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态度转变与态度形成VS态度决定行为VS海德态度平衡与费斯汀格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 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探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历史和领域中,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

有的学者甚至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

什么是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没有无对象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态度的成分?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态度ABC。

C   cognition  认知

A   sffection    情感

B   behavioraltendency   行为倾向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中,在很大程度上个就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但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很多人认为抽烟有害,但任然吞云图雾。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财务什么样的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评价即确定按机制,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对象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的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的态度。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一方面,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同意转变;另一方面,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米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个体的各种价值观彼此连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价值观类型。

价值观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包含许多成分,每个人的价值观或多或少都具有各种成分,只是相对强弱不同、主导价值不同。

德国斯普朗格在《人的类型》中提到了六种类型的价值观取向: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这一理论影响很大,G`w奥尔波特据此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量和研究价值观。

下面是六种价值观取向的人的特点:

经济型:具有务实的特点,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理论型:具有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有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

审美型: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社会型: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的价值,利他和注重人文关怀。

政治型: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宗教型: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和整体,相信神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二、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个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个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力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益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减少消极情绪。

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自我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观表现功能则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维度。

方向。指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时,大都是涉及这个维度。它包括是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表现形式。

强度。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的卷入程度越深。

向中度。是指某种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外显度。是指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形成。

美国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同化三个阶段。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收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以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的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态度转变

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收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

1、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霍夫兰德曾提出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


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发生在接收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设计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传递者,二是沟通信息,三是接收者、四是情境。

2、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传递者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便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

接收者方便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预先警告、分心、 重复。

3、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转化。

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海德用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代表 P个体、0他人、X另一人或物。

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即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用+、-表示。

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两种关系肯定,一种否定,则存在不平衡关系。

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关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的态度转变的压力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

在P-O-X中,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个体与他人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否定为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1、个体与他人与第三者相互之间联系为肯定时,态度平衡;个体与他人之间肯定,态度为强平衡;

2、个体与他人, 个体与第三者之间关系否定,但他人与第三者之间肯定,态度平衡;

3、个体与他人之间平衡,个体与第三者之间不平衡,他人与第三者之间不平衡,态度平衡;

4、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否定,个体与第三者之关系肯定,他人与第三者之间否定,态度平衡;


1、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否定、个体与第三者之间关系否定,他人与第三者之间关系否定,态度不平衡;

2、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否定,个体与第三者之间关系肯定,他人与第三者之间关系肯定,态度不平衡;

3、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肯定,个体与第三者之间关系否定,他人与第三者之间关系肯定,态度不平衡;

4、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肯定,个体与第三者之间关系肯定,他人与第三者之间关系否定,态度不平衡;

认知失调论

费斯汀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余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概念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以达到认知失调的平衡状态。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如水应该在0°时结冰,当个体却看到冰在30°的时候还未融化;

文化价值的冲突: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而另一种文化汇总可能被视为不可思议;

观点的矛盾: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观念层次上评价, 得出矛盾的结论,也可以引起失调;

新旧经验相悖:当我们新的行为与旧的经验不一致时,对行为的认知也会出现失调。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的是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于转变。

认为决定个人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其实,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得到。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

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

超限逆反。是集体过度地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对任何刺激,包括能给个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人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超过限度,对个体就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个体就会采取措施爱逃避刺激。比如,每天山珍海味一定使人倒胃口,父母整天喋喋不休就会让子女不胜其烦。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自我价值和尊严对人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的影响起对抗的反应,父母站在权威的立场上批评或否定子女,不留面子,子女由于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就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和父母闹别扭,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和力量。要有效地说服别人,就必须给别人留面子,维护他们的价值和尊严。

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额探究欲望。被禁食的果子特别甜,被禁止的事情偏有人做,这就是禁果逆反。探究未知是人类的一本基本需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事情简单地禁止,那么该事物就会对个体产生特别的吸引力。

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就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

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度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这个方法用的很多,许多行为矫正技术在表面上只关注行为的变化,不关心内在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事实上它们是试图通过行为的改变来最终转变态度。

行为和态度是一个整体,行为变化而态度不变化,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认知的调整功能,已经变化的行为会引导态度发生转变,新的行为模式建立之日,可能就就是新的态度确立之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365态度转变与态度形成VS态度决定行为VS海德态度平衡与费斯汀格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