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是慰藉还是误导

青青今年31岁,相貌虽不算十分漂亮,但属于第一眼看上去很舒服,再看一眼觉得很好看,之后越看越有眼缘的那种温暖姑娘。青青性子很好,遇人总是三分笑先浮上脸颊,那左侧酒窝浅浅,显得可亲又可爱。青青工作也不错,在一家私企做人事主管,业绩突出,薪酬满足自己的预期。

照理说,这样一个在适婚的年龄,各方面条件都挺好的姑娘,即使还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也应该有一份稳定的感情了,或者至少也应该有过不止一次的恋爱经历了。

可是青青没有。没有婚姻,没有稳定的感情,甚至连一次正式的恋爱也没有体验过。这倒不是因为青青没有人追——这么温暖如冬日早晨笑容灿烂的太阳一般的女孩,必然是少不了许多爱慕者的——可奇怪的是,青青没有和其中任何一个人,展开过哪怕一次爱情的尝试。

也并不是青青抗拒爱情——其实青青心中一直是渴望一段美好甜蜜的爱情的——从她读初中时,从一本当时十分流行的言情小说中,朦朦胧胧感受到爱情的存在之后,她就觉得爱情这个词实在是神秘又令人向往了。尤其是近几年来,看着身边的姑娘一个个恋爱、成婚、生子,青青对爱情的渴望越发浓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青青在渴望爱情的前提下,一直保持单身,连一次爱情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呢?

青青思前想后,最后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上捧着的一本言情小说。

她记得,初三那年,她情窦初开,喜欢上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个经常穿白衬衫的男生。在她暗恋了对方近半年,终于鼓起勇气想去表白时,不料却发现自己喜欢的人早已有女朋友了。当时她黯然神伤,很是难过了一场。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偶然的,她从朋友那借来了人生中第一本言情小说,并且在读了第一页就深深陷入其中,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那段暗恋失败后的难熬岁月,言情小说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她接连一本一本的读,将自己投射到每个大团圆故事中女主人公的身上,感受一次又一次爱情的圆满。在这样的“疗伤神药”治疗下,她很快走出那段伤感时光。

接下来的十几年来,她一本接一本读着,深深迷恋着书中的角色与情节,深深迷恋书中对爱情的刻画与描写。在这长久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知不觉间,她渐渐相信,书中描述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或者说,她从内心深处认为,当一个男人深深爱上一个女人,就必然像书中男主那样,心里眼里只有自己的爱人,坚持而执着,忠诚而可靠。

天知道这对她的爱情观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各方面条件都相对理想的男孩追求青青,青青对这个男孩也很有好感,甚至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对他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喜欢。这个时候,她再三审视自己的感情,同时拿书中角色来进行对比——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结果可想而知。她最终坚定告诉自己:这个男孩并不是她的真命天子,因为他并不像书中男主角那样,深爱她,时时宠她,重视她甚于自己的生命。

后来又陆陆续续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很喜欢她的,也有一些是基本符合她对另一半的期许的——可是每一次,无一例外的,她总会以言情小说中的男主、爱情作为参照,逐一审视自己的感情,最后得出结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情。

直到来到31岁,在历经长久的等待与迷惘之后,青青才恍然明白:言情小说中的男人,一天到晚将注意力放在谈情说爱上,心里除了女主和爱情之外再无其他,这是不合乎自然的。试问,现实中,哪一对情侣能彻底摆脱世俗生活的压力,一天到晚只顾谈情说爱呢?现实中的爱情,对于男人而言,虽然占据重要地位,但绝对不是唯一。事业对男人的重要性,可以说要高于爱情,或者至少并不会不如爱情重要。

想到这里,青青又抚摸过手边新购入的言情小说,像是抚摸着一个容易破碎的美梦。这一刻,她不知自己对言情小说,该抱有何种感情了。

是该感谢它填充了她无数个孤独冷寂的夜晚,给予她情感上的慰藉呢,还是应该恼它误导了自己,让自己错过了曾经也心动过的男生呢?

只见青青先是微微皱了下眉头,接着便不易令人觉察的淡淡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言情小说:是慰藉还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