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12,尽心章14-6》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12,尽心章14-6》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今天是戊戌年戊午月癸巳日,五月十七,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糗,音qiu3,干粮,多指炒米粉之类。

茹,音汝,ru3,饭糗茹草,饭和茹均指吃饭。糗和草,均指简陋的饭食。

袗衣,袗,音zhen3,是指锦绣之衣。

二女,即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

果,是侍侧。

这一篇所描述的境界极高,细心体会,虽体得一二圣人之心,亦是大得。我们常常将修身进德挂在嘴边,可是,修身的境界在哪儿能体现呢?此篇就是可资镜鉴的大文。

就我而言,一向志大心高,自小如此。这本是好事,只是,遇见师父之前,迷而不知做人二字,陷于私意巧智,乏于自知之明,患得患失而不知自反,导致心与境不能和合,以至于常怀忿闷不平之气,苦也!

患得患失是一种什么病呢?攀比病。迷失病。精神散布于外,只有耗散之疲而无滋养之益,所以,当徐文兵老师讲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不禁"哦~"的一声,后又讲解"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之时,于"高下不相慕"深为有感,遂常常留意,以此为诫。然进境滞缓,常有反复退转之起伏。直至师父以做人二字点醒我,又以大人之志期冀于我,自始方有恍然而知耻后勇之效,如此三年,稍有些进境。

孟子直斥常人之情,常不能两安:身处贫贱之时,多羡慕于外,而一旦身处富贵,则又欲动情胜,臌胀起来,定不住心神。这都是修身不足,进德未果的症状。

那么,修身进德的境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舜的样子!

孟子说,舜在未被启用而隐没在偏远地区之时,吃的是干粮,粗糙不堪,菜则是野莱,营养不足,可谓贫贱到极点了。舜的心却不以此为忧,安静地接受命运的际遇,就像打算终身这么过日子似的,不仅不期待未来的富贵,而且似乎忘了身处贫贱一般。

到他做了天子后,穿着细葛布的衣服,衣服上用锦线绣着华丽的装饰,弹着琴,有音乐以适其性,而且又有尧的两个女儿侍侯着,可谓富贵到了极点。舜的心却不以此为喜,平淡地面对这一切,又像本来就享有这种生活似的,不仅不去追念过去的贫贱生活,而且似乎忘了身处富贵一般。

无论贫穷富贵,圣人的心始终㤗然,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大行不能加,穷居不能损",如果不是悟透了生命的道理与人生的价值,以一种重心在我的状态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谁能做到不被外物诱惑呢?

舜的泰然是"活在当下"的生命态度,这种生命态度源于什么呢?窃以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字最为允恰。从最初的生命体认到最终的价值实现,中间就是人生,将其贯穿为一个完整整体的则是使命。使命,是人之初即有的基础意识与思维趋向,是为良知,是为良能,愚者不少,智者不多。只是,一旦使命感被遮蔽,则犹如失去重心的帆船,随风飘荡,丝毫不能作自己的主。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要紧话。而以外物、外人的言论而转的人,犹如见风使舵的水手,这样的人生与随风飘荡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装穷的富翁和装蒜的穷鬼,二者没有区别,都是随境而转,攀附外物的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12,尽心章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