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定乾坤,详解松锦大战:明王朝覆灭前的最后大决战

锦州,隶属于辽宁省,位于辽宁走廊的咽喉要道,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城市,尤其当地人讲的那锦州话,非常有特点,尾音上扬,正常的一个句子,用锦州话说出来,那简直就是在质疑全世界。锦州话,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的幽默、有趣,可又有谁知道,这座充满喜感的城市,在历史上可是多灾多难的存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边境每逢战事锦州必首当其冲。

明清两朝在为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中,于锦州,发生了一场决定明清两朝历史走向的大决战——松锦大战。

此战奠定了两朝的最终历史命运,明王朝本来积弱无力,此战过后快速走向覆灭,而清朝则借松锦大捷之势,进军关内,问鼎中原,建立又一个大一统的新帝国。

本文对,决定明清两朝最终命运的松锦大战,做一番详细的复盘分析,剖析在此战争过程中,决战双方的各种谋略战术,探讨失利一方的过错失误,以此来明确为什么会呈现最终的这个结果

松锦大战明清双方的实力对比

时间:1639年2月-1642年4月(历时3年)。

双方:明朝崇祯皇帝VS清朝皇太极。

兵力:明军13万(九边之精锐,倾巢出动)VS 清军11万。

谋臣武将:

明朝:洪承畴(统帅)、王朴(大同总兵)、杨国柱(宣府总兵)、唐通(密云总兵)、白广恩(蓟镇总兵)、曹变蛟(东协总兵)、马科(山海关总兵)、王廷臣(前屯卫总兵)、吴三桂(宁远总兵)八大总兵。

清朝:皇太极(统帅)、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

战争开启:

1639年,洪承畴升任蓟辽总督,统管东北边防,防卫清军。

1640年3月,清太宗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命济尔哈朗、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 ,“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又派兵先攻占锦州城的外围据点,后又在四面扎营断绝其外援。

1641年3月,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攻占锦州外城。至此清军完成了对锦州城的包围,“填壕毁堑,声援断绝”, 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廷报称:锦州城内的粮食不足,仅能供应一个月左右,如果锦州城破了,那么宁锦防线就会被破坏,而松山、杏山不久也会被攻破。

明朝命令洪承畴率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各自出关,快速在宁远集结,以解锦州之围。

松锦大战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围困锦州(1639年2月-1641年8月17日)

清军:围困锦州,不是单单围城那么简单,皇太极在围锦州这件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做了三件事情:1、屯兵义州,以此来解决粮草后勤补给问题;2、围困锦州,四面包围,内外隔绝,从心理上震慑明廷;3、围城打援,围城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借围城,吸引明军来援,而锦州所在的辽西走廊,地形平坦,非常适合清军八旗骑兵发挥运动战的优势,聚歼来援锦州之敌,以此消灭明军有生力量。

明军:洪承畴采取集中兵力,步步为营,且战且进的方法,从受命出师到抵达松山,花了10个月时间。

结果:两军开始小规模的遭遇战,明军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第二阶段:决战松山(1641年8月18日—1641年8月29日)

清军:皇太极听到前方失利的消息,不顾身体安危,亲临战场一线,观察对手情况,皇太极果真是军事战略高手,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明军在阵型上的一大缺陷:虎头蛇尾、头重脚轻,兵力过多集中在松山,后端(杏山、宁远)防守有明显漏洞,首尾无法相顾。于是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制定了三条军事策略:1、包围明军主力,挖掘三道壕堑,割断松山与后方粮道杏山、宁远点之间的联系,包围明军松山主力;2、方向调整,清军主力由打锦州之敌,调整为打明援军之敌;3、迂回切断明军粮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道一旦被切断,给明军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4、预设埋伏,明军只准备了3天的粮草,粮道被断,势必回撤,清军在明军撤退必经之路高桥设伏。

明军:洪承畴,见松山主力被清军包围,担心被分割切断联系,遂收缩于松山城内,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最终结果,放弃解锦州之围计划,决定分两路半夜突围。

结果:明一位总兵未按既定方针突围,导致明军节奏大乱,数万明军,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尸横遍野,损失惨重。只有吴三桂、王朴逃回宁远,洪承畴退守松山城。历时十天的松山决战,最终结果是明军大败。

第三阶段:攻占松、锦、杏三城(1641年9月—1642年4月)

清军:皇太极围松山,劝降洪承畴

结果:松山兵变,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降。松山、锦州、杏山被攻克。

战后分析

一、双方策略演变及其原因

洪承畴最初的作战目标,有两点第一是救出锦州被围的祖大寿关宁军,第二还要保住锦州这个辽西走廊的战略据点。制定的策略是将援锦部队放置于锦州和宁远之间的松山,以松山为依托,集中优势兵力,步步为营,边战边进,最终解锦州之围,逼迫清军撤离。而另一方,皇太极则计划长久围困锦州城、逼迫祖大寿投降。

