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人世间的诸多烦恼,有时就在说与不说之上。

一个人管住嘴,便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纵观苏轼的一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逢人不夸耀自己的能力

明朝大思想家吕坤曾言:“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心平气和、沉稳谦逊之人。”

他叮嘱世人要牢记“三忌”:“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苏轼自小便有“神童”之称,十几岁的时候,已遍览诸子百家,20岁考取进士,为“百年第一”。

年纪轻轻便取得惊人的成就,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于是经常出席各种诗文唱和的场合,逢人便彰显自己的才华。

他自诩知识渊博,才智过人,认为按自己现在的水平,可以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

于是大笔一挥,在经常接待客人的书房门上,写下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一日,一位长者登门拜访。

当老人被人带到书房,看了书房门上的对联时,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从袖筒中拿出一本书来,十分谦恭地向苏轼求教。

苏轼打开一看,是一本古书,不要说自己从没有读过,就连里边的字,也有许多不认识。他不得不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

那位姓朱的老人见状,便笑着说:“天下那么多书,也许有公子没见到过的,我再去请教别人吧,就不难为你了。”

苏轼听了,顿时如芒在背,羞愧得无地自容。

待把老人送走后,他快步回到书房门口,将那副对联撕得粉碎,然后回到屋中,又重写了一副,贴在书房的门上: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那个骄傲自满的少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生谦恭、学无止境的大文豪。

《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

越是厉害的人物,越懂得低调,把世界放大,把自己变小,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只有以永远以学习的心态,不断学习,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