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

【痴道散人】无疾而终,是我们向这个世界最好的告别

(原名为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一书是由作者[美]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2015年7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痴道散人】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旅程。苦不言,喜不语,让我们活动更自在一点。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痴道散人】中国已步入老年社会,我们总有一天会老的,我们如何坦然面对?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第一,你也一定要有稳定的住所。第二,你身边一定要有伴侣,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我们都离不开。生命中没有味道,没有温度,我们的灵魂实际没有安顿的地方。

最好的方式,朋友们组团养老。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几个人,凑点钱建几个房子,相互取暖,相互帮助。

内容提要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

【痴道散人】我们生命中不可少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只要有情,你一定会得到帮助。所以我们一直说,厚德载物,德者多助。上帝思维,帮助别人,受益自己。我相信,你多帮助别人,以后别人也会帮助你。

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

【痴道散人】高情商的人,一定会主动输入、输出和互动。我可能更关心的是医生,怎么来和病人沟通交流?病急乱投医,老年人更多的是相信医生和医疗。医生的品德,应当让我们放心。现实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大医精诚,有品的医生太少了。

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痴道散人】当我们五十岁以后,一定要学会养生,自己把自己搞定。你搞不定自己,什么都搞不定。把自己的身体系统,滋润的丰满,小毛小病,自己就能搞定。自癒系统是我们身体中的隐形系统,我们要关心好自己身体的痛点,要注意好,让自己身体保持精力的旺盛。

我们可以吃好一点,吃精一点。不会善待自己的人,不会善待这个世界。

千万不要过度治疗,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做好风险控制。

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痴道散人】不管医生还是医疗,都是有局限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医生再牛逼也不行。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关注好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什么变化,一定要用好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参考。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我们不能把自己命交给别人,身体也是同样的道理。

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痴道散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这个话题,对我们超过50岁的人很重要。不管如何,我们总要留一份钱,用于自己养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子女做牛马。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长辈把钱都花在子女身上。当自己生病的时候,根本没有钱来治病。向亲戚朋友借钱,别人不是不想帮你,他们自己也需要别人的救助。更可怕的是,你们的溺爱,让孩子永远不成长,就像武志红所说的巨婴。这种孩子,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以后一旦遇到困难和困境,根本没办法自己解决。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痴道散人】你的命老天老早就定了,叫你活多少岁数,就只能活多少岁。嗯,完全可以自主,让自己快乐,让自己拥有尊严的活到生命的终点。

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痴道散人】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样才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尊严。

[痴道散人]中国养老的模式,表面看起来,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第二,缺少情感的交流。第三,商业化养老,对经济能力的要求很高。说实话,一般人是住不起的。

居家养老,更多的问题是,晚年照料的问题。如果你有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不大,但是到老年的时候,时不时总会出现身体问题。子女也有自己的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叫他们怎么办?

我们身边,不缺乏子女出国不回来的。我们是完成了生育的任务,但没法解决自己养老的问题。

作者介绍

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

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新知》杂志主编苗炜)

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目录

赞誉

  总序 了不起的葛文德

  自序 一介凡夫——医生也许都想错了

  在医学院读书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不包括死亡。第一个学期,我得到—具皮革似的干尸用于解剖,但那仅仅是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途径而已。对于衰老、衰弱和濒死,我仍旧一无所知,教科书也几乎只字不提。这个过程如何演变、人们如何体验生命的终点、对周围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好像都无关宏旨。

第1章 独立

——活到100岁的代价

  过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见,但是今天,科技、医疗的进步让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然而,不管我们的寿命如何延续,“老”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独立、自尊的生活是否将一去不复返?

  田园牧歌式的老年生活

  活得久了,问题来了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再

第2章 崩溃

——接受变老这件事

  生命衰亡的过程像一条长长缓缓的曲线,主流的医生会避开已过生命之巅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没有对付“老废物”的设施。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老年病学医生要求我们承认自己会衰老,这个举动很不讨巧。

  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

  连医生都避之不及的老年病

  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

  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老年病学家的晚年生活

第3章 依赖

——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这些人处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疗养院的创办从来不是为了帮助人们面对高龄的依赖问题,而是为了给医院腾床位。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

  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

  “关”在救济院的“犯人们”

  应运而生的疗养院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

第4章 帮助

——适应从家到老人院生活的转变

  我们想象不出,在我们衰老、崔柔,无人帮助就无法生活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一所小小的房子,小小的厨房和卫生间,可以自己锁上的房门,没人要我们按时起床,穿衣,吃药……走出家门,来到另一种住脚,我们能奢望什么。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去老人院看一看

  老人的渴求:一扇能上锁的门

  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

  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

第5章 更好的生活

——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

  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疗养院的三大瘟疫,一位曾经的差生用两条狗、4只猫、100只长尾小鹦鹉、一片菜园和一个花园,向这三大瘟疫发起了猛攻。他成功了,疗养院的死亡率降低了15%。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但我们不要忘了,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

  绝望疗养院里的疯狂计划

  用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发起的革命

  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

  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与无助

第6章 放手

——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和医生谈些什么呢?难道医生的职责不是让病人尽量多活,哪怕多一分钟、一秒钟也好?我们到底付钱让医生做什么?

  大限来临该做什么

  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

  100种治疗方法不一定能有一种有用

  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临终讨论专家的话术

  从医疗到照顾,从绝望到解脱

第7章 艰难的谈话

——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

  我们来到了岔道口,我曾经目睹几十位病人经过同样的岔道口。父亲会逐渐全身瘫痪,严重的危机逼在眼前,艰难的谈话总要开始。如果瘫痪,他最担心什么?如果情况恶化,他有什么目标?他愿意做哪些取舍?这是我一生中问过的最艰难的问题。但是谈话之后,我们觉得如释重负,思路也清晰起来。

  选择可以信任的医生

  三种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

  少做一点也是一种帮助

  艰难的谈话如何开始

第8章 勇气

——最好的告别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体验到的痛苦并不完全是身体上的。有时候他“浮出水面”,在意识最清楚的时候,听见我们的声音,他会露出微笑。然后他“完全上岸”了,意识到事情还没有结束,他本来希望已经全部消失的痛苦、焦虑仍然还在。他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是平静的。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辅助生活比辅助死亡艰难得多,但是,它的可能性也好得多。

  选择比风险计算更复杂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和父亲最后的对话

尾声 三杯恒河水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无论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一旦我们忘记这一点,我们就会造成极其残忍的痛苦;而如果我们记着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带来令人赞叹的好处。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作为医生,最有意义的体验会来自于帮助他人处理医学无能为力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朋友,抑或我爱之深切的父亲,概莫能外。

  致谢

  译者后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