从双方最初策略设想上来分析,双方并没有打大战,都是做好了长期持久战的准备,一个准备长期围困,一个计划长期对峙。二者力量对比,在初期还算均衡的,彼此并没有战胜对手的十足把握,而打持久战,无疑都是最佳策略,在长期对峙中,在寻找进攻的机会。洪承畴和皇太极无疑都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军事统帅,都是战争高手。

可为什么到了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一场包围和反包围的战役演变成了,决定两国国运的乾坤大战了呢?个人分析了有两点:

1、崇祯帝心态失衡。这段时间,明朝有两大战场,一个是西北战场,李自成的起义军,愈来愈厉害,而此时边境又出现被围困,如果短时间内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进一步激发起义的热情,到那时全国各地将会发生更大规模的起义运动,局面可能将更无法收拾,所以就希望把最优秀的统帅,把最能打的军队,举全国之力,将九边之军队全都用在松锦大战上,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边境问题,边境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起义军;

2、明朝国力不允许。连年征战,内部腐败,导致明朝国库亏空,拿不出来太多的钱支持明朝军队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打仗,表面打的是军队的战斗力,背后打的是后勤是补给,说到底是综合国力,而清朝在这一方面显然已经解决了的后勤补给的问题,东面扫平了朝鲜,西面联合了蒙古,在物资补给上,清军是没有太大压力的,相反明朝则不行了,连年的征战再加上各地频发的起义,导致国力进一步削弱,明朝政府根本就没有那么强的国力来支持洪承畴打一场旷日持久战。

二、双方统帅的分析

1、崇祯帝犯了哪些错误?
兵力全线调动,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九关之精锐倾巢而出,崇祯帝在做一场豪赌,赌得是明朝的国运,一旦输掉这场赌局,他必将一无所有。

听信他言,刚愎自负。崇祯帝不在一线,不了解战场的实际情况,又犯了不信任统帅的毛病,听信监军和兵部尚书的速战速决言论,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盲目冒进,企图速战速决。

远程遥控指挥,将在外军令可不受,道理崇祯帝不是不懂,只是他太渴望赢得这场战争,欲望导致他的心态急功近利,失衡的心态,又导致他插手本来不该他插手的事务,导致明军进攻不是进攻,防守不是防守。

2、洪承畴犯得哪些错误?

身为明军统帅,洪承畴在松锦大战的失利难辞其咎。

首先在战术运用方面,虽然改变了之前分路合击的战术打法,改成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的稳妥战术,但是在阵型布置方面,虎头蛇尾,兵力过多集中在松山,暴露除了后端粮草防守薄弱的缺点,这一小小的差招被皇太极抓住机会,掘了粮道,最终将明军送入不归之路。懂下棋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高手之间对决,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打仗和下棋一个道理,在高手眼里,对手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是进攻的绝佳机会,而洪承畴战术布局上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改变了战争的走向,由优势的一方,瞬间变成了劣势的一方,被对手抓住机会,卡住了七寸,进退不得,动弹不得,只能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其次在战役决策方面,没有魄力对抗来自朝廷的压力,作为战场一线的指挥者,他更通晓战场形势和战争规律,他应该知道军队前进的方向,该争取的时候他没有争取,反而因为怕担责不得不听从朝廷的指令,改变了稳扎稳打的战略部署,为求与清军速战只携带3天的军粮,而留下大部分的军粮放在宁远、杏山、塔山的笔架岗,导致被清军掘了粮道,乱了军心,这也是导致战争失利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可以说,明军失利,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洪承畴在战役指挥和战术运用方面存在很大的疏漏。

3、皇太极使用的谋略?

松锦大战,皇太极将军事谋略运用得淋漓尽致,围城打援、断敌粮道、高桥设伏、瓮中捉鳖、劝降敌首,招招显示出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同时审时度势,对战场态势始终保持冷静、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可以看出久经战场考验的皇太极,此次毕其功于一役,将终生学到的军事才华施展了出来,最终一战定乾坤,将清朝送上问鼎九州的大一统帝国。

三、其他原因

两军对比:两军从数量对比,并无太大的差距,而且明军从数量上要稍强一些,在战斗力方面清军倒是要强于明军。

清军八旗兵,个个都是骁勇善战,而且长于野战,特别是在地形开阔的地带,其机动性强、速度快的优势极容易发挥出来,而明军的部队虽然也是精锐,但更擅长的是戍边,都是边防部队,更擅长防守,缺乏野战的经验;

自萨尔浒一战,清军打出了声威,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对明军的心理优势,明军的很多将士面对这么强悍的对手,恐战的情绪在蔓延,而明帝国和平的岁月太久,缺少长期战争的磨练,此时的明军,和明太祖率领的那支劲旅不可同日而语,贪生畏死的心理比较严重,在松山被围的时候,就很明显的体现出来,惊慌失措,军心混乱,这样的军队,简直就是送到清军嘴里的肥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吃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战定乾坤,详解松锦大战:明王朝覆灭前的最后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