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十二)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义和编制理论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课程模式。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知识、态度和能力的一种课程编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跨学科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编制有学科课程、综合学科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原理是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单元组织的课程,注重学习结果而且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设计,是一种“登山型”的课程编制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倡导的“主题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学习”、“真实学习”等都是这种课程模式的体验。这种课程编制模式源于杜威的“经验”说,维果茨基的“活动”概念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这种学习观向教师提出了实践课堂转型的三个课题:第一,转向“活动型学习”;第二,转向“合作型学习”;第三,转向“反思型学习”。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同“现代知识生产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所谓“现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是知识的获得是跨学科的、非线性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流动鲜活的。传统的教学(分科教学)必将产生一下问题:学业负担重;学校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脱节;忽视隐性学力的掌握;学习内容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强调回归学生本性的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立足于这种教育本质的回归,主张张扬人性,强调“德、智、体”与“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培养自主的、合作的、充满人性的、与时俱进的知识建构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学科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追求“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

三、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

第一,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取向。表现为: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混同与专家的“科学研究”,随意拔高“研究性学习目标”;竟相聘请院士、科学家担任指导,只有少数学生参加,把大多数学生置于“陪读”的地位,其结果必然是“精英化”。

第二,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取向。把综合实践活动混同于一门学科,采用学科教学形态,剥夺了学生的选择自由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科化”的结果。

第三,活动主义与经验主义倾向。把学科教学视为“系统知识”的习得,把“研究性学习”视为“生活体验的积累”。

以上问题根源在于“学科中心主义”的劣根性,重视“学科教学”是我们的传统,但也形成了自身的封闭和课程的僵化,学校的发展只会是越走越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