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有效的慈善

       从小开始,我们身边的官方渠道就不断提倡我们要志愿服务,然而又有多少人是因为事出于自己的内心需要在参与呢。根据之前慈善援助基金会发表了一份《2016全球慷慨指数》显示,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慷慨指数中排在最后一位。该指数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陌生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有没有出手相助,是否向慈善组织捐过款,还有是否做过志愿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国家的现状。现在,医院正在积极提倡医务工作者提供志愿服务,然而,从医生护士的时间来说,这边的投入是有效的吗?

1 利他主义为什么能够在我们的基因中保留下来

       曾经有很多人分析过利他主义, 经济学教授埃亚尔-温特在自己的新书《狡猾的情感》里说,利他主义能保留下来是因为利他主义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某个人没有团结意识,或者不爱帮助别人,他就会被排挤出社交活动,从而付出沉重的个人代价。尤其是在原始的狩猎社会,一旦被排挤,付出的几乎是生命的代价。因为想要打到猎物,需要所有人一起配合,一旦有人在打猎的时候不合作,或拒绝和别人分享,这个人就会遭到排斥,从而减少生存的机会。所以这种不合作的行为就慢慢绝迹了。此外,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此也有个相当严密的逻辑结构: 人要追求自利,就要被爱,还得值得爱,要想获得被爱,名利不是个好方法 ,好方法是智慧和美德,而慈善就是美德的一个很好体现。 《新科学家》杂志就说,大多数人捐款,其实并不是追求什么有效,而是追求一种社区认同感。很多时候,我们搞不清楚,搞慈善到底是为了让世界更好,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2 有效利他主义的思想

       《新科学家》杂志曾经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探讨。如果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去了,你肯定会跑过去救他,这没什么争议。如果你穿着一身比较贵的衣服,小孩掉进了臭水沟里,要是救他,你身上这套比较贵的衣服就废了,你还会救他吗?当然还会救,人命大于天,衣服算什么。好,那现在非洲每天都有小孩因为贫困和疾病死去,而且救助一个孩子花的钱不多,也许你身上这套衣服就能救几个。你为什么不少买几套衣服,多救几个孩子?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就这需要借助有效利他主义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你应该理性地做好事,在付出同样代价的情况下,让自己做的好事最大化。比如一位英国医生,想知道自己行医一辈子,到底能救多少条命。比如他在英国做一辈子医生,大概能救四条命。如果是在非洲,一个医生一生能救300条命。但是对于这位医生来说,更好的选择是继续在英国当医生。因为英国医生的收入高,他可以把自己的收入捐一部分给非洲。只要每年给一个国际慈善组织捐600英镑,就相当于他在英国当医生的所有治病救人的成就。这个计算过程充满了理性的精神。

3 我们应该怎么做慈善

       慈善没有一定之规,做不做、怎么做都主要看个人发挥。 曾国藩也有类似的说法 —— 天下贫苦的人太多,都救助,我没有那个力量,但是如果我正好遇到了,力所能及,我可以帮一下。 为什么帮这个不帮那个?就因为这个的运气好吗?很多时候,我们搞不清楚。所以我们搞慈善应该学习一点有效利他主义者的理性精神。就是在同样的付出下,你应该设法让效果最大化。从这方面来说,做好我们的份内之事,照顾好身边的人,还有能力与时间的时候,用理性态度尽量帮助能够帮助到的人,也许这就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大慈善。 回到文章最先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康慨指数这么低,可能原因就是我们还处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每个人都专注于自我的发展与奋斗。只有在大灾大难中,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我们不认识的群体。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当下的很多志愿服务工作,未来都可能成为真正的职业,比如血库的助工、孤儿院的老师等。因为,从事这些新岗位的人将会让世界充满爱与欢乐,也让慈善更加有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有效的慈善)