俭持家的家风是永远不错的,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坚持俭朴度日。”饭后,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黄幹归来,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壁间,当作座右铬。

这首诗体现了朱熹生活俭朴关心舆情的高尚作风。在南宋小朝廷乐于偏安,上下花天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时候,能够像朱熹甘于简朴恬淡,想到“隔邻犹有未饮时”的官吏实在少之又少。

巧合的是,《德育古鉴》也记载了一个故事:“甘矮梅老先生招待当了御史的学生,席上只是葱汤、麦饭而已。席间甘老先生做了一首诗:‘葱汤麦饭暖丹田,麦饭葱汤也可怜!试向城头高处望,人家几处未炊烟。’”诗人们这种以博爱之心度人向善的宽广胸襟永远都值得我们敬重。

朱熹这首诗寥寥二十八字,真是“自古文章无问价,寥寥几字永留香”。学习朱熹的这首诗我们应当认识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俭朴”的民族精神不能丢。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要把世界观的改造、公仆观的建设作为终身学习的内容,多看一下“隔邻是否有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群众喜爱的“公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看朱熹:三个伟大身份的圣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