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课堂上深度学习、深度参与如何发生的理论解读

[红顺视点]:新视野:课堂上深度学习、深度参与如何发生的理论解读


学习启动,许多教师认为直接启动认知系统,这是一个误区。

《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一书谈到了学习机制新认知:学习系统启动,首先启动的是人的自我系统,决定介入与否,再启动元认知系统,决定目标策略,最后才启动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到此才获得知识技能。

该解读第一个突破点就在于打开学生的自我系统形成学习的内动力和积极的学习心态。

第二个突破点就在于打开学生的元认知系统,形成“学会学习”的心智习惯。

同样在马扎诺等撰写的《高度参与的课堂一一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一书中对学生高度参与课堂也有精辟论述:


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包含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

影响情感参与条件:当学生感受到热情、兴趣、享受、满足、骄傲、活力、兴奋等元素时,学生更倾向参与新的行为和任务。

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就必须:

(1)唤醒学生情绪,即我感觉如何?影响因素有学生精力水平一一课堂活动水平、身体运动数量和类型;教师积极态度一一热情、专著、幽默;学生感觉被教师、同伴接受度。

具体讲:保持课堂节奏的平衡;带领学生将身体运动融入课堂;展现对所教授内容的专注和热情;营造怡如其分的幽默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2)提高学生兴趣,即我感兴趣吗?学生兴趣可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情境兴趣又可分为激发性情境兴趣与维持性情境兴趣。它与感觉记忆一一工作记忆一一永久记忆(情境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有关联。

具体方法有: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情境兴趣;发起友好的争论,帮助学生深入课堂;提供让学生备感意外的有趣课外信息;采用回应率更高的方式。

(3)帮助学生感知事物重要性,即这重要吗?这就涉及一个人的自我系统及个人高层目标对激励学生参与重要性,另外设置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的认知挑战性任务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打造突出深度思考的课堂:专注于对几个主题的持续关注,而不是对许多主题的表面覆盖;鼓励具有实质连贯性和连续性的话语;提出质疑,让学生澄清或证明自己的观点;产生原创和创新的想法。

具体方法有: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人生抱负相联系;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任务。

(4)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即我能做到吗?具体方法有:助力学生追踪与研究学习进度;给予行之有效的口头反馈;引用体现自我效能感的范例;教导学生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知识。

专注力与参与度之间关系:

对"我感觉如何?我感兴趣吗?"这二个问题积极回应就是专注力。这些问题选及外面世界的信息是否进入工作记忆,如果学生有负面情绪或低能,他们就不太可能在工作记忆中接受新信息。同样,如果学生认为信息无趣,工作记忆也就不会处理它。

对"这重要吗?我能做到吗?"这二个问题的积极回应就是参与度。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会影响信息在工作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如果信息被认为不重要,工作记忆就不会长久保存。如果学生不相信他们能完成与信息相关的自愿或必需的任务,大脑最终会拒绝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视野:课堂上深度学习、深度参与如何发生的理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